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據作者多年教學實踐經驗,針對技工類院校制藥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不科學,內容復雜,不適應當前技能教育現狀的情況,就如何適應國家人社部《關于推進技工教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提出的開展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對制藥類專業的一體化課程設置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技師學院 制藥專業 理實一體化 教學模塊
一、制藥專業實施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
一體化教學是為了使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將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融為一體,其內涵主要是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教學模式。根據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學資源,體現能力本位的特點,逐步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如何“教給”學生,向以學生為中心、如何“教會”學生轉變;從以教材為中心向以教學大綱和培養目標為中心轉變;由此可見,一體化教學的要素是:教師一體化,即教師要同時具備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訓操作指導能力;教材一體化,即理論教材與實習課教材合為一體;場地一體化,即理論教室和實訓場地合為一體。
近年來,藥品質量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國家越來越重視對藥品質量的監督檢查,這也促使制藥企業對一線生產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需要既具備一定理論知識又具有嫻熟操作技能的工人。制藥專業傳統的學科式教學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承擔復合型技能人才的培養任務,因此,為了使技師學院的學生盡快適應崗位要求,貼近市場,需要對制藥專業課程進行一體化改革。
二、制藥專業課程內容現狀
目前,技師學院高級工班(四年制)的制藥類專業課程主要包括藥物制劑技術與設備、中藥制藥生產技術、化學制藥工藝學、藥物合成技術、制藥單元操作技術等二十余門課程,內容涉及化學基礎、藥物制劑、制藥工藝、化工原理、設備、三廢防治、GMP、勞動保護等多學科知識。制藥類專業知識體系龐大、復雜,且多有重復。例如,藥物制劑技術與設備就和中藥制劑技術的內容大多數重復,還與制藥企業管理中涉及的藥品質量管理內容重復;制藥過程原理及設備與制藥單元操作技術內容也多有重復。本來技師學院的學生起點就不高,再讓他們學習難度大且重復率高的理論知識,既浪費了有限的教學資源,又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事實證明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
因此,為避免教學內容的過多重復,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將重復的課程內容進行合理優化整合,把理論知識融合到實訓內容中,實行一體化教學是完全可行的。根據國家人社部公布的藥物制劑工、化學合成制藥工技能鑒定內容,配合學生的工種鑒定考試,學校多方調研,與企業密切合作。筆者打破制藥專業學科體系,把多門課程合并,設計了基礎化學知識、化學合成制藥、藥物制劑生產、制藥企業管理與GMP實施、安全生產與三廢防治五個模塊。
三、制藥專業課程模塊設計方案
五個模塊按照企業生產規律科學組織,又遵循知識由易到難的順序,適合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每個模塊由若干個知識單元組成,輔以相關的工作任務,將理論知識穿插其中,在做中學,在學中做,使教學更加貼近崗位實際,打破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和演示性實驗,將學習的主動交還給學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事實證明,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1.基礎化學知識模塊
基礎化學知識模塊是制藥專業的基礎,打好基礎是學習后面課程的關鍵。本模塊內容包括典型無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典型合成反應三個單元。本模塊的理論知識貼近生產實際,只選取制藥生產中常用的物料,例如鹽酸、硫酸、乙醇、氯苯以及硝化反應、酰化反應等講解。每個知識點都配有工作任務,通過完成工作任務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為學生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主要是有針對性地學習,并從一開始就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較高的職業素養,以適應企業的生產管理要求。
本模塊共設240學時,理論與實訓課時按2∶1分配。無機化合物知識放到第一學期進行,主要學習氫、氧、水、鹽酸、硫酸、硝酸、燒堿以及氯化鋁等常見的無機化合物,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基本計算等知識。有機化合物知識放到第二學期進行,主要學習碳系統、乙烯系統、丙烯系統、芳香族化合物、乙炔等以及涉及的基本的有機反應。典型合成反應單元放到第三學期進行,主要學習鹵化反應、硝化反應、磺化反應、重氮化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烴化反應、酰化反應、縮合反應、環合反應等。
在選擇典型工作任務時,應有針對性,并要貼近實際。例如,在講解酸堿知識時,筆者是以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的。給出一個工作任務:配制0.1mol/L的硫酸1000mL,學生分組自主選擇儀器、藥品,設計實驗思路,最后由教師匯總、評比,列出正確的實驗方案。在此過程中,學生們自主思考,查找資料,培養了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化學合成制藥知識模塊
化學合成制藥是生產藥物中間體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我國制藥行業的重要應用技術。本模塊的知識體系涵蓋面大,與企業生產結合非常緊密,因此,模塊的學習要以實際生產為主線,圍繞化學合成制藥工這個工種的培養進行課程的組織與安排。課堂環境就是一個模擬的車間環境,讓學生感受企業生產的真實性、復雜性。
本模塊共設360學時,理論與實訓課時按1:1分配,安排在第四、第五學期進行。主要包括典型藥物生產工藝,制藥生產中的傳質、傳熱,物料的操作,基本制圖知識,控制與儀表等幾部分內容。本模塊不再按照傳統的以藥物劑型編排教學內容,而是根據制藥企業生產流程確定教學、實訓內容,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同時讓學生充分熟悉藥物制劑、化學制藥行業的工作流程。
在工作任務的確定上,應考慮方法或對象的代表性。例如,在學習生產工藝時,教學內容比較枯燥抽象,這時可以結合實驗實訓來學習。比如,阿司匹林的制備既可以綜合學習傳質、傳熱、物料的攪拌、蒸餾、結晶、精制以及生產工藝等知識,又可以與前面學習的酰化反應密切結合起來。一個典型的實驗可以貫穿整個知識體系,學生掌握起來并不容易,在學生的自我探索和教師的幫助下,當此工作任務完成時,學生的知識體系大大地豐富和完善了。
3.藥物制劑生產模塊
藥物制劑生產是制藥企業整個生產過程的下游環節,也是保證藥品質量最重要的環節,對人員的素質要求格外嚴格。考慮到該部分涉及的內容知識更全面、難度更大,對學生操作水平的要求更高,在經過前兩個模塊的學習和鍛煉后,學生們的動手能力應該具備了較高的水平,學習本模塊的內容會相對較容易些。
本模塊共設360學時,理論與實訓課時按1∶1分配。在第五、第六學期完成。主要學習藥物制劑生產基本單元操作、滅菌與空氣凈化技術、制藥工藝用水的生產技術、常規口服固體制劑、常規滅菌與無菌制劑、液體制劑等內容。本模塊及時引進了2010年版《中國藥典》的質量要求和檢測方法,使學生的學習能與現代藥物制劑生產緊密結合,提高學生就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本模塊的重點是操作能力的培養,因此,每個單元分別配備相應的實訓課題,例如,散劑的制備、阿司匹林片劑的制備、硬膠囊劑的制備、維生素C注射劑的制備、溶液型液體藥劑的制備、混懸劑的制備、乳劑的制備、軟膏劑的制備、栓劑的制備、微囊的制備等。以上教學完全按照企業生產文件進行,由教師下達生產指令,布置生產任務,學生在課堂上就是一名車間工人,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車間的真實生產。
4.制藥企業與GMP實施模塊
本模塊共設120學時,在四年級第一個學期完成,主要內容是藥品的特殊性與法制化管理、中國藥品管理體系、制藥企業質量管理、GMP認證與發展、GMP實施等。
GMP的推行不僅是藥品生產企業對人們用藥安全有效、高度負責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企業的重要象征,是企業和產品競爭力的重要保證,是與國際標準接軌,使醫藥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先決條件。在制藥企業,GMP意識的教育是員工培訓的主要內容,所以該模塊主要是培養學生的GMP意識,在學生階段就樹立良好的職業素養,為以后的入職做好鋪墊。
5.安全生產與三廢防治模塊
本模塊共設80學時,在四年級第一個學期完成,主要內容是制藥企業安全生產與健康保護、資源回收與利用、三廢的防治等。
該模塊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在生產中的安全意識、環保意識。在工作任務的安排上,本模塊會安排一天企業鍛煉,讓學生與車間工人面對面交流。回校后,在教師的指導下,每人獨立完成一篇相關調查報告。學生通過親身聽、看、問、查、思、寫,了解我國制藥行業在安全、環保方面面臨的難題和解決辦法。這種教學手段既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又為他們形成良好的職業素質和安全、環保意識打下了基礎。
四、小結
課程內容的一體化教學設計,突出了工作導向,符合人社部對技工院校教育教學的要求。實訓內容圍繞典型工作任務開展,通過工作體驗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掌握實訓操作,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能更快地適應工作崗位。
淄博是我國重要的化工、制藥基地。筆者學院的制藥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改革剛剛起步,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定會摸索出一套適合技工院校教育的教學方法,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關于推進技工教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Z].2014.
[2]楊瑞紅.藥物制劑技術與設備(第三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
[3]陸敏,蔣翠嵐.化學制藥工藝與反應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