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現代化進程日益加快,水務體系作為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隨著信息時代和網絡時代的來臨,各個行業十分注重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水務體系的建設更加智慧化。本文主要講述了智慧城市水務管理體系的基本概念,智慧城市在建設水務體系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水務體系;問題;措施
1、智慧城市水務管理體系概念
智慧城市水務體系是將信息資源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推動供排水管理改革,以供排水服務標準化、調度智能化、管理精細化為建設管理目標,實現對供排水設施設備的全面、動態化管理,實時監控制水工藝、管網運行、戶表終端等關鍵點,再創水務事業新輝煌;智慧城市水務是無線水務,充分利用網絡、物聯網技術和信息資源,進行服務效能整合與升級、加強資源整合與共享,實現節能減排,提高資產運維管理效率;智慧城市水務使得整個水務系統就好像裝上了網絡神經系統,形成可以統一指揮決策、實時反應、協調運作的大腦,通過建立健全城市供水和排水保障體系,健全水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和制度體系提供“智慧保障”,并通過智慧場上水務項目為智慧城市總體建設積累經驗,從而達到“智慧”的狀態。
2、智慧城市水務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公司員工計算機運用能力尚需提高
城市水務企業要實現智慧水務的目標,基本要求每位員工對計算機進行熟練操作,并能夠獨立解決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碰到的簡單問題,能夠熟練應用管理信息系統或監控系統。目前,由于知識結構和計算機素質的不均勻等原因,部分基層員工對信息化認識不夠,同時計算機基本知識也比較缺乏,需要經驗不斷的培訓和應用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2.2 管理層系統與控制監測系統集成度要求高,難度大
做為生產管理型企業,水務企業智慧化實質上是將企業的生產過程、供水調度監控、事務處理、水費收繳、管網信息、用戶服務、決策等業務過程數字化,管控一體化是實現這個目標的必然手段。管理層的系統和控制檢測系統的側重點偏離很大,實現手段也大相徑庭,由不同的公司進行系統實施和開發。對于管控系統的集成,高新水務自身也要有清醒的認識,并加強實施過程中的關鍵點的監控,和咨詢公司、建設公司共同溝通協調,才能最終實現真正的管控一體化。
2.3 管控分離,管理層獲得運行、監控的信息滯后
在水務行業中,各類計算機控制系統、監測系統得到較廣泛的應用,在企業操作、監控、調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是,這些控制系統、信息系統的應用大多在業務操作層次或者分散在各個業務部門,在企業管理和生產控制中沒有及時的進行系統整合和信息交互,導致管控分離,生產運行控制信息傳遞到企業管理層所需要的時間周期較長,對突發事件反映是否及時完全依賴于當事員工的個人素質。
2.4 管理和業務方面有一定不確定因素。
水務行業企業的管理和業務模式相對固定,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如新水廠或污水廠建立建成后水務企業管理模式可能需要進一步優化,同時在業務方面將開展節約用水、分質供水、階梯式水價等業務變化,用戶抄表的方式方法也會隨技術的變更而發展。這些不確定因素都會對信息化規劃、建設和應用產生影響,為避免信息系統使用后很快就有業務需求的更新,在信息系統規劃和實施過程中,需要對業務的發展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兼容性的分析,并實現預定的規劃目標。
3、建設城市智慧水務體系的主要措施
3.1 自來水價格是影響整個水務市場發展的關鍵
目前,自來水定價基本上都由地方政府根據自身所需來確定水價,如政府為了招商引資就可能設置比較低的水價來作為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入駐。由于城市水務市場資產規模龐大,深受政府主導和資本推動的影響,為進一步降低投資風險,投資商通過各種方式來探索國內水務市場特點,如水價調整與財政補貼相結合或者租賃運營的方式進行,以便在未來供排水市場的競爭中搶占先機。
3.2 企業投融資體制改革
供排水行業也在逐步實現民營資本的破冰,通過逐步引入各類社會資本進入水務市場來實現行業的良性競爭。隨著水務行業市場化進程的加快,供排水行業資產作為公共服務行業和區域自然壟斷的特性往往被投資人視作良性資產,政府通過將原有水務資產逐步推向市場,可以比較容易的實現部分國有資產的變現以盤活存量國有資產和籌集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我國一些城市已經在政府的協調下,將原來的城市供水、排水等多家單位進行整合組建為大型城市水務集團,使供排水規劃與城市規劃更加匹配,推動水資源統一配置,成為構建供排水市場化運作的全新經營主體。
3.3 優化系統協調
在企業生產運行過程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對大量的生產運行基礎數據的充分整合利用,是輔助企業管理層決策的重要手段方法。雖然當前階段信息系統在具體運行管理上已經越來越成熟,但是在決策分析支持方面仍有較大差距,供排水生產運行中信息數據量較大且種類繁多,通過數據交換中心提高各信息業務系統的協同計算能力,以滿足供排水企業市場一體化管理需要。智慧城市水務系統建設必須與城市供排水系統相結合,共同構建面向城市用水戶提供權威、實時、互動式的服務。
3.4 完整信息化規劃
通過對先進水司的調研和高新水務信息化現狀的分析以及對未來幾年業務發展需求的梳理,提出高新水務信息化建設進行總體規劃和架構設計并針對應用平臺、網絡平臺、數據管理、信息安全等信息化主要內容進行分析和規劃建設;對高新水務的信息化管理體系進行設計,實現高新水務的信息化建設有目標、有組織、有步驟的、科學、系統和整體地進行,逐步從基礎到深層擴展系統業務。
水務行業的標桿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對信息標準和信息安全非常重視,并作為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保障體系,如建立統一的集成的信息平臺就需要統一的信息標準(如數據基本類別、數據標準、接口標準)來保證。因此,智慧水務建設過程要避免“重投入、輕應用、輕管理”的現象,智慧水務建設重安全和管理方面的措施要配套到位。
參考文獻:
[1]蔣尊玉.加強一體化管理 促進水務事業科學發展[R]. 深圳市水務局,2008年.
[2]陳獻忠.《市政排水養護技術與安全管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