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一星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510800
?
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型課程體系探索
鄧一星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510800
【文章摘要】
本文分析了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的現狀,探討了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定位,并提出了一個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型課程體系方案。
【關鍵詞】
數字媒體技術;培養定位;課程體系
數字媒體究竟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專業,目前的主流觀點認為其是藝術和技術結合的交叉學科。國內高校的數字媒體專業(方向)大體采用兩種方式來開設,一是改造藝術設計(或動畫)專業,加入數字媒體相關的技術類課程;二是改造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或軟件工程)專業,加入數字媒體相關的藝術類課程。但無論采用哪種方式,都希望培養具備良好的數字媒體技術和藝術基礎,能夠進行數字媒體作品的設計,同時具備堅實的數字媒體軟件系統開發能力的人才。但事實上,真能培養出這樣的通才么?經過了前幾年熱情高漲的專業設置后,當數字媒體專業的畢業生們走向社會的時候,人們突然發現,整個數字媒體行業的人才緊缺情況并沒有得到改善,這些所謂的數字媒體專業畢業生并沒有被補充進這個行業。因此,2013年9月,教育部高等學校數字媒體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在中國傳媒大學成立,從國家層面希望能推切實提升我國數字媒體專業的水平,推進數字媒體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對接。
本文提出了一個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基礎,突出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方案。
數字媒體其實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涵蓋了從平面設計、影視動畫到網頁設計和游戲開發等領域。數字媒體行業的人才需求也同樣具有多樣性,籠統地培養出一種萬金油式的數字媒體人才,自然就無法滿足多樣性的需求。一般來說,數字媒體領域主要需要兩大類的人才,數字媒體藝術人才和數字媒體技術人才。以游戲開發為例,游戲公司里往往都有美工團隊,負責場景、角色、特效等的制作,團隊成員大多應是藝術設計或動畫方面的人才。而負責引擎開發、交互設計等工作的則是計算機專業相關的人才。
再來分析數字媒體行業的就業情況。盡管整個數字媒體行業的人才缺口很大,但真實的情況是,數字媒體中與藝術設計(動畫)相關的工作目前來說是呈現飽和狀態的,這一點可以從近幾年來國內動畫專業較為低迷的就業情況得到反映。因此,所謂數字媒體人才的缺口,實際上是數字媒體技術人才的缺口上,即缺乏能從事數字媒體軟件系統開發能力的人才。
應該說,不少高校都看到了這一點,也試圖開設以培養數字媒體技術人才為目標的課程或專業,但效果普遍不太好,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一些學校試圖通過往藝術類專業中加入數字媒體技術類的課程,來培養學生進行數字媒體開發的能力。但藝術設計(動畫)專業的學生本身不具備相應的理工科知識背景,讓他們掌握程序設計與開發的能力并不現實。這種方式經實踐證明,效果非常地差;
2)計算機科學相關的專業本身對涉及數字媒體開發的課程和內容并不重視,網絡、數據庫和多媒體本并稱為計算機應用三大領域,但傳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在整個課程體系總體上都偏重于數據庫和網絡,特別是開發類課程中,一般不太涉及多媒體的開發;
綜上所述,如何構建合理的數字媒體技術方向應用型本科課程體系,為社會輸送更多的數字媒體開發人才,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應用型大學是近些年來國內高等教育領域一個比較熱的詞匯,既區別于研究型的本科,也區別于高職高專。結合當前數字媒體行業的應用型人才需求情況,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定位上,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讀:
1)復合型人才不意味著是通才,交叉學科不意味著學科的拼湊。數字媒體技術的專業方向,應以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為基礎,通過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造來完成設置,這種改造應該是系統的,而不是靠拿一些藝術設計或動畫專業的課程進入計算機科學的課程體系來完成;
2)突出“技術”二字。培養學生具有數字媒體軟件系統的開發能力,光靠學一些數字媒體軟件平臺的操作是不夠的,在基礎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中,應有針對性地加入一些圖形、圖像相關的多媒體編程內容,更重要的是,在數字媒體軟件平臺的課程中,應把課程內容的重點從平臺操作轉到腳本開發中;
因此,本論文所提出的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掌握現代計算機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備一定的數字媒體理論基礎,能熟練操作各種數字媒體軟件平臺,能進行交互式動畫、游戲等的設計與開發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課程體系是完成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實現和根本保障,再好的培養目標,沒有配套的課程,也只能是空中樓閣般不切實際。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方向的課程體系,不是簡單的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中加課減課的問題,而是一種全方位、系統的,結合學生就業需要而設定的課程體系。下面分幾個部分來具體闡述課程體系的構建方案。
4.1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課程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本專業方向是以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為基礎來建設的,計算機科學領域中主干課程都需要開設,以保證學生具備基本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本論文所提出的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已在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上試行。雖然目前還沒有該專業方向學生畢業,但改革的效果仍已初顯,體現在高年級學生所進行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項目,不少課題都是以數字媒體開發為主的,此外,相當一部分學生進入了游戲開發公司進行實習。相信在學生畢業的時候,可以為數字媒體行業輸送亟需的開發人才。在具體培養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會繼續對方案進行優化,并著力進行師資和教材建設,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相關專業方向建設和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陳迪;左明章;范煬.關于數字媒體技術學科體系的探討.現代教育技術,2012 (09) ,75-78
[2]張志強;趙麗琴;游磊.地方性高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教育教學論壇,2012(20),139-141
鄧一星 (1980.3 - )男 廣西南寧人 講師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為人機交互技術和面向服務架構
【作者簡介】
基金項目: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教改項目“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型本科課程體系的改革與研究”(項目編號:JY1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