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是農業生產的命脈,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戰略資源,水資源的短缺現狀嚴重制約了我國單位面積糧食產量的提高。我國灌溉面積約7.6億畝,農業用水約4000多億立方米,利用率只有30~40%,而發達國家可達70~80%。當前我國總用水量約5000億立方米,農業用水約占75%。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業可用水量的比例必然下降。為了我國的糧食安全,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是關鍵。本文通過考察,分析了影響農業灌溉水資源利用效率的因素,并提出改進措施,以資參考。
【關鍵詞】農業;灌溉;效率;利用
引言:
農業灌溉用水,是指農業生產中用于灌溉的水資源。2010年,我國農業灌溉用水占農業用水比例高達91%,占總用水比例55.7%,可見農業灌溉用水是是我國農業用水的主要方式。
然而,現階段我國農業灌溉用水效率仍較為低下,在當前農業灌溉中,嚴重缺水與灌溉水效率低下現象并存。
一、提高農業灌溉用水效率的建議
1.提高農戶節水意識,倡導農戶從事農業規模化生產。
加強宣傳教育,增強人們的水患意識和節水意識;提高水資源管理的公眾參與度。應盡快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規范用水戶參與管理,切實解決用水戶參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不僅如此,還應通過建立土地流轉制度,促進農業生產規模化經營,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城市化進程。
2.改革農業水價,建立有效的水價機制
強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靈活便捷的灌溉供水系統,組織專人宣傳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其一,充分運用價格杠桿,逐步形成水資源的市場定價機制,;其二,應加大對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資金投入,切實加強對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管理維護,創新小農水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的建管機制;其三,研發、引進、消化農業先進節水灌溉技術,并組織專人宣傳推廣。
二、提高農業灌溉用水效率的措施
1.渠道防滲
渠道輸水是目前我國農田灌溉的主要輸水方式。傳統的土渠輸水渠系水利用系數一般為0.4~0.5,采用渠道防滲技術后,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6~0.85。渠道防滲還具有輸水快、有利于農業生產搶季節、節省土地等優點,是當前我國節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
2.管道輸水
管道輸水是利用管道將水直接送到田間灌溉,以減少水在明渠輸送過程中的滲漏和蒸發損失。目前我國北方井灌區的管道輸水推廣應用較快。管道輸水與渠道輸水相比,具有輸水迅速、節水、省地、增產等優點。但是,管道輸水僅僅減少了輸水過程中的水量損失,而要真正做到高效用水,還應配套噴、滴灌等田間節水措施。
3.噴灌
噴灌是利用管道將有壓水送到灌溉地段,并通過噴頭分散成細小水滴,均勻地噴灑到田間,對作物進行灌溉。它作為一種先進的機械化、半機械化灌水方式,在很多發達國家已廣泛采用。噴灌的主要優點如下:(1)節水效果顯著,水的利用率可達80%。(2)作物增產幅度大,一般可達20~40%。灌水均勻,土壤不板結,有利于搶季節、保全苗。(3)大大減少了田間渠系建設及管理維護和平整土地等的工作量。(4)減少了農民用于灌水的費用和投勞,增加了農民收入。(5)有利于加快實現農業機械化、產業化、現代化。(6)避免由于過量灌溉造成的土壤次生鹽堿化。
4.微噴
微噴是新發展起來的一種噴灌形式。特別適合農業溫室大棚內投入使用,它比一般噴灌更省水,更均勻的噴灑于作物上.它是通過PE塑料管道輸水,通過微噴頭噴灑進行局部灌溉的。更可以擴充成自動控制系統.同時結合施用化肥,提高肥效。
5.滴灌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將水通過直徑約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頭送到作物根部進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區最有效的一種節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達95%。滴灌較噴灌可適用于果樹、蔬菜、經濟作物以及溫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目前,國產設備已基本過關,有條件的地區應積極發展滴灌。
6.膜上灌、膜下灌
用地膜覆蓋田間的壟溝底部,引入的灌溉水從地膜上面流過,并通過膜上小孔滲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進行灌溉,這種方法稱作膜上灌,在新疆等地已大面積推廣。采用膜上灌,深層滲漏和蒸發損失少,節水顯著,在地膜栽培的基礎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費用,并能起到對土壤增溫和保墑作用。在干旱地區可將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過膜上小孔進行灌溉,這稱作膜下灌。這種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優點,又具有地膜覆蓋的優點,節水增產效果更好。
7.控制灌溉
根據水稻不同生育期對水分的不同需求進行“薄、淺、濕、曬”的控制灌溉,既節約用水,又有利于農作物生長。它不需增加工程投資,只要按照節水灌溉制度灌水即可。水稻節水灌溉技術已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應在水稻區大力推廣。
8.坐水種
在一些水源短缺的地方,為保全苗,采用機械或畜力用水箱、水袋拉水,在播種時進行點灌,以解春旱,俗稱“坐水種”。這種方法投資少、簡單易行,是有效的節水增產方式。坐水種目前在黑龍江、吉林等地廣為采用,凡條件適合的地方應積極推廣。
9.平整土地、改造溝畦
通過平整土地,改進灌水溝畦規格(如大畦改小畦,長溝改短溝)等綜合措施,使灌水均勻,以達到節水的目的。
結語
我國水資源嚴重不足,但農業用水浪費十分嚴重,灌溉水利用率較低。研究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途徑,對緩解我國水資源的緊張狀況,保障糧食安全和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連少偉呂旺李靜楊嵐:河北省井灌區農業灌溉用水計量模式的探索與分析[J].河北水利,2012(4):22.
[2]王曉娟李周:灌溉用水效率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5(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