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昭洪 王 云
在積極作為中永葆生命線強大生命力
蔡昭洪王云
面對改革強軍“大戰略”“大格局”“大手筆”,政治工作必須聚力改革強軍,思齊看齊勇立時代潮頭;賡續紅色基因,溯源開新鍛鑄傳人形象;貫徹打仗標準,興訓備戰強化服務保證;弘揚嚴實精神,強基固本鼓帆長足發展;恪守治軍鐵律,革弊鼎新交出優秀答卷,切實立起政治工作威信,永葆生命線強大生命力。
改革強軍;生命線;生命力
強軍長夢寄寓歷史重任,改革大考勁啟壯美畫卷。面對改革強軍“大戰略”“大格局”“大手筆”,政治工作必須因勢而謀、順勢而動、乘勢而上積極作為,強立政治工作威信,永葆生命線強大生命力,才能向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交出優秀的答卷。
“四鐵”要求,是必須經常主動堅決看齊的政治標準,只有緊緊跟上習主席步伐朝深處省思、向高位補齊,才能知行合一、篤志躬行,確保“三個絕對”。
一是學理論強意識。列寧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理論是實踐的先導,先導若乏力,實踐必會信馬由韁、事倍功半。順利推進改革,前提是學深悟透改革理論,持續解放思想,由理論感知向理論認同漸變,再向理論自信升華,進而積極擁護支持參與改革。當下必須全面系統學習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跟進跟緊理解掌握習主席最新講話和指示,站在歷史高度認清改革的整體性革命性全局性,從現實角度看清改革的客觀性必然性重要性,前瞻看到改革強軍的新形勢新變化新機遇,扎實做好貫徹落實全軍政工會精神“下篇文章”,不斷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立起實干促改的高標準、好樣子。
二是抓教育鑄軍魂。改革大考,考察的是實實在在的言行舉止,檢驗的是真真切切的靈魂境界。只有擰緊思想“總開關”、堅挺精神“主心骨”、穩托軍魂“壓艙石”,才能確保忠誠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絕對”忠誠。教育著眼點應放在根除表態快、行動慢、落實空等“亞堅定”“偽忠誠”上,防止講的是改革創新的理、走的是經驗主義的路,說的是解放思想的話、做的是墨守成規的事,念的是轉變觀念的經、守的是慣性思維的道,割別人的“肉”舉雙手擁護、動自己的“奶酪”搞小動作“軟抵抗”。要不遺余力摒棄私心雜念,補足靈魂之鈣,深扎信念之根,坦然面對得與失、進與退、走與留。
三是增定力守高地。改革強軍是輿論的焦點,也是意識形態斗爭反復爭奪的高地,沒有硝煙卻也波詭云譎。在政治性方向性原則性問題上,廣大官兵一般都不會犯錯,但仍不能置身意識形態斗爭之外。尤其在“互聯網+”時代,眼前的“內幕消息”“內部資料”均可能經過網絡推手“包裝”后才和盤托出,魚目混珠兜售“拔旗”“蛀魂”的歪理。在批駁抵制“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等觀點的同時,要重點關注“微思想”“微觀念”“微言論”“微動向”,以明辨大是大非的決絕態度辨清小是小非,以超強政治定力免疫防范“文化冷戰”“政治轉基因”,適時發出好聲音、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不斷純正改革強軍輿論生態、政治生態。
習主席多次強調要“把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優良傳統一代代傳下去”。接力棒傳到手,自當立言立行把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輩輩常新。
一是用歷史聚紅心。“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沒有經過血與火的洗禮和復雜斗爭的考驗,只有尋根溯源全面了解我黨我軍誕生成長史、發展壯大史、奮發圖強史,深刻認識今天的一切從哪來、如何來等問題,才能深層次接受紅色思想熏陶,明白今后將走向何方、應該怎么做。在偉大的改革進程中,那些由最可愛的人用生命用熱血演繹的苦難輝煌和壯麗史詩,不是冷卻了的爐灰煤渣,而是最為寶貴的紅色遺產和紅色火種,必須堅定傳承、自覺弘揚。要常態精讀讀懂、深讀讀透戰史、戰例和戰斗故事,深緬對照先輩先烈查找解決思想滑坡、信念動搖等問題,在重溫紅色記憶、根植紅色基因中做到“一顆紅心永向黨”、時刻“最聽黨的話”。
二是靠文化塑形象。毛澤東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紅色基因落地扎根、開花結果必須“堅守本根”,靠文化“甘露”滋潤、文化“富養”哺育,永葆“紅色特質”。在思想多樣、文化多元的社會大背景下,更應注重發揮紅色文化育人功效,著力盤活紅色資源,建好軍史館、榮譽室等場所,通過報刊、視頻、網絡、燈箱、櫥窗等媒體載體大張旗鼓營造渲染文化氛圍。要結合紀念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動員官兵常讀紅色書籍、常講紅色故事、常唱紅色歌曲、常看紅色影視、常上紅色網站,在耳濡目染中受教育受感化,不斷規范定型行為樣式,培塑維護軍人良好形象。
三是以創新強驅動。隨著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歷史傳統與當代實踐之間出現了一定的時代距離,這是不能回避的問題。只有與時俱進把繼承與創新有機統一起來,把紅色血脈與時代元素完美結合起來,才能做到代代傳承、歷久彌新。要以戰略眼光審視、以創新驅動傳承,體系性搞好頂層設計、工程式抓好傳承培育、時尚化籌劃開展活動,積極引入先進元素、植入時代因子,不斷豐富拓展內涵底蘊,通過取材戰例制動漫片、鏡鑒英雄創情景劇、回溯光榮編連排歌等喜聞樂見的方式,強化軟實力、激發內驅力。要充分挖掘培塑基層草根“紅專家”“紅典型”“紅模范”,以鮮活、具體、生動的身邊人身邊事,感染激勵官兵聚力打造紅色品牌、積極爭當紅色傳人。
“打鐵還需自身硬。”政治工作謀篇布局,只有牢牢把握戰斗力標準這個核心,不斷強化服務保證作用,才能立威立信。
一是務主業立標準。改革的直接動因和根本目的是提高戰斗力。無論怎么改革、怎么變化,軍人的主業始終是打仗,不琢磨打仗就是失職,不研究作戰就是瀆職,能打勝仗就會掛空擋、打水漂。和平時期滋生了“打不起來、輪不上我”“當兵兩三年、平安把家還”等消極思想,長此以往勢必沉疴難愈、動搖根本。喚醒“兵味”“戰味”,必須根除擺位不正、中心偏移等積弊,牢固確立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要抓好馬克思主義戰爭觀和職能使命教育,通過交任務、壓擔子等方式鍛煉培養軍事職業精神和戰斗隊思維方式,強化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思想,切實把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把部隊基本狀態轉到備戰打仗上來。
二是抓研練增戰力。面對“兩個能力不夠”“兩個差距很大”的現實,政治干部既要耕好政治“責任田”,又要拿到軍事“入場券”,才過得了“打贏關”。要圍繞“雙六會”大興學習打仗、研究打仗之風,把政治干部推到最前沿唱主角挑大梁,著力練活“腦瓜子”、練精“筆桿子”、練強“槍桿子”,培養“有幾把刷子”的“兩個行家里手”。要加強聯合作戰指揮體制下政治工作要素演練,科學設強對手、設足情況、設險局勢、設真戰場,在實案作業、臨機處突和激烈對抗中摔打提高網絡信息實戰運用能力,用“數據鏈”固強“生命線”,不斷強化服務保證意識,確保一旦有事政治機關和政治干部都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能夠快速進入戰位。
三是樹導向強引領。選人用人是最大的導向,只有讓謀打仗、練打仗的人才有地位、有平臺、有機會,官兵才會有獲得感榮譽感歸屬感,部隊才會有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要優化軍事人力資源配置,把打仗導向貫穿到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中,選拔培養聯合作戰新型指揮人才和“裝備通”“語言通”等緊缺骨干,不斷把軍事人力資源轉化為戰斗力。干部調整、士官選晉、評先評優等,要堅決用打仗標準分先后、定高下、作取舍,重點使用好“能打仗的”、培育好“踏實干的”、關心好“奉獻大的”、教育好“熬年頭的”,切實樹起鮮明導向,引領激勵官兵人人思打仗之責、務打仗之實、謀打仗之策、精打仗之技、成打仗之事。
“實現強軍目標,基礎在基層,活力在基層。”抓基層打基礎必須堅持嚴字當頭、實字托底,以燕子壘窩的恒勁、螞蟻啃骨的韌勁、老牛爬坡的拼勁,久久為功、常抓不懈。
一是強能力樹旗幟。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基層的神經末梢,黨組織建得好,末梢就會充滿生機,單位必會呈蓬勃發展勢頭。要重點考察培養配強基層黨組織正副書記,搞好民主集中制原則培訓和“三嚴三實”作風固化,不斷提高抓黨務、領班子、培骨干、帶隊伍、抓建設的能力素質,打牢基本功、練強真功夫。要扎實組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積極開展健康的黨內思想斗爭和經常性思想互助,全面深入徹底肅清郭徐案件影響,著力解決黨員意識薄弱、宗旨意識淡薄、規矩意識不強、先鋒意識淡化等問題,前挺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精煉提純“特殊材料”、烙深烙實“共產黨員”印記,以“思想始終入黨”高揚黨員先鋒模范旗幟。
二是抓幫帶促造血。基層建設無論點多還是線長,都必須想方設法抓緊抓實,才能為“脖子以下”改革大考贏得先機。“幫帶”要幫到根子上、帶出活力來,必須堅持一棒接著一棒幫、不見成效不撒手,一茬接著一茬帶、不增能力不走人。要突出新組改建和基礎薄弱單位,周密籌劃“幫建支部、幫帶干部、幫抓骨干”工作,普遍輪訓學習《綱要》,強化按綱抓、依綱建意識,幫助量化制定動態抓建措施辦法,不斷強化基層自主造血功能,推動管理抓建模式向標準化精細化轉變。要科學處理幫與建的關系,充分尊重基層官兵抓建的主體地位主觀能動,既不喧賓奪主代步代足,也不放任自流不管不問,始終做到以精準幫帶促進、靠官兵發力抓建。
三是辦實事暖兵心。把官兵的疾苦掛在心頭,官兵就會把使命扛在肩頭。領導機關干部當兵蹲連,不僅要抓好鍛煉調研,更要撲下身子真實了解基層需求,放低身段真誠傾聽官兵呼聲、發聲回應關切、施策化解憂難,推動各項工作廣接地氣、深暖兵心。各級要結合單位實際制定為官兵辦實事計劃,區分責任制定清單,專人專責掛賬銷賬,對官兵非常關注和著急解決處理的婚戀、子女入學、身體疾病、家庭涉法、成長成才等問題,采取牽線搭橋、組織健康查體和治病看病、以組織名義發函、派專人協商解決、構建學習環境等辦法,盡心盡力幫助解決,切實做到兵有所盼、我有所辦,兵有所呼、我有所應,把好事實事做到官兵心坎上。
“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只有持之以恒力推高“嚴”值、高“法”值治軍,讓制度扎根,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才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明法規劃底線。法規制度是最科學、最管用、最具公信力的“金鑰匙”,是劃出底線、扎緊籠子的法寶。只有持續推動法治軍營創建和“學法規、用法規、守法規”活動,用黨章黨規、條令條例、法規制度厘清專業領域、業務方面條條框框,才能讓規矩了然于胸、使法治內化于心,凡事在“法”的框架下找依據、找對策、找辦法,做到化解矛盾靠法、解決疑難依法、處理問題用法。要突出轉隸轉屬、物資采購、營房建設等重點領域,劃出法線紅線底線,標明禁區雷區敏區,經常發動家屬“吹好枕邊風”、家人“煲好電話粥”、戰友“經常扯袖子”,管住小事小節、守住精神高地,嚴防麻木僥幸、丟德失范、逾規越矩、觸雷碰電。
二是改觀念促落實。深化改革,首要的是轉觀念,重要的是抓落實。觀念轉不了,只會“穿新鞋走老路”;落實抓不緊,再宏偉的目標也只是鏡花水月。要抓好政績觀事業觀教育,樹立“功成不必在我”“不作為即失職”觀念,強化擔責不誤、臨難不卻、履險不懼、委屈不講的擔當意識和坦蕩胸襟,不斷改進工作方法,自覺朝著精品做、向著一流干,以“辛苦指數”推高單位“發展指數”。要著力強化號令意識軍令意識,提高貫徹力執行力,嚴格把住時間表、理解任務圖、落實責任制、過好質量關,堅決做到令行禁止、步調一致,嚴禁講條件、搞變通、打折扣、亂作為,一招一式、一心一意強力推動各項任務落實,確保工作不停頓斷線、有序推進。
三是抓防范保安全。改革須以“安”保底、以“全”致遠,只有密織安全防網、堅硬安全護盾,發展才能步步實、步步安、步步進。要扎實組織安全教育和“三責”活動,盯住“人車槍彈密、黃賭酒油網”重點問題搞好形勢研判和隱患排查,突出“重點人”“個別人”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加強源頭性基礎性預防,及時發現根除傾向性問題,抓早抓小、防患未然。要嚴肅追責問責督促責任落實,加強人防技防,發動官兵聯防共保,運用槍支離位報警系統等成熟硬件設施,切實筑牢“防火墻”、上好“雙保險”,著力把苗頭扼殺在萌芽、把隱患消除在末端、把險情解決在基層,積極規范各項秩序,推動平穩改革、安全改革,向改革強軍交出一份優秀的答卷。
【作者系77680部隊政治部主任、干事】
E2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