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 為了提高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的質量,幫助高校青年教師盡快完成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擔負起高校教師的工作職責,促進高校教師專業化發展,以便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全面了解當前寧夏高校教師崗前培訓中教材使用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制定相應的政策,對寧夏高校教師崗前培訓教材的使用現狀及需求進行調查研究,盡快編寫出一整套適合于寧夏區情的本土化崗前培訓教材,促使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工作更規范化、標準化,從而增強對全國高校青年崗前培訓資源配置的均等性。
關鍵詞: 寧夏高校青年教師 ? ?崗前培訓教材 ? ?使用現狀 ? ?使用要求
黨的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把教育作為民生問題之首,提出了“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目標。黨中央的英明決策賦予了全國教育工作者特別是高校教師重大而光榮的歷史使命。高等學校是培養高級人才,進行高深學問研究的機構。高等學校是傳承創新高深知識的主體,對高校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提高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的質量,幫助高校青年教師盡快完成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擔負起高校教師的工作職責,促進高校教師專業化發展,以便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全面了解當前寧夏高校教師崗前培訓中教材使用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制定相應的政策,對寧夏高校教師崗前培訓教材的使用現狀及需求進行調查研究,盡快編寫出一整套適合于寧夏區情的本土化崗前培訓教材,促使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工作更規范化、標準化,從而提高對全國高校青年崗前培訓資源配置的均等性。
一、寧夏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的發展
寧夏回族自治區,是中國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全區地域面積6.64萬平方公里,轄5個地級市,22個市縣(區)。2012年末常住人口647.2萬人。寧夏普通高校共18所,在校115562人,專任教師7759人,其他教師11261人。寧夏中等職業學校33所,普通17所,成人3所,職業高中13所,在校生81966人,專任教師2477人,其他教師32031人。從1992年寧夏開始高校教師崗前培訓至今,已有23年,截至2015年4月共培訓高校青年教師達2萬人次。經過崗前培訓,新教師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自身素養,增強了為人師表的榮譽感和責任。崗前培訓使新教師相互認識、相互了解,為今后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積累了大量扎實的經驗和成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著高等學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新補充的教師越來越多,崗前培訓工作任務越來越重。與此同時,新補充的高校教師學歷層次不斷提高,對培訓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
二、寧夏高校教師崗前培訓教材的使用現狀
2008年前寧夏采用了國家教育部推薦的1998年出版的教材,內容繁雜,且不適用。
為了適應我國高等教育出現的新形勢、新問題、新情況,寧夏依據國內外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發展狀況和我區的實際,科學地有針對性地進行寧夏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的對策研究。2008年,在教育廳的領導下,組織長年擔任崗前培訓教學任務的教師,結合現有文獻資料和科研成果及網絡平臺,特別是寧夏的區情和現實需求,認真編寫一套適用的,可供推廣的培訓教材《寧夏高校教師崗前培訓教材》。這套教材,涵蓋《高等教育學》、《教育政策與法規》、《高校教師職業修養》和《高等教育心理學》等四部分內容,吸收了國內外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同類教材中的精華,在不少方面都有所創新,受到了任課教師和培訓學員的一致好評,對寧夏高校教師崗前培訓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寧夏高校教師崗前培訓教材》共印制發行了3000冊。截至2013年,教材全部用完。寧夏在其他兄弟院校的推薦下,采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概論》《高等教育心理學》兩本教材,用于崗前培訓,培訓反響和培訓效果都不是很好,嚴重影響了寧夏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的培訓質量。
三、寧夏高校教師崗前培訓教材使用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本調查針對寧夏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教材的使用現狀,從中發現問題,從對崗前培訓重視程度、機構管理、培訓群體、課程設置等角度進行了分析,以期為寧夏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質量的提升及相關政策的出臺提供支撐。寧夏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教材使用現狀的調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其影響因素。
1.目前國內外學者關于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津、廣東、甘肅等地,而對寧夏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的研究比較少。并且當前關于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的研究主要是一些經驗的概括和論述,缺乏實證資料的支撐。寧夏作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其青年教師崗前培訓有自身的特色,更需加強在此方面的研究與探索。
2.全國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無統一教材,隨意性、盲目性、空置化問題比較突出,嚴重影響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的效果,進而影響高校教育教學的質量。這與新形勢下教育改革進程嚴重脫節,寧夏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教材的改革迫在眉睫。
3.全國各省級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都是隸屬省教育廳,各省教育廳又因一些原因,將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設置在省屬高校,這樣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就屬于雙重管理。2014年前寧夏教育廳人事處分管崗前培訓和教師資格任定工作,從2015年起教育廳調整工作,由師資處分管。寧夏大學負責高等學校師資中心人事調配,難免會出現雙方對培訓工作不夠重視,造成教材編寫、出版、培訓經費不足,培訓管理人員選拔不當等問題,大大影響培訓質量。
4.寧夏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的對象逐漸呈現多樣化趨勢,教材內容無法滿足其多樣化需求。在參加寧夏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的教師中,存在三種情況:一是新教師,他們的學歷層次逐年提高且比較較年輕,急需加強培養培訓,特別是敬業精神的培養和教育學理論和教學技能的培訓;二是部分教師由中職轉入或者合并到高校,這些任課教師學歷層次相對低,教育理念的轉換需要加強;三是各大醫院的醫生在寧夏醫科大學兼職,他們的實踐能力強,而教育法規、教學流程、師德修養有待提高。
5.培訓時間有限,課程內容流于形式?!督虒W大綱》要求培訓期為10天,涵蓋了四門主要課程,還有相關專題講座,較大的授課強度使得一些授課內容流于形式,影響培訓的效果和質量。而且培訓內容大多具有通識性,本土化內容較少。課程內容之間銜接性不強,出現有人“吃不了”,有人“吃不飽”的現象。
四、寧夏高校教師對崗前培訓教材使用的需求
我國近代教育家陸費逵在《中華書局宣言書》中明確提出了“教科書革命”的口號,他說:“國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實在教科書。”在當前教育正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的時代背景下,作為高校教師崗前培訓更需要一套高標準、合規范、明目標、確要求的培訓教材,來適應日新月異的變革。高校教師崗前培訓的教材更應強調科學性、規范性。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教育在變革,寧夏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教材已不適宜諸多發展現狀。為了適應高校的教育變革,我們力求在《寧夏高校教師崗前培訓教材》的基礎上開發出新的,以適應新教育形勢的本土化教材。
不斷開拓寧夏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工作的新局面,引領全區師資培訓工作向內容新穎性、模式多樣化、成效顯著化的方向發展,就要在教材使用需求上下工夫。首先,領導加強重視,爭取各方面的力量,使寧夏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等學校對高校青年教師給予高度關注,加大培訓的政策引導、給予經費的大力支持。其次,加強師資培訓隊伍的團隊建設。積極改革,構建系統化、多元化、梯隊形的崗前培訓教學教材的建設隊伍;提高管理水平,增強服務意識,對培訓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者培訓。第三,結合當代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認真選取確定崗前培訓內容,強化培訓教材的前沿性和時效性,加大師德和人文素質培訓內容,增加教育技術培訓,教學流程和教學觀摩等內容,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我區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的新要求。第四,加強訓后跟蹤指導。培訓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們需要有教學經驗副高以上的專家團隊長期跟蹤,隨時指導教學工作。第五,發揮教師及專家團隊“活課程資源”的優勢,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靈活地將寧夏本土的教育教學內容、案例、自身的科研課程和成果等融入到培訓教學工作中,讓高校青年教師培訓教材的本土化成為一個“活”的過程,不斷注入生命活力。
寧夏作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高校教師崗前培訓教材(教科書及相應的教學參考書等)就成了寧夏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的中心,成了保證培訓基本教育質量的“依靠”和“憑借”。一整套適合于寧夏區情的本土化崗前培訓教材的編寫迫在眉睫,加強教材的本土化,促使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工作更規范化、標準化,從而增強對全國高校青年崗前培訓資源配置的均等性。
參考文獻:
[1]儲凡靜.高校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的發展瓶頸和改革的探索.繼續教育研究,2013(4).
[2]陳美英.地方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工作研究.中國成人教育,2009(8).
[3]鄧琳.高等學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繼續教育研究,2010(8).
[4]趙志鯤.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制度研究.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10).
[5]趙吉勇.高校教師崗前培訓方法的研究.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1).
[6]朱朝鳳.談高校教師崗前培訓工作的必要性[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0(4).
[7]趙春玲.談高校教師崗前培訓與素質教育[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00(2).
[8]劉永萍.寧夏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教材的本土化.文教資料,2015(9).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度寧夏大學科學基金研究項目(項目批號:SK1438)“寧夏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教材使用現狀的調查研究”的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