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并且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要時刻謹記“可持續”。在水資源利用方面,新疆存在著明顯的短板。農業是新疆用水量最大的方面。新疆地區特殊的地理、氣候特點,使得開發利用地下水存在著相當的難度,因此,推廣以地表水為水源的節水灌溉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地表水;節水灌溉;新疆
引言
根據2011年的數據,新疆的水資源總量為863.8億立方米,僅占全國總量的3.1%,而新疆的國土面積占全國的17%。水資源相對量較為豐富,但是絕對量則十分有限。
根據新疆水利廳公布的2013年水資源公報,2013年全疆地表水資源量為900.9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561.3億立方米。目前,新疆已經利用的水資源量約為514億立方米,已經接近規劃水資源利用量,甚至有部分地區已經超出了當地水資源的承載量。發展節水灌溉已經刻不容緩。
1、地表水利用情況
新疆的水資源相對比較貧乏,但是由于新疆具有地廣人稀的特點,所以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在全國居于前列,而單位面積產水量卻位于全國倒數第三。新疆的灌區大多始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受到當時的技術、經濟條件的制約,這些灌溉工程的設計標準低、施工質量差,工程不配套。加之年代久遠,老化失修的問題日益嚴重,水利工程的效益日漸衰減。再加上一些管理體制方面的問題,以及灌溉水量不足的問題,嚴重制約了新疆灌區的經濟發展。目前,地表水可利用量與實際引入灌區的地表水水量基本相同,也就是說,新疆地表水基本上已經沒有開源潛力。南疆的和田河流、葉爾羌河流、喀什葛爾河流域、阿克蘇河流域春季缺水很嚴重,制約了灌區農業的發展。農業用途是新疆用水最多的方面。農業用水量占到全疆用水總量的94%。落后的灌溉方式使得農業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只能達到42%。
2、地下水利用存在的問題
2.1 地下水灌溉會在地下水、地表水的轉化過程中造成水資源浪費。新疆的地下水補給量主要來自河道滲漏、渠系滲透、田間入滲等,這些地下水補給渠道占到了補給量的86%,而降水入滲等天然渠道的補給量僅占到14%。在自然界的水循環過程中,大氣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這四個要素,互相依存、互相轉化。使用地下水灌溉,會經過地下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轉化循環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蒸騰蒸發作用始終在導致水資源的消耗。轉化的次數越多、水量越大,被白白消耗掉的水量也就越多。因此,要實現水資源的高校利用、避免浪費,就應該盡量減少這樣的轉化。因此,充分利用地表水資源發展節水灌溉,能夠有效減少地下水灌溉過程中,蒸發、蒸騰作用造成的水資源消耗。
2.2 地下水水質容易導致土壤鹽漬化。由于新疆水文地質單元的特殊特征,各含水層的結構差異較大。上游含水層顆粒粗大,透水性好,水量豐富、水質優良、地下水回補快,是建設水源地的優越地段。而下游地帶,則地形坡度小,潛水埋深淺,巖性顆粒細,水量少、水質差,用這種水進行灌溉,容易產生土壤鹽漬化,還會造成低效政法,浪費寶貴的水資源。
3、節水灌溉的重要意義
3.1 經濟效益。節水灌溉對農民增收效果明顯。數據表明,使用滴灌能明顯增加棉花、小麥和哈密瓜的畝均產量。以棉花為例,2008年全疆棉花膜下滴灌畝均凈收益比地面灌的畝均收益增加240元。使用滴灌技術,棉花、小麥和哈密瓜的畝均收益分別能增加49.83%、28.57%和18.26%,能夠產生明顯的增收效果。
面對農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化發展的需要,同時也處于對水資源短缺問題和恢復生態平衡的考慮,新疆的耕地面積和灌溉面積在未來將不會有大幅度的增加。新疆農業發展面臨著人口增長和資源短缺的雙重壓力。人口增長帶來的對糧食和農副產品需求的增長將更依賴于現有的灌區面積。節水灌溉帶來的增收效果更增強了推廣節水灌溉的重要性。
3.2 生態效益。膜下滴灌能夠比常規灌溉每畝節水100-150立方米,節水率高達30%-40%。節省下來的水可以用于進行生態建設,可以給新疆的生態環境帶來極大的改善。另一方面,膜下滴灌技術還能夠提高水、肥料和農藥的利用率,從而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能夠減輕土壤污染,有利于緩解南疆的土壤鹽堿化問題。新疆地區的氣候,具有降水稀少、蒸發強烈的特點,土壤受到的天然淋洗作用非常有限,土壤鹽堿化是困擾新疆農田的普遍問題。與此同時,也能為農民們減少一些用于農藥和化肥的開支。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要注意加強生態保護、改善生態環境,不能再走發達國家先破壞后治理的老路。水資源的問題是新疆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最重要的問題,新疆的生態系統較為脆弱,水資源緊張,社會經濟用水與生態環境用水之間的矛盾非常突出。推廣節水灌溉,能夠顯著減少農業用水,節約下來的水資源可以還給生態環境所必須的水量,保護生態平衡。
3.3 社會效益。舊有的灌溉設備多興建于數十年前,設備老化、配套程度低的問題久已有之。落后的、粗放的灌溉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還會造成土壤鹽漬化、水資源浪費等等的問題。傳統灌溉方式有害無益,推廣節水灌溉勢在必行。一方面,節水灌溉技術有利于推進農業的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能夠有力促進新疆農業的產業化發展,并且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轉變,是順應時代潮流、適應新疆農業發展需要、適應新疆地區資源環境現狀的。另一方面,節水灌溉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有助于開拓農村市場,修建節水灌溉基礎設施,有利于拉動農村地區對PVC管材、PE管等材料的需求,增加相關產業的收益,帶動經濟增長,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
4、結語
節水農業的主要目標在于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和用水效率,然而在這兩個方面,新疆的指標都比較低。在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新疆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但同時也面臨著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問題,面對種種挑戰,發展節水灌溉勢在必行。結合節水灌溉的優勢與地下水灌溉存在的一些問題綜合考慮,應該在我縣大力推廣以地表水為水源模式的節水灌溉。這一舉措,將帶來經濟上、生態上和社會上的三重收益,有利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有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鄧銘江.新疆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潛力分析[J].干旱區地理,2009,(05):647-654.
[2]李曉明.關于新疆發展農業節水灌溉的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3,(1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