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瑞東
【關鍵詞】體育課堂 調控 平臺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2A-0113-01
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遵循課堂教學原則,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對策,并針對教學實際進行多元調控,提升課堂教學維度。心理調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氣氛調控,可以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節奏調控,能夠實現教學環節的合理轉換。教師重視調控措施的具體落實,可以有效促進課堂教學的生成,保障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一、心理調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初中體育教學大多屬于戶外活動,其不確定因素有很多,學生個體差異性大,課堂教學難以預見生成,特別是心理因素方面會給課堂教學帶來一定的制約影響。首先是教師心態制約因素。新課改要求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教師要做好引導和服務角色。其次,學生心理問題需要及時解決。一部分學生對體育課持排斥態度,教師要深入學生進行學情調查,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制定針對性更強的措施和對策。教師要注意做到心理調控,創設優良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對大幅度提升教學效果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如教師安排學生跑3000米,很多學生不愿意跑。教師要及時引導:“3000米的確夠長的,跑下來很難。這樣吧,咱們試試,不能堅持的就下來,我不會責怪的。我決定和大家一起跑,和大家共進退。”學生聽教師這樣說都自覺行動。長跑開始了,教師和學生一起跑。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沒有幾個人掉隊,大多數學生都堅持到了最后。長跑考驗人的意志,教師選擇和學生一起跑,拉近了師生距離,學生有了教師作為榜樣,其運動自覺性大大加強。可見,體育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生運動的效果,更要關心學生心理,這對學生體育運動學習發揮重要的制衡作用。
二、氣氛調控,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
課堂氣氛對課堂教學有直接影響,有些教師要求過于嚴格,當面呵斥學生,學生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往往會使課堂陷入尷尬的境地,課堂教學氣氛沉悶。教師要發揮教學主導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從不同角度進行環境氣氛渲染。首先是設計豐富多樣的體育游戲活動,學生會很快投入到集體運動中。其次,教師話語要溫和、表情要放松,教師的臉色就是課堂的“晴雨表”,教師語言幽默、生動,表情親切、自然,課堂教學氣氛就會活潑、和諧。如在進行短跑訓練時,學生聽說要跑步顯得不大情愿。教師宣布:“咱們先來做一個游戲,全班分為兩個大組,男生一組站在起點,女生一組站在離起點100米處。我發令之后,男生追趕女生,只要男生能夠在到達終點前追上一名女生,他就可以不用跑步了。如果女生順利到達終點,并且沒有被男生追上的也不用跑步了。獲勝的同學還可以自由選擇運動項目。”學生聽到教師這樣安排都很興奮,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教師設置體育游戲,激活了課堂氣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運動中去,其訓練效果自然顯著。
三、節奏調控,實現環節的合理轉換
課堂教學環節眾多,教師需要根據課堂教學實際及時作出合理調整。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師預設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需要對教學環節進行適時調整。如果教學進度過快,可能會給學生造成許多不適,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如果教學進度過慢,會讓課堂呈現散亂狀態,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對教學實際有動態把握,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作出適時調整,確保課堂教學緊張有序地進行。如在進行球類運動時,教師安排一組女生打排球,另一組女生打羽毛球;讓一組男生打籃球,另一組男生踢足球。10分鐘后,教師要求男女生對換運動項目,學生紛紛表示不樂意:“我們女生不想踢足球,很容易受傷的。”“我們男生不想打排球,不夠激烈。”教師聽到學生大多不愿意男女生輪換,于是即時作出調整,女生兩個組互換,男生兩個組互換,學生都表示支持。針對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教師應根據課堂實際對教學環節進行適時調整,合理掌控課堂節奏,對提升學生運動效果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總之,教師要從不同視角出發,善于把握學生心理,對課堂教學進行合理調控,有效渲染課堂教學氣氛,為學生快速進入課堂教學創造良好條件,特別是對課堂的即時生成實施對應措施,充分利用積極因素,并注意將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真正體現教師的調控能力,打造高效體育教學課堂。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