摘 要:全國職業教育會議后,職業教育為國民經濟轉型發展提供技能型人才的支撐作用日益突顯。針對素質參差不齊的職業技工院校學生,如何將他們培養成才是擺在職業教育面前的一個永恒的課題。這其中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本文結合技工教育從教經驗,從五個方面總結了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技工院校教師。
關鍵詞:技工院校 優秀教師 “德、嚴、愛、實、新”
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經濟的轉型升級刻不容緩。如何順利實現國民經濟的轉型呢?一個最現實最合理的答案就是“人才”。針對我國工業經濟的特點,技工人才與國民經濟的契合度之高前所未有,這從國家促進就業創業的相關政策以及技工院校畢業生供不應求中就可以略知一二,更多更好地培養技工等高技能型人才也就顯得格外重要。技工院校教師首先要進一步明確技工教育的重要性,增強從事技工教育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技工教育的大潮中;然后清晰地認識到技工教育學生的特點,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則要強化自我學習,努力做一名技工院校好教師。
一、明確技工教育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職業教育會議的批示中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克強總理強調要加快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為推動經濟發展和保持比較充分就業提供支撐。劉延東副總理指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技工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將為包括技工院校在內的各類職業院校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首先,發展技工教育實現經濟轉型升級最有效的舉措。要緩解“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的現象,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增強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其次,我國要實現由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轉變,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抓住技工教育培養更多合格人才至為關鍵。此外,加強發展技工教育,大力增強技工培訓,也是實現就業創業、實現生活改善的最現實途徑。作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應該自覺主動地將這一關系到千家萬戶的事業做好。
二、明確技工院校學生的特點
筆者所在的技工院校的學生大多在十四五歲到二十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新奇想法多、自制能力差;學習基礎薄弱,對學習缺乏興趣,對理論學習尤其敵視;法制意識淡薄,各種原因造成的心理問題多等等。由于這些特點的存在,技工教育的培養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技工院校的教師既要培養學生的技能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品德素質等綜合素養,以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這個度把握不好,很容易造成學生走向相反的方向,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三、明確成為一名優秀的技工院校教師的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教師節考察時強調,教師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今天的學生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做好教師,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總書記的一系列講話內涵豐富、意義重大,深刻指出了廣大教師教書育人、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責任和努力方向,是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行為準則和行動指南。
當前,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尤其是最近中國代表團參加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取得了5金6銀3銅、12個優勝獎的驕人成績,且獲獎選手多為技工院校畢業生,必將引起國家對技工教育的進一步重視。國家旨在振興中國工業的“中國制造2025”已經啟動,而要實現既定目標,離不開大批高水平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更多更好地培養技能型人才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要成為一名技工院校好教師,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1.為人師表,突出一個“德”字
司馬光曾說過“經師易遇,人師難遇”。學校要給予學生的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術技能,更重要的是過硬的道德品質。教師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要用高尚師德給學生以最生動、最深遠的示范教育。要充分利用“四德教育”契機,充分利用抗戰勝利70周年等時間節點,深入開展愛國、師德、感恩、素養等“四德”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強化感恩社會、感恩師長教育,讓師生在活動中深化對“四德”的認同。全體教師要堅守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職業操守,自覺恪守“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為師之道,不僅要注重教書,更要注重育人;不僅要注重言傳,更要注重身教。要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感,修身正己,自我約束,努力把立德樹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的全過程。
2.愛崗敬業,突出一個“嚴”字
“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后道尊”。選擇做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和奉獻。廣大教師不僅對知識要求嚴,對學生要求嚴,更要嚴于律己。教師要求學生遵章守紀,首先教師要做出榜樣;教師要求學生認真聽講,首先自己要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要從嚴整頓教育教學秩序,切實提高授課質量和實習實訓質量。要進一步完善考核機制,真正讓優秀的教師在評先樹優、職稱評聘、提拔重用上得到肯定,引導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做愛崗敬業的模范。
3.教育學生,突出一個“愛”字
教育是“愛”的事業,關愛學生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教師對學生的關愛應當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教師要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關心關愛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進步,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筆者所在學院長期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用軍隊化管理培養學生的法制觀念和紀律意識,用導師制加強對學生的關愛教育,并全面加強學生的品德教育、素質教育、職業精神培養和就業創業指導。學生年齡相對較小,思想比較活躍,自我約束能力較弱,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過程中,在這個關鍵階段,教師更要“帶著愛去工作”,在工作中傳遞愛、激發愛,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積極探索創新教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4.教學相長,突出一個“實”字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中國代表團創造了參加世界技能大賽以來的最好成績,實實在在的成績凝聚實實在在的付出與汗水,也彰顯出了實實在在的實力。技工院校應該以全國和世界技能大賽水平為標桿,努力研究技能大賽競賽規則和技術要求,加強訓練基地軟硬件配套建設,培養選拔一流的參賽隊伍、指導教師隊伍、裁判員隊伍,努力再創技能大賽新的輝煌。技工院校的教師則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學習先進知識,拓寬視野,不斷提高教書育人的本領。
5.探索實踐,突出一個“新”字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是從教育教學的實踐中汲取營養、積累經驗,逐漸成長起來的。提升內涵,增強學院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師責無旁貸。這就需要教師在新的形勢下,用心工作,用力實踐,敢于沖破傳統觀念束縛,勇于投身教育改革創新實踐,從教育理念、育人模式、教學內容及方法途徑上積極探索,始終走在改革創新的前列。
總之,只要教師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做到“德、嚴、愛、實、新”,就可以以學識魅力教育和啟迪學生,以人格魅力熏陶和影響學生,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