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在開展實驗教學過程中,受到一定的條件限制。本文以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為例,針對高職院校在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建立實驗裝備制作團隊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進行分析與探討,提出加強教學和實踐關系的研究,使學生能夠將理論與實際更好地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 實驗裝備 教學改革
一、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在現有的實驗教學中,教學多采用注入式。在實驗過程中,實驗開設的題目、實驗過程的制定和實驗儀器的準備等一般是由實驗指導教師來完成。實驗過程中,學生只需按實驗指導書里的操作過程實施,按部就班地進行。這樣雖能完成實驗目的,但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第二,校實驗室不能完全滿足教學的需求。很多職業院校在實驗課程的安排上,會考慮實驗場地不夠、設施不夠、實驗教學內容與實驗設備不匹配的問題。這些原因都導致難以形成一個以提高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為中心的高職實驗教學模式。
第三,資金不足是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實驗基地的建設與發展成為學院的重要任務,而要完成一個擁有先進的實驗設備、足夠的設備數量的實訓基地,需要大量、持續的資金投入。
第四,實驗教師與理論教師不統一。在很多院校中,理論教師專職負責理論課程的教授,實驗教師專門負責實驗課程的開展,這往往導致有些內容要重復講授,耽誤了授課時間。
二、建立實驗裝備制作團隊的必要性
1.創新團隊建設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具有創新能力的教師隊伍。開展青年教師導師制,由有經驗的老教師幫帶青年教師;加強對中青年教師的技能培養,定期派送到工廠、企業學習,參加頂崗項目等,建立長期穩定的人才培養機制,為他們的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2.創新環境建設
改變單一的實驗教學方法,發展開放式實驗室,給學生提供較好的創新實踐的空間。學生可以自行設計并搭接實驗儀器與設備,得到自己的實驗數據,利用所學的知識,結合實踐,以實踐促教學。
3.學科交叉和知識創新
建立實驗裝備制作團隊,將學院各科老師集合起來,針對產品,將各個學科知識結合起來,相互學習,互相提高。
4.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高職教育要求使學生不僅具有應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的能力,還應具有進行設備更新改造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通過實驗裝備的制作,讓一些積極的、有興趣愛好的學生參與進來,得到鍛煉和培養。
5.積極參加國家級、省級各類賽事
筆者學院每年都派老師與學生組成團隊參加國家級、省級的大賽,通過成立實驗裝備制作團隊,較好地適應了比賽的節奏,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6.開展理實一體化課程
培養一批理實一體化的老師,開展理實一體化的課程,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團隊的重要內容。
三、建立實驗裝備制作團隊的可行性
1.學院師資力量雄厚
筆者學院現有教職工4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高級工程師1人、講師8人、高級技師2人,同時有來自企業的專家型、技能型高級技術人才組成的專兼職教師數十人,已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專業教師主要講授課程包括機械制造技術、機械設計基礎、PLC可編程控制器、數控加工技術、模具制造、焊接、電氣控制、液壓等,覆蓋機械、電子等學科。
2.品牌專業群建設
學院經過多年的建設與改革,形成了以數控技術專業為引領,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模具設計與制造、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專業為支撐的現代制造技術專業群,于2014年被評為吉林省品牌專業群。
3.固有實驗設施豐厚
學院教學資源先進,實訓環境優良。校內建有數控基地、焊接基地、制造技術實訓室、金相實訓室、公差測量實訓室、CAD機房、液壓實訓室、氣動實訓室、模具拆裝實訓室、模具快速成型實訓室等實訓實習基地21個,建設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同時學院有多家企業提供的校外實訓實習基地,能夠滿足教學需求。
4.校企合作辦學
與一汽大眾、一汽豐越、一汽解放、一汽模具、一汽技術中心、大連發動機、米其林輪胎、重慶長安汽車等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培養出的畢業生技能水平高、實踐創新能力強。
學院在今后發展中將秉持“德能并進、知行合一”的辦學理念,以培養高端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為目標,借助校企合作平臺,加強內涵建設,充分發揮專兼職教師的智慧和才能,創建實驗裝備制作團隊,帶領學生不斷創新研究,積極進取。
參考文獻:
[1]崔聯合.高職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實踐[J].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3(5).
[2]劉鳳娟.對高職課程建設與改革的探討[J].技能開發, 2012(32).
(作者單位: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