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提出,語文教學要注重口語能力的培養,要充分利用課堂創造口語表達的機會,培養口語表達的興趣;重視課外活動,提高口語表達技巧;加強實踐鍛煉,提高交際能力;抓好基本素質教育,夯實能力基礎。
關鍵詞:語文教學 口語能力 培養
中專語文是一門思想性和工具性兼備的基礎學科,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就是發揮語文工具作用的明顯標志。在學生的諸多素質中,口語表達能力的欠缺是存在已久的大問題,也是令很多學生頭疼的大難題,而現代社會對一個人的口語表達能力、交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眾的口語表達能力無疑會為個人的成功助一臂之力,這是學生勝任各類崗位工作的基礎。鑒于學生口語能力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突出矛盾,解決這個問題十分必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師的重要責任,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口語能力培養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充分利用課堂,提供口語表達機會,培養口語表達興趣
課堂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語文教師要精心組織每節課的教學活動,多給學生提供口語表達的機會,進而通過鍛煉,培養口語表達的興趣。針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欠缺的現狀,筆者在教學中堅持課前口語練習,每次5分鐘,每次2至3名學生,從上講臺開口朗讀、自我介紹開始,到當眾演講,再到脫稿自由演講,最后實行現場答辯,逐步增加難度,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隨著鍛煉逐漸得到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筆者積極嘗試討論式、講評式、實況模擬式等教學方法,為學生盡可能多地提供練習機會,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體。每個學生發言完畢,筆者都積極尋找閃光點,給予充分的肯定,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起口語表達的信心。經過幾個學期的訓練,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大增,口語表達能力有了顯著提高。
二、重視課外活動訓練,提高口語表達技巧
中專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喜歡模仿,筆者在組織語文課外活動時,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開展生動活潑的各種口語活動。例如,口述新聞,講解故事,描述場景,選取案例,模擬談判、辯論會、演講賽等活動;改編課文為短劇,鼓勵學生表演等,使學生融入具體場合中,有話可說,有話愿說。這離不開老師、學生的鼓勵和支持。激勵教育、賞識教育都提倡要多稱贊孩子,培養口語能力同樣要以鼓勵、表揚為主,一旦學生產生了口語表達的興趣,有了表達的欲望和信心,怕說話就變為想說話,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技巧的培養,而場合教育對培養良好的表達習慣、得體的表達方式和優雅的個人氣質都很有幫助。筆者及時為學生介紹和補充社交禮儀、心理學、修辭學、演講學以及邏輯學等有關知識,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表達技巧,再通過課外實踐活動進行鍛煉,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實踐證明,語文課外活動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非常關鍵。
三、加強社會實踐鍛煉,促進能力形成
中專生畢業后多數要走出校門,接受社會的挑戰,直接和用人單位進行交流,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無疑會使其如虎添翼,增加就業的機遇和成功的機會。語文學習和應用的外延是整個社會,社會實踐活動給了學生檢驗自己、提高自己的機會。筆者在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走出校門,在社會上施展所學,很多學生主動參加社會調查,在陌生人面前大膽表現自己;有的參與人才交流會或口語技能比賽,取長補短,吸收別人的成功經驗;也有的擔任講解員或推銷員,在工作中鍛煉提高自己。總之,知識只有在社會實踐生活中得到檢驗,才能轉化為真正的能力。學生只有經過千百次的鍛煉,樹立起敢講的自信心,自己的表現得到大家的認可,口語表達能力才算有了真正的進步。
四、抓好基本素質教育,夯實能力基礎
在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培養是不可分割的,都應給予相應的重視。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不是僅憑多說多練就能實現的,也不是僅憑一些技巧就能奏效的,它還關系到一個人其他能力的水平高低。例如,有的人說話很多,夸夸其談,但卻不能切中要點;有的人說話啰唆,讓人不知所云,更別提說話切合語境,表意流暢、清晰了。古人云“言之無文,傳之不遠。”也是指要重視說話的水平。可見,口語能力實際上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表現,語文教學要突出多種能力的培養,通過聽話、閱讀、寫作等能力的提高,帶動和促進口語表達能力的增強。只有強化基本素質教育,全方位地夯實能力基礎,才能夠從根本上使口語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河北省邢臺現代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