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曼
(營口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 營口 115000)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藝術風格探究
湯 曼
(營口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 營口 115000)
作為世界著名鋼琴藝術家之一的莫扎特,憑借著執著的音樂創作態度和獨樹一幟的音樂才華,在世界鋼琴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因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而久享盛譽。本文主要探究了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藝術風格,首先概述了莫扎特奏鳴曲產生和發展的脈絡,并對不同時期的創作特征進行了分析。
藝術風格;鋼琴奏鳴曲;莫扎特;特征
作為世界著名鋼琴藝術家的莫扎特,其鋼琴曲演奏流暢歡快,旋律優美,情感表達淋漓盡致,使其鋼琴藝術彰顯了鮮活的生命力。本文通過研究莫扎特鋼琴曲的藝術風格,對于深入認識莫扎特的鋼琴創作,意義非常重大。
在歐洲,鋼琴音樂藝術的歷史非常悠久。鋼琴奏鳴曲在16世紀興起,一經推出立刻風靡全球,備受大眾推崇和喜愛。在巴洛克風格的影響下,17世紀鋼琴奏鳴曲得到了迅速發展。不僅突出了音色特征,也更加生機盎然、氣勢磅礴。古典音樂在18世紀末,到了鼎盛時期,像貝多芬、舒伯特和莫扎特等眾多的音樂才子不斷涌現。在這個時期,音樂作品風格趨向浪漫,鋼琴奏鳴曲的發展日趨成熟,更加注重追求表達個性和情感,音樂家正是通過作品來傾注情感。在這個時期生活的莫扎特,一生創作的鋼琴奏鳴曲達到18首。這些鋼琴曲,對莫扎特的成長和情感,以及不同時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映射。正處于啟蒙時期的歐洲,具有非常復雜的社會環境,當時的人們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性的解放,而莫扎特與社會和時代的發展相順應,其奏鳴曲表達了強烈的人文關懷、對民主和自由的渴望,并極好地詮釋了作曲家內心豐富的情感。
(一)創作初期。莫扎特從18歲就開始進行鋼琴奏鳴曲的創作,并在此期間創作了6首鋼琴奏鳴曲。此時的莫扎特懷有對未來生活的殷切希望和強烈的求知心理。因此,在這6首奏鳴曲中青春氣息極其濃郁。莫扎特在旅游返鄉時創作了《家鄉奏鳴曲》,該曲有著明快的節奏,曲中每一個跳躍的音符,都充分地表現了莫扎特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
(二)創作中期。1777-1118年,是莫扎特音樂創作的中期。此時的莫扎特人生陷入了低谷,他生活窮困潦倒,同時,經歷了失戀和喪母的雙重打擊,前途未卜,精神備受摧殘。莫扎特逐漸褪去了身上稚氣、青春和單純的一面。在這個時期,共有7首鋼琴奏鳴曲問世,其中在巴黎創作了5首,在曼海姆創作了2首。和之前相比,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風格要深沉很多,他借助于音樂,將現實中的憂傷娓娓道來。同時,也表達了作曲家對美好未來的期望和未來生活的無限向往。
(三)創作后期。在莫扎特鋼琴創作的最后幾年時光里,他生活在痛苦和窘迫中,而環境的艱難,并沒有使他的創作激情減退。在這段時期,他又創作了五部鋼琴奏鳴曲。經歷著病痛折磨的莫扎特,通過音樂作品,傳遞著堅強、樂觀和滿滿的正能量。他的作品主題深邃而發人深思,帶給人一種向上的力量。此時,其作品的方式是主副調結合,形式緊湊,并上升到一個新的藝術境界。
莫扎特承受著現實生活的巨大壓力,他的18首鋼琴奏鳴曲體現了豁達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反映了強烈的自由和民主思想。隨著莫扎特音樂創作的日益深入,其鋼琴奏鳴曲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既開辟了西方音樂的發展空間,也為進一步發展鋼琴奏鳴曲夯實了根基,為后世的音樂創作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一)利用調性與主旋律來詮釋不同的風格。音樂藝術的生命是用旋律來詮釋的,旋律對音樂的藝術風格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演奏鋼琴奏鳴曲的過程中,莫扎特利用優美和豐富的旋律,對觀眾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在莫扎特的藝術作品里,不同的旋律,所產生的藝術效果也是不同的。美妙的音符帶給聽眾優美的視聽享受,引領觀眾進入到一個如夢如幻的境界中。在鋼琴語言演奏的過程中,莫扎特利用調性描述了不同的藝術色彩,特別是他的鋼琴奏鳴曲,譜寫了音樂藝術的華美樂章。
在莫扎特的音樂創作中,還巧妙地融合了主調和復調。在演奏鋼琴的過程中,主調和復調兩種類型,是多聲部音樂的結構。主調是莫扎特鋼琴音樂的主要特色,其主調音樂體現的是演奏的有效融合和藝術的全新多變,在相互交織這兩種音樂類型的同時,對其良好的獨立性進行了展現。例如,在演奏D大調奏鳴曲的過程中,莫扎特對如何使用復調因素非常重視,由此使莫扎特鋼琴曲的識別特點非常顯著。
(二)莫扎特奏鳴曲的旋律歌唱性、自然的流暢性。鋼琴演奏家莫扎特創作的鋼琴奏鳴曲,是在打造藝術風格的過程中,最杰出的表現,也是其藝術創作的最獨具特色的體裁。在具有代表性的鋼琴奏鳴曲中,莫扎特對其藝術的表現手法和個性化的鋼琴詞匯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在這些作品中,個性化地彰顯了其高超的藝術品質。歌劇性是莫扎特音樂創作的主要特征,莫扎特所處的音樂時期,人聲感受非常強烈。歌劇里不同的人物和角色,個性特性也是極其鮮明的。莫扎特奏鳴曲特有的交響效果,給人留下了清晰和深刻的印記。由于非常青睞歌劇音樂,莫扎特在創作奏鳴曲的過程中,常常采用歌劇的寫作方式。莫扎特在創作鋼琴作品的實踐中,延展了歌劇里的音樂藝術特征。利用歌劇中細致的描繪刻畫人物角色的特征,將奏鳴曲中的旋律賦予了歌唱性。通過對莫扎特奏鳴曲的欣賞,使人能夠清晰認知不同角色的沖突和戲劇性的轉變。而莫扎特的歌劇角色利用兩架鋼琴的藝術對比和有效配合,有機地表達和體現了其獨特的藝術風格。
莫扎特將高雅脫俗的音樂風格和旋律,通過藝術的方式,向藝術人生表達方式轉變,使其藝術風格的識別性極高。莫扎特通過改變單調呆板的阿爾貝梯低音,使其在和弦和高低聲部上面得到有效的分解,并且適時地出現。莫扎特將豐富的經過音穿插在和弦音之間,更加突出了旋律的美感,使旋律生動流暢,如小河流水般緩緩流淌。在音樂創作的過程中,莫扎特對庫普蘭的鋼琴經典裝飾藝術方法進行了充分的吸收,同時又巧妙地轉化了洛可可音樂經常使用的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上的短小裝飾音,通過有機的處理,向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的長線條的經過句轉化,通過高度融合,使其作品的旋律更加優美動聽。莫扎特所創作的鋼琴藝術語言極富個性化,其音樂風格特征極深刻地影響了肖邦等其他鋼琴作曲家的音樂創作。
(三)莫扎特鋼琴奏鳴曲融合創造力的強大。為了能更好地把握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藝術特色,需要有機地結合莫扎特的創作生活和音樂特征。莫扎特從小就跟隨父親演出,正是這種童年的經歷和對音樂的耳濡目染,使其更深刻地認識和了解了鋼琴的風格和體裁,為后期的音樂創作夯實了基礎。宣敘調是莫扎特經常使用的一種創作手法,同時也奠定了莫扎特的音樂格局。《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是最具代表性的鋼琴奏鳴曲作品,折射了莫扎特特有的感情流露方式和溫婉的敘述風格。作品的表現過程有機地呼應著宣敘調獨白的第一鋼琴特征,在遲疑的過程中,讓男女主人公表現出一種連貫的對話和憂郁的神情。在作品中,完美地展現了主人翁復雜的內心世界。第一鋼琴與第二鋼琴在作品的展開部分互換旋律,而在這段旋律中,莫扎特式的對話成就了其作品創作的經典。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深刻表現和藝術風格,打造了音樂藝術的盛宴,充滿了優雅和諧的情感表達,猶如一泓清泉,娓娓道來,帶給人優美的聽覺享受,撫平了聽眾心靈的創傷,將人引領到美奐美輪的藝術圣殿中。通過探討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藝術風格,能充分認識鋼琴家心靈的跳躍和蘊含在每一個音符中的情感。
[1]孫國芳.淺談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風格把握[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2(01).
[2]于丹.淺談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05).
[3]劉鋒.“悲愴”情懷 繽紛呈現——《悲愴》鋼琴奏鳴曲演奏版本之比較[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03).
[4]雷蕾.希曼諾夫斯基《第一鋼琴奏鳴曲》形成的多重影響因素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2).
[5]張艷.淺析彈奏莫扎特鋼琴奏鳴曲時應注意的問題[J].林區教學,2010(04).
[6]許媛媛.莫扎特鋼琴奏鳴曲演奏與教學中的風格把握[J].考試周刊,2010(26).
J605
A
1007-0125(2015)11-0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