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作為防范洪澇災害,為人們提供水資源的工程項目,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現階段,水利工程的規模以及數量隨著經濟的發展在不斷擴大,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特別是在現代提倡綠色環保以及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形勢下,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本文從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措施來減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關鍵詞】水利工程建設;生態環境;影響分析;對策
1、對局部氣候和大氣的影響
1.1 對降雨量的影響
水利工程建設會影響降雨量,一是導致降雨量增加,主要原因是水利工程中的水庫修建會形成大面積的蓄水,在陽光照射下,蒸發量加大,從而導致降雨量的增加。二是改變了降雨地區的分布。在水庫修建以后,其產生的低溫效應會改變降雨地區的分布,與水庫相鄰地區的降雨量會出現減少,而離水庫較遠地區的降雨量會出現一定的增加。并且在地勢較高的迎風面,其降雨量會增多,而其背風面的降雨量將會有所減少。
1.2 對氣溫和大氣的影響
水利工程建設會對大氣以及氣溫產生影響,主要是因為水利工程中水庫修建之后,庫區與空間的接觸由陸面變為水面,與空氣間的能量交換方式和強度均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氣溫發生變化,庫區年平均氣溫略有升高。水利工程中,大氣是最容易受到水利工程的影響的,這在全球范圍內,亦是一個突出的問題??梢哉f,水利工程中首要問題就是對大氣的影響。在我國,水利工程建設會對大氣產生影響,但是并不如國外對大氣產生的影響那么大。因為我國多數是高山峽谷型水庫,其面積并不會太大,因此對大氣的影響有限。
2、對水溫系統,水質的影響
2.1 水利工程建設對水溫系統的影響
河流的溫度、水流速度等都會受到水利工程建設的影響。水利工程建設中,水庫是必不可少的,而在水庫建成之后,會改變水庫水體的性質,而水體的溫度也會隨著水與大氣之間熱量的變化而產生改變。在對周邊水域水質的影響方面,一是水利工程的建設會抬高整體具備內的水體,這會降低水庫內部的水流速度,從而影響污染物的擴散與消除。二是水利工程涉及的水源因為經過了長距離的運輸與較長時間的存儲,水中的氧氣含量會有所增加,水體資源的容量得到了豐富與提升。
2.2 水利工程建設對水質的影響
在水利工程建設中,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水質產生影響。水庫的修建,會抬高水體,導致水流速度減慢,從而導致污染物難以擴散。通常情況下,河流水的總硬度以及礦化度都不高,具有較為始終的PH值,但是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之后,都會影響河流的水質。工程項目的開工建設,會導致河底沉積過多的懸移物質,其中包括不容易遷移的,還有一些是有毒的物質以及難以降解的重金屬,這些都會對河流造成次生污染源,從而影響河流的水質。除此之外,水庫的修建導致河流基流生態水量減少,存在河道斷面萎縮的安全隱患,同時也會增加污水的排放總量,從而造成河流下游水環境的污染。
3、如何解決水利工程建設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
3.1 加強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
加強對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水利工程建設不僅僅只看經濟效益,還要同時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實現經濟效益以及環境效益的雙贏。一方面需要在講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貫徹到水利工程建設的整體過程中去,盡可能的減少對水利工程周圍植物以及動物的影響。另一方面在選擇水利工程施工材料的時候,要盡可能的選擇環保型的施工材料,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另外,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在不影響其正常功能發揮的前提下,盡量避免對當地的自然環境產生影響以及破壞。
3.2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生態環境的評價體系
生態環境評價體系主要作用是全面對水利工程建設周邊地區進行生態環境方面的調查、監控以及評價。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生態環境評價體系應當貫穿在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因此,需要在水利工程開工建設之前進行建筑設計方案的預測,如果在設計中出現可能會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的因素,需要對其進行調查分析以及預測評價,同時需要以此為依據及時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對水利工程建設周邊區域實施生態環境評價體系是實現水利工程經濟建設、水利建設以及生建設同步實現、同步完善的主要手段。對于水利工程的建設項目經濟效益評價是基礎,除此之外,還要建立與健全對生態環境的評價體系,防止因為不合理的設計與施工操作而導致的生態環境問題。
3.3 建立完善生態環境補償機制
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必不可少的會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因此,為了防范以及減少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產生嚴重的破壞,需要建立完善生態環境補償機制,這是極為重要的。水利工程的開工建設一旦對當地生態環境產生破壞,很難只依靠自然環境的力量進行修復,這樣容易造成生態系統的不平衡,因此需要通過人力來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修復。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對于破壞當地環境的,必須要對其進行生態環境進行補償,一方面要明確補償的范圍以及主題,另一方面需要當地相關部門加強監督補償的效果。在水利工程建設設計之初,從建設資金之中預留一部分自己作為補償機制運行的保障,恢復被改變過的生態環境,幫助受損地區恢復生態平衡。補償機制的建立與完善不僅可以還原原有的生態平衡,緩解水利工程建設對于當地生態環境的損害,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該地區的經濟發展。
4、結語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得出來,水利工程建設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項目,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利工程項目的規模以及數目都在持續增加中,而當前嚴峻的生態環境現狀要求人們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不但會對降雨量以及大氣產生影響,還會對植被造成破壞,因此,要想減少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一是加強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二是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生態環境評價體系,三是健全完善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在享受水利工程帶給人們的便利之際,最大限度的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賈金良.淺析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保護對策[J].水土與保護,2013(2).
[2]徐立君.生態水利工程中的生態因素綜述[J].中國信息化,2012.
[3] 肖云川.水利工程生態環境效應研究綜述[J].華夏地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