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為確保敵敵畏的安全使用,評價其在蘋果上的消解趨勢、殘留水平以及對環境的污染情況。方法 將兩種不同濃度的77.5%敵敵畏乳油噴灑在蘋果樹上,分別測定不同時期蘋果的殘留動態及最終的殘留量,進行降解趨勢分析。結論 77.5%敵敵畏乳油,用于蘋果樹防治小卷葉蛾和蚜蟲,施藥濃度387.5~484.4 mg/kg(1600~2000倍液),最多使用2次,安全間隔期14 d。
【關鍵詞】敵敵畏;蘋果;殘留降解;檢測技術
敵敵畏,英文通用名:dichlorvos,化學名稱: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化學分子式:C4H7Cl2O4P,它是一種無色液體,水中溶解度約8 g/L(25℃),與芳香烴類,醇類,氯化烴完全混溶,其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蟲防效好。因其具有殺蟲效果廣,價格低廉等優點,被廣泛用于蔬菜、水果的種植與生產。但它具有中毒性,故在使用過程中應對使用劑量進行有效控制。為確保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所以對其殘留降解的試驗分析很有必要。通過對蘋果樹種植過程中施加兩種不同濃度的敵敵畏乳油,分別測定不同時期的殘留量,了解其殘留情況及降解規律,為其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理論依據。
1、田間試驗
1.1 試驗農藥:敵敵畏77.5%乳油,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 試驗作物:蘋果樹。蘋果品種為“紅富士”。
1.3 試驗地點:河北省石家莊五七路大馬莊園
1.4 試驗方案
消解動態試驗:于蘋果長至直徑約3 cm時施藥,施藥劑量為726.6 mg/kg(1067倍液),應保證用于動態試驗的果實及樹冠均勻著藥。施藥后1 h、1 d、3 d、5 d、7 d、14 d、21 d采集蘋果樣本。另設清水空白對照。
最終殘留試驗:設兩個施藥濃度:低濃度和高濃度。低濃度為484.4 mg/kg(1600倍液),高濃度為726.6 mg/kg(1067倍液)。各設2次施藥和3次施藥兩個處理,施藥間隔期為10 d,于蘋果長至直徑3 cm時開始第一次施藥,距最后一次施藥14、21、28、35 d采集蘋果。另設清水空白對照。
2、實驗室樣品制備與保存
田間樣本在采集后,8 h內運回實驗室,并立即制備成實驗室樣品,新鮮樣品在3~5 ℃下貯存并盡快檢測,如不能立即檢測,則盡快保存在-20 ℃冰柜中待測。樣品制備方法,蘋果樣品切碎,混勻縮分至250 g,檢測時用組織搗碎機搗碎或加溶劑勻漿。
3、檢測方法
方法原理:樣品用甲醇提取,二氯甲烷萃取,弗羅里硅土柱凈化,氣相色譜儀火焰光度檢測器檢測。
3.1 儀器設備與試劑
Agilent 6890N氣相色譜儀帶火焰光度檢測器(FPD-P)和色譜工作站;均質器(T 25,IKA公司)、搖床、超聲波清洗器、旋轉蒸發器、常規玻璃儀器、固相萃取儀、氮吹儀,二氯甲烷、氯化鈉、甲醇、無水硫酸鈉、石油醚等分析純試劑;甲醇,色譜純;弗羅里硅土(130℃烘干2 h以上,加5%水脫活,靜置過夜)。
敵敵畏標準品:99.5%+0.05%,國家農藥檢測中心(沈陽)提供。
3.2 分析步驟
3.2.1 提取
準確稱取25.0 g樣品,加入80 mL甲醇,勻漿,抽濾,濾液中加入100 mL 10%氯化鈉溶液,依次用40、30、30 mL二氯甲烷萃取。二氯甲烷萃取液經無水硫酸鈉脫水,40℃減壓濃縮至5 mL左右,加入5 mL石油醚繼續減壓濃縮至近干,再用5 mL石油醚溶解殘留,待弗羅里硅土柱凈化。
3.2.2 凈化
玻璃層析柱,下塞脫脂棉,自下而上依次裝填1 g無水硫酸鈉、5 g弗羅里硅土和1 g無水硫酸鈉,敲實備用。
層析柱分別用5 mL乙酸乙酯、10 mL石油醚預淋,待柱內液面降至頂部無水硫酸鈉以下時,將樣品上柱,流速控制在1 mL/min左右,加入10 mL石油醚涮洗燒瓶上柱,棄去。用100 mL石油醚/乙酸乙酯(20:80,v/v)淋洗,收集洗脫液,40℃水浴減壓濃縮至近干,用甲醇定容至5 mL。
3.2.3 分析測定
Agilent 6890N氣相色譜儀帶火焰光度檢測器(FPD-P)和色譜工作站;色譜柱:HP-5(30 m×0.53 mm×1.0 μm);進樣口溫度220℃,不分流進樣;柱溫:80℃,2 min,10℃/min升至240℃,5 min;載氣:N2,99.999%;柱流速:1 mL/min;
尾吹:59 mL/min;氫氣:75 mL/min;空氣:100 mL/min;進樣量:1.0 μL。
4、定性與定量分析
用外標法,根據相對保留時間進行定性分析。用甲醇做溶劑,將敵敵畏標準品配制成100 μg/mL標準溶液,再稀釋成0.01、0.05、0.1、0.5、1 μg/mL標準系列溶液,在上述儀器條件下進樣,以標準溶液濃度對峰面積作圖,繪制敵敵畏的標準工作曲線,標準曲線方程為:Y=6916.6X-79.589,相關系數r = 0.9992;其中Y為敵敵畏峰面積,X為標準溶液濃度,根據測得樣品峰面積,對應曲線計算出樣品濃度C,并計算出敵敵畏的殘留量。
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分別在空白蘋果中添加3種濃度的敵敵畏標樣,添加結果見表1。根據添加回收率實驗,敵敵畏在蘋果、土壤中的最低檢出濃度為0.01 mg/kg,回收率的范圍為81%~102%,RSD分別為5.6%,7.8%,4.9%。
5、試驗結果
5.1 消解動態
施藥當天敵敵畏在蘋果上的原始沉積量為3.68 mg/kg,殘留量按C =2.69e-0.770 T降解,相關系數r = -0.9407,半衰期為0.90 d,消解動態結果詳見表1。
5.2 最終殘留
按敵敵畏推薦最高濃度484.4 mg/kg以及1.5倍劑量726.6 mg/kg,施藥2次、3次,采樣間隔期為14d、21d、28d、35d,殘留量均<0.010 mg/kg。
6、結論
6.1 敵敵畏在蘋果中的消解速率評價
不同濃度的敵敵畏在蘋果中的殘留動態表明,敵敵畏的消解半衰期為0.90 d,詳見表2消解動態曲線。
6.2 施藥因子與殘留量相關性分析
從試驗結果看出,敵敵畏在作物和環境中容易降解,按照設計的采樣間隔采樣,樣品中均未檢出敵敵畏殘留,也就是說,其最終殘留量與施藥劑量和施藥次數相關性不大。
6.3 合理使用建議
我國國家標準GB2763-2005《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中規定敵敵畏的ADI值為0.004 mg/kg 體重(1993年),在原糧、蔬菜、水果中的MRL值分別為0.1、0.2、0.2 mg/kg,故建議77.5%敵敵畏乳油,在蘋果果樹中的施藥濃度387.5~484.4 mg/kg(1600~2000倍液),最多使用2次,安全間隔期1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