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文闡述了綠色建筑的基本意義、特色和環境問題,從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方式來分析綠色建筑中暖通空調技術,給出了環保和節能方面的暖通空調技術對綠色建筑經濟運轉和客戶工作效率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綠色建筑;暖通空調;主動式;被動式
前言
因為全球變暖速度增快和全球氣候異常等問題,地球出現了很嚴重的失衡。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實踐是人類的反思行為,觀察之前的建筑歷史,特別是工業革命到現在的時間,這期間是人們在持續與自然抗爭的階段,是人們用不可再生的能源作為利器來做抗爭,但是最終的后果卻使得地球上一片狼藉。從人類的角度來說自然可以給的不止饋贈還有報復和懲罰,所以專業人士給出了關于生態建設等一些可持續的觀念。綠色建筑觀念的給出,預示人們的建設活動正處于和諧相處的觀念。
1、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是可以使用的再生資源與自然環保,盡可能不損壞自然與文化維護,維護居住人民的健康,充足的表現可持續發展與大眾重回自然法觀念。綠色建筑的流行為其技術的穩健發展給與了充足的機會和空間。與此同時暖通空調技術的持續發展也在不斷的帶動建筑的穩健發展與可持續性。
綠色建筑對房間內的環境質量提供了特殊的轉變,室內環境質量囊括了熱、濕、光、聲、和電等物理因素,甚至包含房間內部的空氣質量方面等。綠色建筑室內環境要與自然環境的生態相和諧。以人為本的室內環境最先要保障人民的生物特征,就是節能與環保之間不會影響居民的健康,也不會影響居民的工作效率。所以綠色建筑是資源與能源的合理使用的建筑。現代手段讓人們了解了主動式與被動式來改變室內環境質量的方式。主動式方式是用建筑方式來進行的,利用建筑本身與自然能源結合的方式來保證室內環境的質量。被動式方式是靠機械電氣設備,建造自然環境的優勢,避免自然環境的不足的室內環境。在很多的環境氣候可以用主動式的手段。對于一些特殊的氣候區域可以用主動式和被動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當前暖通空調的功能是用少量的能源建筑方便居民的健康,以及建筑具有創造力的室內環境。
2、暖通空調的綠色應用
2.1 主動式
應用主動式方式改變室內的生態環境的內容是要調試好太陽的輻射與通風。根本的觀念是讓光、熱和空氣在作為益處的方式融合到建筑當中來,主要是為了操控光與空氣在合適的時機進入到建筑和儲存中,利于分配冷熱空氣的準備。
使用有組織的自然通風會關聯到建筑樣式、氣壓和室外空氣等因素,所以設計有組織的自然通風就有很多的障礙。但是用計算機流體力學軟件與能耗軟件,以及使用自動化系統等科學手段,讓自然通風的設計做到摒除利弊趨向穩定。自然通風能夠在轉換季節的時候給與自然的空氣,還能在空調制冷時節用作夜晚通風,減少維護構造與家電的熱量,使空調在明天啟動的時候更加的容易。很多的數據表明,足夠的夜晚通風可以讓白天的氣溫降低兩度左右。在日本的一些建筑物中,用有組織自然風對室內通風,可以在過渡時節的時候避免啟動空調。在窗外不會開啟與有兩層以上玻璃幕墻的建筑內,能夠使用間接自然通風,就是把外面的空氣吸進玻璃的空間內,然后放到室外。這種方式與普通的玻璃幕墻不一樣,雙層玻璃間有很大的空間,是類似呼吸的皮膚。冬天的時候,雙層玻璃之間有陽光溫室,提升建筑維護構造的表面的溫度。夏天用煙囪效應解決間層間的熱空氣,將其排放。
2.2 被動式
當前的建筑因為自身的規模與內部使用狀況較為繁雜,很多氣候區域內不能用主動式來保障優秀的室內環境質量。所以用機器與電氣的方式在節能與高效的條件基礎上,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改變室內環境質量。要做到節能與室內環境空氣都良好的前提是要保障風量、可調置換式送風系統等一些了系統的正常使用,這些系統和方式在其他國家的綠色建筑內部已經是一種廣泛的標志性空調方案。所涉及到的系統有置換式送風系統、冷輻射吊頂系統、結合冰蓄冷的低溫送風系統、蒸發冷卻空調系統、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和除濕空調系統,下面會逐一對其做介紹。
冷輻射吊頂系統的應用,現代化辦公室主要內入院式設施、照明產生的熱量,這些熱量大部分是因為輻射產生的,所以用輻射制冷能夠抵御這些熱量,有數據表明使用輻射形式提供冷氣是能夠提升人體感覺的舒服程度。但使用冷吊頂系統的建筑存在幾點問題是需要多做留意的,第一點是用冷輻射吊頂的室內窗戶要使用外遮陽方式,以便減少太陽輻射對房間冷輻射效果。第二點是國內的南方具有較高的溫度和濕度的特色地區就要使用很多的系統方式,保障冷輻射吊頂不會出現故障。第三點房間內氣流組織要細致的留意,房間內的空氣若是沒有一絲流速,居民就不會有很好的舒適感。
結合冰蓄冷的低溫送風系統當前不在空調設計內的流行使用,這個系統雖沒有節能的功能,但是可以均衡電網用電負荷,提升發電效率對環境負荷減少的優勢。
蒸發冷卻空調方式屬于綠色仿生空調領域內的一種,囊括了直接與間接蒸發冷卻這兩者功能。用水做冷卻劑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此外蒸發冷卻系統制冷不會損害壓縮功能,其COP值相對比機器制冷要高很多,所以是很好的節能環保的綠色空調技術。當下在國內新疆地區有很多的大型工業和商業建筑都使用這個系統,其前景十分的廣闊。
去濕空調的工作方式很簡單,室外新風通過除濕轉輪之后,因為有中間的固體進行了去濕流程,在通過熱回收轉輪和室內的排風做全熱和顯熱的交換來回收排風能量,最后通過表冷器之后再進入到室內。
去濕空調會在綠色建筑內有很廣泛的使用效果是由于要保障房間內部空氣的質量,綠色建筑對房間中的濕度是要嚴格標準的,必須保障濕度在50%的范圍左右,為的是預防霉菌的產生,以及保障生活舒適度。要想保障房間內的空氣質量,綠色建筑對新風需要的體積會逐步的增多。固體去濕劑的再生能夠用熱電聯的熱量或是太陽能和天然氣等環保清潔的能源進行。
地源熱泵空調系統運轉的基礎是建立在使用土壤、地下水等高品質能源充當冷熱來源的一種方法。土壤是比較理想的熱源,它的溫度適宜平穩,儲熱能力很好而且容易得到。原狀土在地下很深的位置,自身的溫度基本上是沒有起伏的,通常是比全球氣溫要高一點。地源熱泵整年運轉工作情況穩定,無需別的輔助熱源和冷卻設施,就可以實行冬季供暖,到夏天就可以進行制冷工作。地源熱泵的COP值有4.0.因為使用深井回灌的方法,是處于全封閉的,所以不可以用其他的水源,就不會影響到地下水的質量,無法產生污染,當前這種方式在國內的很多地區都被廣泛的應用起來。
結語:
伴隨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物質生活逐漸的精彩起來,精神所需會持續的增高,群眾對單調的生活辦公環境已經不再滿意,更希望有一個舒服的生存空間和高效的辦公空間,暖通空調技術成熟和進展是趨向滿足大眾需求而發展的,具有舒服健康的建筑標準。全球的發展是和大眾之間的創新性觀念與勞動之間密不可分。伴隨科學的發展人民對自身的環境持續的發展和了解,可以及早的將新的科技和材料應用到現代的建筑內,讓大眾的建筑物做到真正的生態建筑、綠色建筑,這些建筑的流行是為暖通空調技術的成熟與發展給與了足夠的空間和機會,與此同時,暖通空調技術的持續發展帶動了現代化的持續進程,為現代化建筑的成熟注入了新的機遇與動力。
參考文獻:
[1}龍惟定.綠色建筑的暖通空調設計[J].現代空調,1999.
[2]賈慶賢,趙榮義等.吹風對舒適性影響的主觀調查與客觀評價[J].暖通空調,2000,30(3).
[3][美]PT1.Sustainable Building TechnicalManual.中譯本《綠色建筑技術手冊》王長慶等譯,龍惟定校.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