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崗南水庫水源地達標建設講過開展的大量工作已取得顯著成效,本文主要針對取得成效和建議進行討論。
【關鍵詞】崗南水庫;建設;水源地
1、水源地基本情況
崗南水庫修建在滹沱河中游干流上,壩址以上河長352公里,控制流域面積15900平方公里,占滹沱河總流域面積的58%。其中在山西境內面積約占崗南以上面積的85%,其余在河北省平山縣境內。崗南水庫與下游28公里處的黃壁莊水庫形成梯級水庫,控制流域面積23400平方公里,崗黃區間面積7500平方公里,區間最大支流為冶河。
滹沱河流域地形主要有盆地、山區、丘陵、平原四種類型,崗南以上流域基本為盆地、山區。沿干流山西東冶以上為忻縣盆地,河床寬淺、坡度平緩,兩岸黃土砂礫沉積很厚,為滹沱河泥沙主要來源。滹沱河支流繁多,呈羽狀分布于中上游山區。崗南上游集水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3 條;集水面積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條,有清水河、牧馬河、云中河、陽武河和烏河。最大的支流為清水河,發源于五臺山,常年有水,汛期洪水較大,枯季水量與干流近乎相等。
崗南水庫距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約58公里,是滹沱河中游干流上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灌溉、發電、工業與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等綜合利用的大(Ⅰ)型水利樞紐工程,總庫容17.04億立方米,是石家莊市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地,同時也是北京市應急供水水源地。水源地取水口位于東經114°01′,北緯38°19′,石家莊市生活用水設計年供水量1.0億立方米,供水人口300萬。
2、水源地達標建設已取得的成效
到目前為止,崗南水庫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在水量水質保證、監控及制度建設等方面已經開展的大量工作:
2.1 水量保障情況
根據石家莊市引崗、黃水庫水供水二期工程(實現從崗南水庫引水且以崗南水庫為主供水源)初步設計,城市生活用水設計年引水量為1.0億立方米,其崗黃兩庫向石家莊市供水量約占全市總用水量的三分之一,從2000年起崗南水庫直接為石市地表水廠供水,截止到2013年底,崗南水庫累計供水量為8.7億立方米,年均供水量0.7億立方米,年度供水保證率為100%。
2.2 水質保護情況
2.2.1 水質類別
依據《石家莊市崗南黃壁莊水庫飲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條例》有關規定,對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實行分級保護。崗南水庫配合地方政府在各級保護區中嚴格執行相關規定,有力地保護了飲用水水質。2009年以來地表水水質監測成果均顯示崗南水庫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以上,個別月份達到飲用水Ⅰ類水質標準,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的Ⅱ類標準和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85)的生活飲用水源衛生標準。
2.2.2 區域綜合治理
崗南水庫飲用水水源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部分封閉管理,一級保護區邊界已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在取水口附近設有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水功能區保護警示標志。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沒有發現與供水設施和水源保護有關的建設項目;水源地周邊適宜綠化的陸域,植被覆蓋率較高。
2.3 安全監控體系建設情況
崗南水庫的水質檢測由石家莊市水務局、河北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水環境監測中心石家莊分中心和石家莊市環境保護局三家單位分別進行。石家莊市水務局對引水入市的水源從引水入市崗南管理站取水管網和地表水廠進水管網兩處管網分別取樣進行檢測。河北省水環境監測中心石家莊分中心對崗南水庫的水質檢測每月進行1次。石家莊環境保護局在崗南水庫泄洪洞取水口附近水域設有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河北省水環境監測中心石家莊分中心在水庫庫區設有水質自動監測設備,由于運行故障等原因,現在暫停使用。
2.4 管理體系建設情況
2.4.1 水源保護區劃分
石家莊市環保局根據環保部制訂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HJ/T338-2007)對石家莊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進行了修訂,制訂了《石家莊市城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分方案》,經市政府同意,報省政府批準。2009年1月,河北省政府批準《河北省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確定了石家莊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保護級別和范圍。
2.4.2 應急預案制定情況
為規范水庫應對突發事件工作程序,提高水庫防汛搶險能力,編制了《崗南水庫防汛搶險應急預案》并得到上級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批復和備案,逐年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進行修訂。為提高水庫突發水污染事件應對能力,切實做好水庫水污染的預防及水污染發生后的處理,最大程度地減免水污染造成的損失,2006年8月制定了《崗南水庫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2010年進行了修訂,使預案更加完善。
2.4.3 水源地保護相關法規
為防治崗南、黃壁莊水庫水源污染,保護和改善飲用水水質,促進區域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石家莊市專門針對崗、黃兩庫水源保護制定了《石家莊市崗南、黃壁莊水庫水源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崗黃條例》),該條例于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2009年8月進行了修正并更名為《石家莊市崗南、黃壁莊水庫飲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崗黃條例》);2009年11月28日河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批準。
2.4.4 水源地管理和保護
石家莊市環保局于2004年成立了編制為10人的“崗、黃水庫水源保護站”,對崗南、黃壁莊水庫水源的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截止到2013年底,涉及水源地保護的各部門已建立了水源地安全保障聯動機制,實行資源共享和重要事項會商制度;加強技術人員培訓,建立了應對突發事件的人員、物資儲備機制和技術保障體系。
3、達標建設工作中存在問題及建議
在水源地工作開展情況分析及達標評價結果分析的基礎上,找出水源地達標建設中的薄弱環節、工作的重難點及有關問題,并對下一步達標建設工作提出建議。
3.1 建議制定出臺水功能區管理專門性法規,完善水功能區管理相關制度。由地方政府牽頭,組織多部門協調行動對水源地進行全面保護。
3.2 由于崗南水庫控制流域80%以上在山西省境內,而且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涉及面廣,與當地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因此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建議有關部門關注滹沱河上游的水利工程建設和山西省忻定工業區建設,加強協調與溝通,以保障崗南水庫水量與水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