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論述的就是奇臺縣水利在發展過程中的相關措施,進入提出以下內容。
【關鍵詞】水利發展;措施;分析
引言:
為加快新型城鎮化和工業化建設,建設美麗奇臺,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在確保基本農田灌溉用水前提下加快節水增水工程建設,為城鎮生態化建設和工業園區調水8000萬立方米,通過奇臺母親河--水磨河和金域新城河生態綠化用水后再用于工業供水。加快實現水資源利用的“三個轉變”:即從高效節水向高效用水轉變、從一產用水向二、三產科學合理用水轉變、從資源意識向商品意識轉變。為在全州率先實現“三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水利基礎。
1、節水、增水、調水并重,構建水資源利用“三個轉變”藍圖
1.1 全面建設農業高效節水工程,努力為加快實現地下水資源動態平衡、高效用水轉變創造條件
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實施農業高效節水滴灌工程面積已突破百萬畝(104.2萬畝),占全縣有效灌溉面積的58%。農業高效節水工程的實施降低了農業用水,為緩解地下水超采和將河灌區節約的2000萬立方米水用于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創造了條件。
1.2 加快重點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實現新增用水
通過已建中葛根水庫和在建碧流河水庫及計劃建設的開墾河水庫、白楊河水庫增水6000萬立方米.
1.3 提高園區供水建設以及實現高效用水
喇嘛湖梁工業區的調水工程主要是我縣節約農業用水的工業,并且是根據工業反哺農業和城市的建設,進而推動了三化的發展戰略思想得到體現。針對該工程來說,主要是應用政府部門債券以及BT方式來進行投資建設,有效的環節了縣財政不足的問題,同事也為日后園區以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園區引水工程進行建設完成后,根據現階段工業園區的水價,全面供水能夠達到6000萬立方米,每年實現了2億元的收入,在該工程現階段已完成庫盤清廢并進行壩體顛筑,完成管道開挖5.6km。計劃2014年6月開始向園區企業供水。為解決芨芨湖工業園區和城西石材園區企業生產生活用水需求,并且今年已經是開始建設了特變電工新疆能源有效公司戈壁二號露天煤礦輸水管道。管道的鋪設為15.5公路,更好的完成了石材園區4.8公里之內的供水,同時也為企業的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
2、突出重點,科學謀劃,水利工程項目前期工作扎實推進
一是加快中型和小(I)型水庫前期工作。今年4月,碧流河水庫初步設計報告與招標實施方案由自治區新發改項目[2013]1185號文批復;白楊河水庫項目建議書編制完成并上報州水利局已評審;達坂河、吉布庫河水庫項目建議書正在編制,計劃年內完成。二是加快小(II)型水庫及中型水閘除險加固項目前期工作。黑溝水庫完成前期工作并于4月開工建設;開墾河水閘除險加固初步設計報告水利廳已審批;中葛根渠首水閘、達坂河渠首水閘除險加固初步設計報告已通過州級技術審查;碧流河水閘除險加固初步設計正在抓緊編制。另外,奇臺縣碧流河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可研已通過水利廳評審,正在編制實施方案;開墾河河道治理和吉布庫河河道治理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及招標方案經新水辦批復,其中開墾河河道治理項目自治區已下達投資計劃;吉布庫鎮天河村等15個村組飲水安全管網延伸工程已經發改委批復立項;2013至2017年劃農業高效節水實施方案已通過區州評審。
3、凝心聚力,真抓實干,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成績斐然、亮點紛呈
3.1 提高防洪保安建設以及打造平安水利
八戶低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經過初步驗收,準備蓄水驗收,黑溝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完成了放水涵洞以及溢洪道的填筑,計劃在年內進行完成。小屯水庫除險加固計劃在九月十五號完成,山洪災害的防治工程建設項目已經是完成了規定的建設任務需要。
3.2 提高水生環境的保護以及打造生態水利
根據縣委以及縣政府的決定,今年主要是在新戶河水保持治理項目基礎上繼續對其河道1440米景觀做出改造,并且自籌集了500萬元開工建設了奇臺縣新戶河河道的治理工程,現階段已經是全部完成。工程建設能夠促進城市的發展,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解決了沿岸工業農業的用水需要,改善了城鄉居民生活環境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能夠更好的解決防護林灌溉的問題,縣人民政府出臺了節水工程的建設以及林業用水方案。
3.3 全面的提高水利信息自動化監控工程的建設以及打造自動化水利
在奇臺縣水庫的一哭一桿信息化工程之中,主要是定于了縣根葛爾水庫和新戶河水庫,現階段已經是全部完成,開墾河道灌區信息一起工程已經是建立起一個信息中心、自建了五處視頻傳輸以及擴頻微波站點和一個中繼站,更好的完成了遙測站點十七處,進行光纖網絡接通,網站以及農業灌溉系統已經是投入到實際運行當中,完成開墾河渠首閘門閘控遠程控制3處12孔及水情采集軟件、閘門遠程控制軟件、灌區防汛指揮系統、灌區灌溉管理系統的開發應用。對于奇臺縣地下水動態自動化檢測系統來說,主要是在10月5日進行完成,并且心間了自動化檢測點為8個,現階段該系統已經是正常投入到使用當中。
4、必須要對節水技術進行普及以及降低生產成本
對于我縣來說,存在著的資源型缺水以及水質型缺水的矛盾比較突出,每個鄉鎮有關部門將節水作為一項革命性工作坐吃,根據集中力量以及連續投入和連片建設的原則,下大力氣抓緊高效節水的灌溉工程以及塘壩首部工程及防滲渠道修建工作,在最大限度上縮短了灌水的周期,提高了綜合的利用效率。年初州下達高效節水滴灌面積任務為9.1萬畝,實際實施完成28.14萬畝,其中農民自籌資金建設21.2萬畝,水利、農發、財政、土地治理項目實施建設6.94萬畝,從而使其形成了全社會多樣化的建設高效節水工程高潮,同時大力的支持小塘壩首部工程的建設,對于縣政府來說,對吉布庫達坂河四組、吉布庫天河二組、上堡子九組、上堡子四組、半截溝腰站子三組五座小塘壩及碧流河西戈壁村首部工程每座給予50萬元補助,共計300萬元,與此同時州局分別給與了10元的步驟,現階段小塘壩和首部工程已全部完工,并且已新修防滲渠道77.57公里。
5、落實責任,全面部署,防災減災能力進一步提高
一是加強宣傳,思想到位。為提高群眾的抗災意識,春季分別在奇臺鎮水磨河頭屯段和東灣墑戶村進行了500人的防洪演練。二是責任落實到位。
汛前,對全縣防汛方案、預案進行編制,縣長召開專題會議及時安排部署工作,進一步明確縣域內各河系、水庫防汛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和崗位責任人。加強水庫的安全檢查、觀測,切實強化了水庫安全運行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制定了水庫大壩安全運行應急預案及水庫調度運用規程,建立健全水庫“八簿一冊”臺帳制度。明確了保壩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和崗位責任人。嚴格執行州、縣防汛部門批準的汛限水位,定期進行工程監測巡查。配備水庫專職管理人員,常駐水庫,負責水庫的安全管理。
總結:
根據全縣實際,我縣認真研究和分析前期項目,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建立跟蹤督辦機制,加強對設計報告編制、審查、評估和項目審批等各環節的跟蹤,做好各環節的銜接,按照“開工一批、推進一批、儲備一批、論證一批”的要求,統籌兼顧,科學規劃,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爭取項目投資,切實抓好水利建設項目儲備,為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耿鵬森. 淮安市農村水利現代化推進模式與保障措施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3.12(08):123-125
[2]周愛林. 有關農田水利的問題與發展措施淺議[J]. 科技風,2015,12(07):135-136
[3]牛赟. 淺述原州區水利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措施[J]. 價值工程,2013,18(06):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