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了中職自動變速器拆裝與檢修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針對任務引領教學和“以賽促學”模式進行了闡述,旨在為中職汽車專業課程授課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教學模式 任務引領教學 以賽促學
隨著汽車電子控制技術的飛速發展,自動變速器成為了現代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培養學生熟練掌握自動變速器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深入分析自動變速器產生故障的因果關系,明確故障排除的診斷思路,成為了中職學校自動變速器課程教學的關鍵。
一、課程特點
中職自動變速器拆裝與檢修課程是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核心課程,在開設該課程時,學生必須系統學習了機械基礎、汽車構造、汽車電子控制系統原理與檢修等相關課程,且具備了一定的故障診斷能力,該課程一般安排在二年級上學期。
1.技術更新快
汽車制造業的發展日新月異,車載網絡技術不斷完善,汽車更趨于集成化、智能化和網絡化。中職學校在教授自動變速器課程時,需要緊跟行業技術發展,選取典型工作任務融入到專業教學過程中。
2.理論性和實踐性強
自動變速器拆裝與檢修課程包含了機械傳動、液壓控制和電子控制三部分。在機械傳動部分中,重點要求學生會使用專用工具,對自動變速器的執行元件進行規范拆裝和檢修;在液壓控制部分中,重點要求學生能掌握自動變速器中執行元件的作用,熟練分析閥體的油路走向和動力傳遞路線,能掌握調壓閥、換擋閥等各種閥體的工作狀態;在電子控制部分中,要求學生能對各種傳感器、電控單元和執行器進行檢測和維修,能對控制系統的電路進行測量等。
3.重點培養實踐操作能力
使學生在具備了基礎理論知識后,能熟練應用專用工具和診斷設備進行拆裝和檢修。由于受到課程學時的限制,要想精通所有車型的自動變速器是不現實的,因此,在開設自動變速器拆裝與檢修課程時,建議重點選用豐田、本田和大眾車等代表性車系的變速器作為教學設備,培養學生舉一反三和融會貫通的能力。
二、教學實施
要想保證學生在規定的學時內,熟練掌握專業知識,且具備較高的實踐能力,就必須選用高效率的教學模式。筆者通過幾年的嘗試,最終選用了任務引領教學法和“以賽促學”的模式,效果顯著。
1.任務引領教學法的應用
在汽車專業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內容分解成若干個具體的工作任務,通過實施一套完整的工作任務來實現教學目標的方法,被稱為任務引領教學法。任務引領教學法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將課程內容分成了“機械部分拆裝與測量”“動力傳遞路線分析”“閥體拆裝與分析”“液壓傳動原理圖分析”“電控系統原理與檢修”“實車故障診斷”6大工作任務,然后根據授課安排制定具體的任務工單。課程教學分為120個學時,選用教學用具為A341E、01M自動變速器和豐田卡羅拉實車進行組織教學。
2.以賽促學模式的實施
基于中職學校學生的學情,單純的理論課或理實一體化課程已經不能完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師的授課質量,從而影響了學校的辦學水平。
筆者在授課過程中,采用“以賽促學”的模式來組織教學。當教學任務明確后,根據課程安排,教師用20%的時間進行針對性講解,用40%的時間提供給學生進行訓練和思考,用30%的時間用于組織各學習小組比賽,用10%的時間進行課堂教學點評和反思。這樣讓學生在課堂中,時刻處于主動狀態,通過比賽的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采用“以賽促學”模式時,要求教師熟練掌握任務的規范操作,設定難度適宜的教學內容,在學生操作過程中能適時輔導。此外,為方便教學過程的順利實施,在開展教學任務之前,要給學生提前下發任務工單,以便學生預習相關內容。
3.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過程離不開評價體系,一套合理的評價體系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鼓勵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在教學評價過程中,筆者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突出優勢學生。在課程授課中,針對表現較好的小組,適時予以表揚,肯定其存在的優點和長處,并將其座次調到第一組位置,將其小組成員的名字寫在黑板上,標注上“今日之星”或“最優小組”。
(2)鼓勵潛優生。針對表現稍差的潛優生,在課堂中要給予更多的展示機會和知識輔導,在教學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參與到該組中,共同開展教學活動,這樣更能激發潛優生的學習熱情。
三、教學感悟
在中職汽車類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符合課程特點和學生學情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授課質量、順利組織教學,還能有助于學生就業。通過自動變速器拆裝與檢修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實踐,可以為中職汽車類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學生職業素養和專業知識的學習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浙江公路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