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水文水資源調查發展已有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受到技術和管理水平的局限,所以在水文水資源環境管理和防洪減災方面依舊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水文水資源環境管理和防洪減災措施進行的闡述。
【關鍵詞】水文水資源;環境管理;防洪減災;問題;措施
引言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經濟和政治都處在快速的發展階段,但是人口眾多、水資源短缺和水旱災害的發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水文水環境的調查和管理以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的聯系。所以,為了使人們可以安居樂業,對水文水環境進行有效的管理是勢在必行的。
1、我國水文水資源環境近些年的狀況
有關資料記載,近幾十年的時間內,我國的洪澇災害持續發生,受到災害禍害的面積已經達到920hm2,許多地表植被遭到破壞,自然環境在不同程度上被污染和破壞,造成生態環境和氣候受到影響,逐漸惡化,使水文水資源頻繁變化,因此,我國出現洪災的次數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受到災害毀壞的土地面積逐漸增加。但是,目前我國在防洪工程的建設方面還處于不健全和匱乏的現狀,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在水文水資源的預防和管理控制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2、現階段我國水文水資源領域中存在的問題
2.1 研究經費缺乏、技術落后、相關科學理論不完善
水文水資源的管理對自然環境和人們的生命安全十分重要,因此,我國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和使人們生命安全得到保障,越來越重視對水文水資源的研究,在此項研究上投入的經費也在逐步增加。因為我國對于水文水資源的研究不僅時間比較短而且在空間上跨度也很大,所以,即使在水文水資源的研究上我國對經費的投入越來越多,但在大量人力和物力的需求下那些經費也還是顯得微不足道。當遇到較復雜的全球性水文問題時,我國的水文水資源技術明顯的表現的很落后,再加上人力和物力的匱乏,使得我國水文水資源的研究受到嚴重的阻礙。
2.2 檢測設備的應用未得到普及
水文數據作為水文環境的研究基礎,它的獲得多數是通過水文監測系統得到。但是,我國目前水文監測系統科學運用對普及還不到位,可以得到應用的領域極其有限,并且水文監測研究設備比較落后。只在小部分領域應用到了高科技、高效率的監測技術以及設備,高科技、高效率的監測技術和設備被局限了應用范圍,導致水文監測研究人員仍舊在繁重、重復的勞動中進行工作,得不到解脫。
2.3 無完善的節水制度和節水技術
由于水資源被利用的地方越來越多,使得水資源越來越少,面臨枯竭,因此導致對于我國的節水制度和節水技術無法得到發展,沒有健全和完善的節水制度和節水技術。目前,對于水資源管理的手段我國主要是通過對水總量的控制使其得到實現。此種手段雖然看著簡單,但是實際實施操作過程中許多的細節內容相當復雜,加之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制度與技術作為保障才能使水資源管理得以實施,在水資源管理的實施過程中若忽略了對制度和技術的建立與研究應用,那么想要通過控制水總量促使節水得以實現的手段和方法便如同虛設。
2.4 對非傳統水資源的利用技術較落后
我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促使水資源的利用新技術和新方法出現的越來越多,同時有些非傳統水資源的利用技術也發展開來。我國對非傳統水資源的利用雖然也采取了許多措施,但是由于在我國的應用范圍同樣不夠廣泛,而且技術措施也很落后。
3、水資源環境管理與防災措施
3.1 組織預防災害培訓,提升防災、減災意識
根據有關資料可知,我國的水旱災害在自然災害中所占比例幾乎達到一半,對我國影響很嚴重,從某種程度上嚴重制約了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我國管理全國湖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機構是水文水資源管理部門,不僅在防洪減災方面有肩負重任,而且還是水資源環境各種問題解決中提供重要技術支持的部門。所以,為了使人員傷亡和國家的損失降到最低,在水文水資源部門提升服務水平的同時,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預防災害的培訓,使他們的防災、減災意識得到提升等措施。
3.2 水資源方面的規范要嚴格執行
我國建國以來,為了使水文水資源管理工作做好,水文局的相關專家制定了水文水資源管理的一系列規范使得在展開對河流雨量、水位等信息以及水質監測、水位監測的工作時有參考依據。
3.3 建設相關站網
水文水資源不僅是生產和生活中十分重要的能源,還關系到我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和對水利生態體統的完善。近些年,我國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地質和水利災害的侵襲,因此,為了減少遭到這方面的迫害,加強對水文站點的實時監控、及時對水文情報的獲取和對水文站網數字化的建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其中,水文站網的數字化建設離不開各項現代化的科學技術。首先,水文遙測點的建設要加強,并對雨量和河流的監測動態數據要及時掌握。而且,水資源信息處理的技術支撐由水文信息采集的自動化技術提供。水文站點的信息數據的采集和分析整理需要精確、集中,然后將整理好的信息數據進行實施發布的應用,使得水文站網的信息在不受時空的限制下并且及時有效的進行分布和共享,以便水文情報預報體系的全部信息得以掌握和全局流域得以被覆蓋的實現,使得防汛和抗災監測可以進一步得到加強。
3.4 在水文水資源中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并建立災害監測系統
作為綜合性很強的水文水資源管理,它的實施不僅需要作為基礎的專業知識的應用,同時對氣象、水利、水文地質等領域相關專業知識也涉及到了。所以,對水文水資源管理的工作人員要求特別高,不僅要有較強、較廣泛的專業素養,還要兼備總結經驗意識和總結教訓意識,同時要有對不斷創新在實踐中的樹立精神。另外,在現代技術得以飛速發展的當下,引進新技術、新知識并在水文管理工作中得以應用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郭振華,張琦.關于水文水資源環境管理與防洪減災的論述[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4).
[2]梁寶華.水文水資源領域中GIS系統的運用進展[J].建筑知識(學術刊),2014:177.
[3]宋新山,王朝生,汪永輝.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水資源環境問題[J].科技導報,2004(02).
[4] 張翰華.水文水資源環境管理與防洪減災[J].管理觀察,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