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蓉
摘 ? ?要: 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說表現出鮮明的生態意識。在威塞克斯世界的變遷中,哈代刻畫了工業文明對自然、社會及人自身的危害,表達了對機械文明的批判和對田園牧歌般的鄉村生活的深深眷戀。其生態觀主要是受到自身經歷、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等現代思想和英國文學生態傳統的影響。
關鍵詞:哈代 ? ? 威塞克斯 ? ?生態觀自然
生態批評是以文學作品為媒介的文學批評,以生態整體觀、動態平衡觀、系統觀為主導思想,從20世紀90年代在歐美國家全面興起,是一種新興的文學研究流派,其產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生態運動的發展和生態危機的惡化。它把生態哲學中常用的一些理論和概念運用到文學作品的批評當中,用來指導分析和評論文學文本,文學研究的范圍得以擴寬,展現出一種嶄新的這種文學批評形態、方法和視角,把自然引入文學批評的領域,張揚和凸顯了自然的地位、特性和價值。
英國詩人、小說家托馬斯·哈代(1840-1928)的早期和中期創作以小說為主,繼承和發揚了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傳統;晚年以出色的詩歌開拓了英國20世紀的文學。哈代一生共發表了近20部長篇小說,以他所生長生活的英格蘭西南部地區為背景,富有濃重的地方色彩。他將這些小說大體分為三類:性格與環境的小說、羅曼史與幻想的小說和精于結構的小說[1]。其中以第一類最重要,也稱之為“威塞克斯”小說,包括《還鄉》、《德伯家的苔絲》、《綠林蔭下》、《卡斯特橋市長》等,展示了19世紀后半期英國農村的恬靜景象,主要描寫英國宗法制農村社會的衰亡,表現下層人民的悲慘命運[2]。
一、“威塞克斯”折射出的生態觀
哈代在威塞克斯系列小說中表現出對自然極大的眷戀與關愛,反映出鮮明的生態觀。在他的意識中,大自然是一個生物圈共同體,有其自身的生命律動,大自然不僅是人類棲居的家園,而且是河流山川、花草樹木及各種動物的園地,還是人類心靈和情感的棲息依托之地。在作品中,哈代主張尊重關愛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并融入其中。“性格與環境”小說還表現出人是受到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影響的生態觀,而人物性格又會直接對命運產生影響。人作為生態系統中的特殊生命,有其精神生態狀況,唯有精神生態健康平衡的人才能在自然生態系統中與其他生物和環境和諧共處、滿懷美好的情懷與感悟棲息其中,所以人的精神生態與自然生態系統息息相關,相互影響。哈代的文學創作體現出了一定的生態意識,表現出了對大自然這個生物共同體內所有動植物生命價值的尊崇。他認為一切社會倫理的出發點在于尊重生命、崇尚自然和保護自然,其作品充分表現出對生命的敬畏和尊敬,以及對自然的愛護和關照。
哈代努力建構的威塞克斯世界是一片昔日的世外桃源,工業革命的推進改變了往日的生態和諧,古老的宗法制社會在現代機械文明浪潮推動下發生了嬗變。他不得不接受社會的變化和進步,面對自己寄予了深厚感情的生養之地,他依然希望有一個和諧的家園。這便是哈代畢生的夙愿: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想生存狀態的渴望,對自然人性和美好自然的追尋。威塞克斯世界的變遷表達了作者對機械文明的批判,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工業文明對自然、社會及人自身的危害,即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再和諧,人與人的關系逐漸淡漠,甚至人自身也已開始異化,哈代表達了對傳統文化和農業文明的不舍,以及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寧靜鄉村生活的眷戀,喚起人類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相互影響和關聯。
二、哈代生態觀的成因
哈代的創作源泉很大程度上來自成長的經歷,其生態觀主要受到自身經歷、生物進化論等現代思想和英國傳統文學的影響。
(一)自身成長經歷的影響
哈代 1840 年出生于英國多切斯特市附近的多塞特區。十六歲時在營造廠當學徒期間,他努力學習英語、法語、拉丁語和希臘語,為以后的寫作打下了扎實的語言基礎。他還閱讀了當時出版的許多哲學、科學著作,對生活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產生了很大影響。這一時期哈代結識了劍橋大學古典文學系的講師賀拉斯·莫爾,哈代一邊學習建筑方面的專業知識,一邊到附近的大學里聽課、看戲劇和各種畫展,接受文學、美學、哲學等方面的教育和熏陶。這段獨特的生活經歷提高了他的鑒賞力,積極影響了他的情操和品質,而且積累了充實的文學素材,開始了文學創作之路。倫敦的生活使他深刻體會到都市生活的喧囂繁雜、壓抑無助,在內心對所謂的現代文明生出厭惡反感,從而對鄉村田園生活更加充滿眷戀和向往之情。
哈代的目光是犀利的,他看得到維多利亞時代表面的風光與繁華,同時他也是充滿智慧并善于思考的,所以更能敏銳誠實地觀察到小土地所有者和自耕農生活的變化,他們的生活因為工業文明的滲透而悲慘解體。哈代能夠在詳盡描述自然風光的美麗怡人與鄉村生活的淳樸和諧的時候,同時刻畫大自然遭受工業發展帶來的侵蝕和破壞,以及威塞克斯人的日漸生疏冷淡。因為哈代的大部分生活經歷都在緊挨多塞特大荒原的小鄉村里度過,故鄉的自然風景與歷史遺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長時間的鄉村生活使得他非常熟悉家鄉農村社會的風俗傳統、意識觀念和結構特征,對威塞克斯傳統的宗法制農村生活了如指掌并情有所牽,這都對哈代生態觀的形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等現代思想的影響
哈代的價值觀形成過程中最重要的時期是在倫敦生活的青年時代,當時他閱讀了大量哲學和科學著作,其中包括達爾文的《物種起源》。1911 年和 1924 年,哈代曾兩次列出對他思想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人物名單,即達爾文、叔本華、穆勒等,達爾文都被置于首位,可見達爾文的進化論對哈代的巨大影響力[3]。哈代接受了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并將其融匯于小說創作。哈代的威塞克斯系列小說的主旨反映人與環境的沖突這一主題。他的文學創作表現出了對生物共同體內所有動植物生命價值的尊重和關愛之情,其生態意識在此系列作品中可見一斑。
哈代生態思想還吸收了叔本華“唯意志論”哲學,受其啟發在小說中表現出了反理性文明,肯定自然與人的天性的生態理念,主張超越理性,從更廣泛的范疇理解人及生命的豐富涵義。哈代在作品中表現出理性文明批判的生態思想,對所在時代的某些觀念意識、思想道德和法律法規等產生質疑,指出現代文明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使得人類面臨精神的危機,工業文明的發展導致技術理性對人的宰制,致使人和自然的天性逐漸扭曲和淪喪,對處于工業文明下受理性控制和支配的人們表示出極大的同情,反映了人與環境之間矛盾和沖突的主題。
(三)英國文學中生態傳統的影響
英國文學作品在各個階段都有與自然有關的主題,從文藝復興時期之前《貝奧武甫》中的生態聯系,到文藝復興時期約翰·鄧恩的詩歌和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再到十八世紀浪漫主義詩歌,英國作家和詩人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自然和生態問題的關注,都在作品中表達出生態思想和意識,體現出一種生態責任、文明批判和生態理想,表現出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審美,重視人對自然的責任和義務,呼吁保護自然萬物和維護生態平衡。
哈代不可避免地受到英國文學中生態傳統的影響,他在威塞克斯小說中寄托了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愿望,揭露了工業文明對自然的摧毀。在他努力建構的威塞克斯世界里,昔日的凈土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改變了往日的和諧生態,現代機械文明的浪潮推動了古老宗法制社會的根本嬗變。哈代面對自己寄予深情的生養之地,不得不接受社會的變化和進步的現實,但是依然對擁有一個和諧的家園滿懷希望。哈代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作為理想生存狀態,對自然人性和美好自然的追尋是他畢生的宿愿。他的生態思想有重要的啟示作用,有助于現代人探尋和揭示造成生態災難的社會根源。
重讀“威塞克斯”小說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感悟作為時代先驅的作家的生態觀和對人類命運的思考,體驗其中的生態智慧,有助于我們理解當前復雜多變的生態關系并在其中健康生存和發展下去,通過敬畏自然萬物完善生命,構建健康和諧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陶久勝.體驗自然的傷殘,呼吁整體的和諧——哈代自然詩歌生態思想揭示[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9,第20頁.
[2]陳燾宇.哈代創作論集[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第75頁.
[3]騰愛云.哈代小說的生態意識[J].天津大學學報,2011,1,第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