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
摘要:當前高職高專的鋼琴教學在課型模式上較為單一,教學內容與實踐脫節嚴重的現象。本文將以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小學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為例。就課型模式和鋼琴教學內容提出自己的幾點設想。以期對當前的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有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高職高專 鋼琴 課型模式 教學內容
近年來,由于社會建設急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極為重視,全國各地各種職業技能大賽也開展得如火如荼。《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改革是高職高專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并提出改革教學方法和考試方法,引入現代教育技術,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高職高專所培養的人才必須以適應社會的需求為目標,實踐教學在教學計劃中應占有較大比重,然而當前高職高專小學音樂教學一直還是沿用著高師鋼琴教學的模式,課型模式主要還是單一小組課模式,教學內容上也沒有鮮明的特點,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本文將以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小學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現狀為例,剖析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自己在課型模式以及教學內容方面的一些改革設想。
一、課型模式改革
當前高職高專院校的生源普遍專業基礎都較為薄弱,以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幼高專)為例,雖然都經過全省專業聯考,但大部分也都僅僅達到及格左右的水平,很多學生甚至沒有一點鋼琴基礎。當然,也存在少數鋼琴專業水平較好的學生,這就使學生在入學時就存在基礎參差不齊的現象,而在課型設置上由于教學經費、師資等問題,幼高專統一采用了5人/節的小組課的形式,并未針對不同基礎、不同能力的學生分層次設置課型,這樣就造成教學上無法依據學生的程度因材施教,基礎好的學生得不到有效得提高,基礎差的同學由于教學進度和內容太快,產生畏難和厭學情緒。
(一)依據學生程度設置課型模式
可以在入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專業測試,將學生分為三類:無基礎的、稍有基礎的和基礎較高,測試時主要依據學生的實際彈奏和視奏水平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劃分,由于大多數通過藝考的考生都存在考試前突擊和拔高的現象,僅測試一首樂曲的彈奏不足以衡量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因此加入視奏,就基本上能考量出學生的實際水準,然后將這三種不同程度的學生按照8人/節(約占學生總數30%)、4人/人(約占學生總數20%)、2人/節(約占學生總數10%)來設置課型,這樣從生師比的計算來看,與原先全部采用5人/節的課型相比并沒有增加更多的課時,又可以針對學生的程度更合理地設置教學進度,分層次教學,做到因材施教。
(二)依據教學內容設置課型模式
將學生依據程度分類后,不同程度的學生就能更合理地設置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對于毫無基礎的學生,其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能夠運用簡單的伴奏音型與和聲知識為幼兒歌曲編配伴奏,在彈奏技能方面沒有太高的要求,這類學生教學進度和內容比較一致,可以采用鋼琴集體課加8人/節的小組課的模式,在集體課上老師可以將樂曲中的一些樂理知識以及彈奏的技術要點、歌曲伴奏的理論知識等等,先做一些講解,在小組課上老師再對學生們進行個別指導。
對于有一定基礎但并沒有很高的彈奏技能的學生,其教學的目標是盡可能提高演奏水平和達到較高的歌曲伴奏技能,為今后的繼續學習打好基礎,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每位學生制定不同教學進度與內容。在課型上采用3-4人/節的小組課較為合理。
對于基礎較高的學生,主要教學目標是在于提高鋼琴的演奏水平,由于目前小學音樂師資需求逐漸減少,而社會藝術培訓機構師資需求量較大,我們在培養藝術師資時就要多考慮這方面的社會需要,有目標地培養人才。而這類學生因其基礎較好,彈奏的曲目量較多,如果還是按照5人/節課的課型,教師就無法對其進行細致地指導,只會造成學生專業上的荒廢。只有增加學生的課時量才能夠適應鋼琴演奏這一特殊課程的教學要求,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特點,適時調整進度和內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迅速地提升學生的彈奏水平。
二、教學內容改革
(一)鋼琴彈奏教學與伴奏教學相結合
前兩年幼高專在鋼琴教學內容上基本還是沿用了高師教學的模式,以傳統的拜厄、車爾尼練習曲為主線,并配合一些樂曲的教學,這種教學內容對于提高鋼琴的彈奏技能有一定的作用,但與實際的應用脫節,常常是學生的鋼琴彈奏技能和伴奏水平不一致,由于部分學生毫無鋼琴基礎,而即興伴奏課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的鋼琴彈奏能力脫節,往往老師教授的內容超過學生的彈奏水平,導致學生在編配歌曲伴奏時感到無從下手,一頭霧水。現在,我們在鋼琴教學的同時,按照彈奏的進度,教授學生與彈奏水平相當的歌曲伴奏,并將所學的練習曲或樂曲中的伴奏音型與和聲知識運用在同一情緒類型的歌曲伴奏中,學生就能輕而易舉地掌握到伴奏的編配方法,比如在教授拜厄練習曲第52首時,左手采用的是阿爾貝蒂低音音型,和聲主要運用了Ⅰ-Ⅳ64-Ⅴ6的和聲連接,在彈奏這首練習曲的同時就可以結合《小星星》和《鈴兒響叮當》這兩首簡易兒歌的伴奏編配。因此,在高職高專的鋼琴教學中不應將鋼琴彈奏與即興伴奏的教學孤立開來,在提高鋼琴彈奏技能的同時,結合一些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歌曲伴奏編配教學,能為更高難度的即興伴奏教學打好基礎,并能與小學音樂教學實踐迅速接軌。
(二)鋼琴教學與鋼琴啟蒙教學實踐的結合
按照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地要求,我們培養的目標主要是小學音樂教育的師資和社會各種音樂培訓機構的師資,而在當前小學藝術師資飽和的情況下,學生的就業方向主要是社會音樂培訓機構,怎樣讓學生能夠迅速適應鋼琴啟蒙的教學,也是今后在鋼琴教學上需要思考的問題。在《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也指出要按照突出應用性、實踐性的原則更新教學內容。因此,在我們的鋼琴教學中首先應該為學生打好堅實的基礎,重視基本功教學,掌握規范的彈奏方法:在教學內容中適當增加一些幼兒啟蒙教學中的常用曲目進行瀏覽性學習:在學習彈奏的同時,在教學內容中應增加一些幼兒啟蒙教學法知識:還可以增加一些教學實踐的環節。
1.重視基本功的教學
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手型、坐姿、指法等等的規范性,音階、琶音、和弦等等這些基本練習也必須作為常規的考核項目。因為這些內容也是在學生們今后的鋼琴教學中特別需要重視的部分,即使是彈奏很簡單的樂曲,也應該做到正確規范地彈奏,這樣,他們在從事幼兒鋼琴啟蒙教學時才能夠正確地進行示范。
2.彈奏一些幼兒啟蒙教學中的常用曲目
學生們在彈奏正常教學進度中的曲目的同時,可以將一些幼兒啟蒙教學中常用的曲目做一些瀏覽性彈奏,或者做為一些視奏練習,老師可以講授樂曲的主要技術要點以及教學的方法,由于這些曲目是將來教學中必備曲目,就要求學生能夠很細致規范地彈奏,尤其是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必須具備獨立地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老師教授這首樂曲前就能夠將其演繹得較為完美。這樣在課堂上,老師不需花太多的時間講授彈奏技能,只需為學生講解彈奏技術和音樂要點即可,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瀏覽較多的樂曲,并能有助于學生今后在教學中的運用。
3.增加幼兒鋼琴啟蒙教學法內容
在鋼琴教學中如果能將幼兒鋼琴啟蒙教學法與鋼琴教學有機結合。對學生今后從事幼兒啟蒙鋼琴教學一定大有幫助。因為,在高職高專從事鋼琴教學的師資大都在幼兒鋼琴教學方面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不但要教給學生彈奏技能,應該把豐富的教學經驗傳授給學生,指導學生該如何“教”,包括了解兒童鋼琴學習的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鋼琴啟蒙教學的準備工作,鋼琴啟蒙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等等。
4.增加見習和教學實踐的內容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實踐教學在教學計劃中應占有較大比重,對于部分高年級的學生在其掌握較高的鋼琴彈奏水平后,除了在課堂上得到教師的直接傳授,還可以采用見習的方式,例如高年級學生旁聽低年級學生的入門課,或者旁聽教師在課外的幼兒啟蒙課程,經過一段時間的旁聽后,學生能很清楚的了解幼兒啟蒙教學的基本規律和教學過程,增加這些活動內容對于學生掌握幼兒鋼琴啟蒙教學的技能,迅速適應將來的教學工作將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總之,高職高專的鋼琴教學必須具有明確的定位和較強的針對性,在課程的設置和教學計劃、內容方面應緊緊圍繞著培養目標,而不應生搬硬套高等師范的教學內容和模式,只有把專業辦出特色,才能使培養出的人才迅速掌握職業技能,真正做到適應社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