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紅剛
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樣子”
舒紅剛
思想政治教育是黨對軍隊實施思想政治領導的基本途徑,是確保我軍始終成為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重要手段。要著力解決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多、活動多、方式舊的現實問題,注重從思想觀念、法規制度、統籌協調、創新發展上,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
思想政治教育;本真樣子;對策
當前,一些基層單位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數量多負擔重、落實難效果差的問題,使教育這個曾經的“美麗姑娘”成為臃腫的“大胖子”,跟不上官兵的節奏,失去了原有的“顏值”,官兵厭學情緒突出,必須為教育瘦身減負增效,還教育應有的“本真樣子”。
一是內容多“身材走樣”。教育不是萬能鑰匙什么鎖都能開,任何工作出了問題都和教育掛鉤,導致各個部門都在安排教育,安全保密、計劃生育、愛裝管裝等教育,本應結合戰備、訓練、管理等工作進行,卻直接占用課堂教育時間,引發教出多門、名目繁多、內容雜亂、時間超占的矛盾。領導機關為了顯示對教育的重視,體現工作成效,軍師旅團層層加碼,動員部署逐級往下開,各級領導逐級授課,同一內容反復講,官兵苦不堪言。機關檢查指導時,把黨委(支委)記錄本上的會議“開”了多少、干部戰士的筆記“記”了多少、政工干部的教案“備”了多少、經驗材料“轉”了多少、理論測試分數“考”了多少等,作為主要的評價尺度。而為應付上級檢查,筆記本記了一本又一本,心得體會寫了一篇又一篇,官兵調侃“教育寫的體會比自己寫的作文還多”。
二是活動多“步態蹣跚”。教育配合活動本是為了增加教育的趣味性,增強感召力,檢驗教育成效。然而,因活動過多過滿,缺乏廣泛性和互動性,導致活動僵化、官兵認可度低,演變為自立標準、自我服務、自我檢驗。突出表現為:心得體會展板一貼,過后就揭;黑板報樣式多樣,出了沒人看;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文藝創演一個接著一個搞,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忙壞了機關、累壞了基層官兵,數量上去了質量下來了,表面上轟轟烈烈、豐富多彩,官兵卻并不“買賬”。
三是形式舊“臉上無光”。當前,一些政治干部抓教育的主位主責意識不強,存在輕視、放松、損害教育的思想和行為,突出表現為:有的備課授課不認真,安排值班員念稿子、做筆記,以達到教育時間了事;有的跟不上時代步伐、認不準官兵期待,憑老經驗來解讀新現象,反而把矛盾越搞越深;有的把教育搞成摘要“轉發”,滿足于當文件材料的“搬運工”、上級精神的“傳聲筒”,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不起作用;有的怕麻煩、圖省事,運用傳統手段多、借助信息平臺少,熱熱鬧鬧一堂課,留給官兵的印象不深刻;有的習慣于“填鴨式”教育,不善于調動官兵參與熱情,很少采用群眾性自我教育方式;有的僅限于課堂集中教育,不能有效利用各類優勢資源,經常是一討論、二辨析、三體會,缺少新意,造成“學習疲勞”。
一是“觀念舊”帶來的問題。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思想是行為的先導。教育之所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根本上還是觀念滯后帶來的問題。教育不僅要“教”,教官兵立身做人,爭當“四有”革命軍人;更要“育”,讓官兵成長成才。然而,當前賦予教育更多的管理責任、安全責任,出了問題就認為教育不到位。教育效果如何準確評估一直是個難題,缺乏硬性標準,評判教育效果往往看教育計劃制定得多細致、內容多豐富、活動多精彩,為了推經驗、出成果,層層加碼,造成教育過多過滿。
二是“不依法”造成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大綱》是組織教育的根本規范。然而,一些單位對《大綱》缺乏敬畏,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不強,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存在各級抓教育的職責不清、教育歸口管理落實不好。教育時間被軍事訓練、公差勤務隨意擠占,時間上得不到保障;教育隨意性大,按領導喜好抓教育,動不動就搞“專題教育”,幾個環節被冠以細化之名隨意添加步驟,導致教育資料裝訂了一本又一本,實際進入官兵思想卻少之又少。
三是“統不住”導致的問題。教育內容上“多雜亂”,重點不明、層次不清、導向不正,沒有從根本上統籌好基礎教育、主題教育、形勢政策教育、經常性思想教育及上級安排的“臨時教育”。教育主體上,政治機關、各單位政治干部單打獨斗,難以形成合力,不敵商業化運作的娛樂節目甚至網上流言,不能吸引官兵眼球、占領思想陣地。教育對象上,一些本應在干部、黨員、士官,以及軍械員、駕駛員等群體中單獨開展的教育也一鍋煮,缺乏針對性,費時又費力。
四是“激不活”形成的問題。教育首先要讓官兵愿意聽,吸引官兵、黏住官兵,然后才談得上改造思想、塑造靈魂。隨著時代的發展,官兵自主意識、思想認識都較以往有較大提高,特別是伴隨智能手機使用的放開,互聯網的強勢覆蓋,軍營也進入知識爆炸的大數據時代,政治干部的意見領袖地位發生動搖,教育難度增大。如何提高時代性和感召力,給政治教員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一些政治干部轉變觀念慢,始終帶著施教者的優越感,高高在上卻大道理講不透、小道理講不明、歪道理駁不倒,索性攜帶行政身份,我講你聽,我說你做,將“教育”變成了“教訓”,形成了教育的惡性循環。這樣呆板的教育開展越多,官兵越反感。
一是轉變觀念“注入生機”。教育最重要的問題是解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問題。轉變觀念就是要尊重官兵的主體地位,從簡單生硬的“怎么辦”,補上“是什么”“為什么”的內容,從根本上解決思想認識的誤區,真正打基礎管長遠。要從現有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思想中解脫出來,堅決克服追求教育的轟動效應搞層層加碼,不顧基層實際承受能力,堅決克服拔苗助長,甚至靠哄靠騙追求立竿見影效果的做法,真正讓教育回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軌道上來。
二是依法治教“抽脂增肌”。堅持把《政工條例》《思想政治教育大綱》等政工法規放到與《共同條令》《軍事訓練大綱》同等重要的位置,把組織教育上升到依法依規新高度,確保教育制度剛性化。要對照《大綱》,組織黨委機關重點學習統籌規劃、依法指導方面的規定,基層營連重點學習教育組織程序、方式方法等內容,切實把教育者自身職責搞清楚、弄明白,確保各盡其責、不掛空擋、形成合力。深入研究教育考評辦法,將考評重點從檢查官兵筆記、抽問應知應會等,轉移到檢查評估施教者備課準備、課堂教育、活動組織等內容上來,從源頭上提高教育質量,既解決教育者受教育不夠的問題,又促進教育質量提升。
三是合理統籌“甩掉包袱”。內容上以基礎教育為根本,以主題教育為主線,結合工作情況及官兵階段性思想特征穿插形勢政策教育和經常性思想教育,當前更要注重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的統籌,確保主線突出。主體上整合力量,推出精品教育課程,開好政工會、教育準備會,集中優勢教育資源和骨干人才,搞好選題、集中備課、反復示教推敲,形成重點突破、多點開花的局面。對象上注重分類施教,不搞一刀切、一鍋煮。時間上統籌協調好與軍事訓練、后裝保障工作及比武競賽、野外駐訓、訓練考核、武裝巡邏等大項工作的矛盾,占用的時間及時歸還。
四是聚力創新“換上新妝”。創新是政治教育的源頭活水和不竭動力,要始終圍繞增強時代性和感召力,不斷創新教育的方式方法。習主席指出“政治工作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網絡已成為宣傳工作的一個主陣地,創新教育方式要注重借鑒網絡思維,在增強互動性、趣味性、知識性、啟發性等方面下功夫。注重將網絡平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政工網建設力度,壯大政工網建設人才力量,努力把政工網建設成與互聯網媲美的網絡陣地,真正成為官兵的娛樂文化場所、政治教育宣傳陣地、思想碰撞的平臺、先進軍事思想產生的搖籃。
【作者系77629部隊政治處宣傳股股長】
E22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