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技校生所學的都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頂崗實習是最重要的實踐教學形式。本文主要研究技校生參加頂崗實習的心理特征,探討對學生心理疏導的策略。
關鍵詞:心理疏導 頂崗實習 策略
頂崗實習是技工學校畢業生進入工作崗位前全面提高職業能力的必經階段。維修電工學生頂崗實習是將基礎理論知識、專業技術與實際工作相結合的實踐過程,是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徑。通過頂崗實習,學生的專業技能可以得到較大的提升,為學生進一步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然而,筆者發現很多學生期望過高,沒有面對困難的充分心理準備,容易產生厭倦心理,甚至出現頻頻跳槽的現象。這些其實都跟學生的心理有密切的關系。
一、電工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心理問題
1.工作經驗不足,心理壓力較大
很多實習單位提供給實習生的崗位都是高強度的工作崗位,特別是維修電工實習生一開始就要在生產線上三班倒,之前學生在學校里幾乎不做體力勞動,而身處實習崗位上卻要面臨“超負荷”的工作,以致短期內力不從心,難以適應,從而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2.實習待遇較低,導致心理失衡
雖然很多實習單位免費提供食宿,但與企業正式員工的待遇相比還是有不少差距,導致實習生產生心理不平衡,覺得同工不同酬,對工作缺乏積極性。
3.期望定位過高,缺乏從底層做起的良好心態
電工實習生自我定位過高、期望太大,只想做管理,不愿做服務,缺乏從基層做起的思想準備。另外學生平時學習大多側重專業理論學習,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的現象,因此沒有從基層做起的心態和熱情。多數學生缺乏生活鍛煉和足夠的耐心,漸漸對實習工作產生厭倦心理。
二、解決策略
1.端正實習前的思想意識
(1)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生都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具有遠大的理想和社會責任感。技校維修電工專業學生以90后為主體,很多90后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強烈,過分自我和追求個性,他們需要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需要學會承擔社會責任和遵守規則。在實習前,班主任要經常通過主題班會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問題學生要及時和家長溝通,家校配合進行心理疏導。
(2)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頂崗實習需要每一個電工學生都在一線從事基層服務工作,勞動強度比較大,以往不能完成實習任務的學生主要就是因為缺乏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為此,在校期間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讓學生明白吃苦耐勞是“立身之本”,明確要求每一位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參加勞動,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認真刻苦。另外,學校給維修電工學生提供為企業、公司、居民安裝與維修電氣線路的勤工儉學機會,學生在賺取生活費的同時也能預先熟悉工作,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為今后的頂崗實習打下堅實基礎。
2.幫助電工學生平穩度過實習初期的心理適應階段
(1)協調實習單位,安排好學生生活。電工學生實習初期有一個適應階段,包括氣候和環境的適應、角色的轉換、工作時間的變化,這些都存在著一些不穩定因素。實習教師要細心觀察,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多做溝通,妥善安排學生吃住等生活問題,通過與實習單位協調,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
(2)參與崗前培訓,合理安排實習崗位。崗前培訓對頂崗實習起到關鍵作用。實習教師要多引導學生認識崗前培訓的重要性,協助人力資源部門,根據學生自身特長和實習單位的用人要求,安排合適的實習崗位。實習教師也要適時跟學生溝通,避免學生因不滿意崗位安排而產生焦慮心理。
3.擺正學生心態,做好協調工作
維修電工學生的實習單位基本是企業生產線,班組長按照工廠制度嚴格管理,個性張揚和紀律散漫的學生很容易產生抵觸煩躁情緒。實習教師要幫助實習生擺正心態,勇敢面對一切困難,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工作。同時,要多從學生切身利益出發,維護學生勞動權益,發現問題及時與實習單位溝通,共同解決實際問題。
4.定期巡視學生,給予關愛和溫暖
電工學生在實習初期容易產生不平衡和失落感,實習教師要經常到宿舍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到工作崗位詢問學生工作情況,發現學生有不良情緒時要及時開導,防止不良事件的發生。每次到實習崗位走訪,學生都會向老師傾訴實習生活情況。通過巡視,實習教師要多勉勵學生抓住實習的大好機會,在崗位上鍛煉專業技能、社會適應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為今后走上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唐淑金.中職院校學生就業心理不良原因及對策研究[J].錦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5).
[2]向才毅,譚紹華.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廣西輕工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