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自然環境的日益惡劣,水資源流失嚴重,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水資源的科學管理,如果能夠在水文水資源管理中引入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實現對水資源的配置和保護。在本文中,我們將對水資源建設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探索信息化建設在水資源管理中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水文水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問題;對策
水文水資源管理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復雜,涉及到的人員、專業也非常多,尤其是近幾年,與水資源有關的工程得到了大規模建設,給水資源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難題。傳統的水文水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思考和解決,并提高水資源管理的效果。
1、水文水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缺乏科學的水資源管理意識
水文水資源建設是國家的重要公益事業之一,從項目的建立到項目的執行,都應參照非常嚴格的程序和體制。受各個地區保護主義的影響,很多地區沒有貫徹執行國家的相關制度,也存在著地區發展不平衡的情況。還有很多的水資源建設項目沒有按照標準程序進行,在建設過程中也都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管理者缺乏科學的管理意識,導致水資源管理工作不到位。
1.2 缺乏足夠的監測設備
當前,我國很多水文水資源檢測工作,依然使用比較傳統的手工操作方法,技術含量較低,缺乏對高新設備的應用,不僅使水資源管理工作的效率遲遲得不到提升,也使得管理工作難度增大。在國外發達地區,基本都是采用較為先進的水文監測設備,并實現了大規模的覆蓋,能夠快速對信息進行搜集,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1.3 信息化建設基礎較為薄弱
由于信息化建設在我國水文水資源管理中起步較晚,很多工作人員對此并不了解,相關主管部門也沒有適當增加計算機、路由器等基礎設施,使得信息化建設基礎較為薄弱,對于水文水資源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落實有著較大的阻礙作用。
2、如何在水文水資源管理工作中落實信息化建設
2.1 提高施工管理中的信息化意識
當前,依然有很多上級管理人員沒有認識到信息化建設對于水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依然遵循傳統的管理方法,因此,我們應在水文水資源管理工作中貫徹信息化意識,使所有人員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并提升自己在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首先,應組織水資源管理項目的管理人員進行信息技術的學習,使其對信息技術的原理、操作方法等有一個大致了解,轉變傳統的思維方式,使工作重點從傳統的管理工作轉向信息化的管理工作中。其次,應對信息技術進行推廣和宣傳,使所有工作人員都能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方法,具有新時代的網絡思維,善于利用網絡技術對資料、信息進行搜集。最后,應大力引入高新計算機人才,對施工項目中的網絡系統、軟件、硬件進行建設和維護,使信息化建設在水文水資源管理工作中發揮出重要作用。
2.2 加強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
當前,水文水資源管理的相關單位中關于信息技術的基礎設施比較缺乏,需要大力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首先,應在各個單位中加大對硬件的投入,多增加辦公室、辦公桌、計算機、路由器、網線等基礎硬件設施,使水資源信息化管理建設具備了基本的硬件基礎。其次,要注重對軟件的投入,大力引進國內外較為優秀的檢測軟件、辦公軟件等,使信息管理軟件建設得到加強。與此同時,水資源管理工作還應做好網絡市場服務,多多在互聯網上與同行業的人員進行技術交流,以提升水資源信息化建設的速度。
2.3 科學設計信息管理系統
水文水資源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設需要大量的數據予以實現,因此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和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是進行各項項目管理工作的依據。因此,在信息化建設工作開展之前,上級主管人員應組織相關單位,根據水資源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具體情況,對信息管理系統進行科學的設置,完善其中的各個要素數據、文件等信息,使信息真實、可靠,便于接下來各項工作的開展。同時,對于該信息管理系統,應安排固定的人員進行動態管理,對工作過程中出現的數據變動進行及時更改,并將其傳遞到各個單位,保障信息的及時和對稱,從而實現水文水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工作的順利落實。
2.4 加強對各項工作體系的建設和完善
在水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體系,共同組成了水文水資源管理系統,有信息采集與傳輸體系、網絡體系、水質與旱情檢測體系等等,通過對這些體系的優化,能夠實現工作效率的提升。例如,網絡體系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基礎,為此,可建立一個覆蓋面積廣,且能夠實現所有圖像、數據、視頻、音頻傳輸的計算機網絡,便于及時了解到當地水資源的使用量與其他信息,為水資源管理建立一個有效的管理平臺,實現資源共享。而水質與旱情監測體系通過在灌溉區域設置監測斷面,有利于監測斷面的水質情況,另外,還可以在系統中建立監測數據庫,當水資源中存在污染物擴散時,利用系統實現模擬分析,有利于預測河流水質的變化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解決水資源污染問題。旱情信息可通過土壤、氣溫、降水等體現,水文站可利用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了解到所在區域的相關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判斷該地是否存在旱情,利用定位系統,能夠直接找出旱情所在地。
3、結語
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水文水資源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是大勢所趨,上級領導和管理人員應認識到信息化建設對水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并及時更新觀念,補充基礎設施,從而借助信息技術的平臺,實現水資源建設工作的高效、優質,并促進其向著良性、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史超.水文水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探討[J].硅谷,2014,03:146+133.
[2]程曉冰,石玉波,蔣云鐘,王浩.推進水資源信息化建設 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J].水利信息化,2010,03:1-4.
[3]吳坤友.水文水資源建設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解析[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4,01:162-163.
[4]王一帆.水文信息化建設對水資源管理的作用[J].民營科技,2014,1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