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宜賓市南溪區人民醫院內一科 四川 宜賓 644100)
開展品管圈活動對降低高危患者壓瘡發生率的影響
王瓊
(宜賓市南溪區人民醫院內一科四川宜賓644100)
壓瘡是指由于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局部組織持續缺血、缺氧,營養缺乏,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破損和壞死,也稱壓力性潰瘍[1]。品管圈(QCC)是一個持續質量改善小組,是近年來護理工作中常用的一種提升護理質量常用的工作方法,它是一個以質量為中心的自發組織,動員全科護理人員自愿參與,通過定期活動,采用PDCA方法,解決工作成效問題[2]。我科為了進一步降低壓瘡發生率,提高規范壓瘡管理,于2014年1月起開展品管圈活動,以觀察品管圈活動對降低高危患者壓瘡發生率中的影響,規范壓瘡管理的實踐為目的。利用"腦力激蕩"充分發言討論,采用PDCA循環的方法,確定解決與護理工作質量有關的各種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活動,采取一系列措施著重降低高危患者壓瘡發生率,收到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擇 2013年 1月- 12月品管圈活動開展前入住我科,且首次壓瘡危險因素評估≤ l2 分的 48例患者為 A 組,其中男 32 例,女 16 例;年齡 48 ~ 90歲。肢體活動受限16例,昏迷患者5 例,晚期腫瘤患者10 例,雙下肢癱瘓12 例,偏癱患者5例。同時選定在開展品管圈活動后,于2014年 1 月- 2014年 12 月入住我科,首次壓瘡危險因素評估≤ l2 分的 52例患者為 B 組,其中男 34例,女 18例;年齡 44~ 90歲。肢體活動受限17例,雙下肢癱瘓13例,昏迷患者 6例,晚期癌癥10 例,偏癱患者6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原發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1.建立品管圈活動組并確定活動主題 全科7名護理人員自愿組成品管圈活動組,建立了愛心圈一個,設置圈徽,推選一名專業組長擔任圈長,護士長為輔導員,每周活動 1次;并以"降低高危患者壓瘡發生率,加強壓瘡管理"為活動主題。利用"腦力激蕩"充分發言討論,采用PDCA循環的方法,解決降低高危患者壓瘡發生率的各種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活動,采取一系列措施著重降低高危患者壓瘡發生率,收到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2.高危患者壓瘡發生因素分析 采用魚骨頭的分析法

3.根據魚骨頭圖形分析,制訂以下品管圈活動實施措施:
①開展壓瘡管理知識培訓。科室進行壓瘡風險評估表、難免壓瘡評估表、壓瘡防治評估表的專題培訓,要求人人過關。建立壓瘡管理專題會議制度,增強護士責任心,強化法律意識。選派責任組長到上級醫院短期學習壓瘡防治相關護理,將其學到的新理論、新方法應用到壓瘡護理實踐中。選擇典型壓瘡案例進行分析,達到警示作用,并建立獎懲機制,將預防壓瘡納入整體績效考核中,加強護士的責任心[3]。
②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做好相關記錄;做到班班交接有序。
③加強皮膚管理,做好動態評估,準確評估患者皮膚情況有利于降低壓瘡發生率。為此護理人員應于患者入院時全而檢查患者皮膚,分析壓瘡危險因素,并根據危險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預防,同時,每天記錄皮膚情況報告,以便于圈內成員每口觀察患者皮膚變化,動態皮膚評估,預防壓瘡發生[4]。
④加強基礎護理,做好體位護理:需長期臥床患者,護理人員應每隔兩小時為患者翻身一次,操作中保持輕緩的動作,切忌不可生拉硬拽,避免損傷皮膚,造成不必要的壓瘡危險誘因,翻身的同時也應盡量避免壓迫各種導管,防治管道扭曲、彎折。加強肢體功能鍛煉,對肢體肌肉進行輕柔按摩,促使局部血液循環。
⑤床單元護理:調整病床軟硬度,若為氣墊床,應每口應檢查氣墊床充氣情況,若為常規病床,應詢問患者軟硬情況,以按壓有硬感為佳[5]。護理人員每口均要檢查患者床單上是否有碎物等異物,并檢查床單及衣物是否潮濕,并及時將異物清理,保持床單及衣物干燥、清潔、平整、舒適。
⑥做好健康教育知識培訓及飲食指導,補充患者全身營養,進食高蛋白、高營養、高維生素的易消化飲食,增強患者抵抗力[6]。加強與家屬溝通,提高家屬認知能力,增進對壓瘡防范知識認識,協助治療及護理。
4.建立高危患者壓瘡三級監控體系,監控品管圈活動成效:召開圈會,組織壓瘡效果評價,分析壓瘡發生問題,對Braden評分10一12分者可由護士長會診,若患者系有爭議、疑難及特殊病例,護士長會診后根據需要確定是否請醫院壓瘡管理委員會診,Braden評分≤9分者上報給醫院高危壓瘡管理委員會,按要求填寫《難免壓瘡申報表》及《壓瘡危險評估表》,上級老師核查后在《難免壓瘡申報表》上簽字確認并指導采取預防護理措施。高危壓瘡患者病歷要記錄保存,以便跟蹤結果。。
5.定期對患者進行壓瘡持續評估與監測:包括高危人群評估和易患部位評估。評估要求深入整個住院期間,根據情況每周一次,嚴重者每三天一次,及時調整護理措施。圈小組成員每天進行督查,動態評估,并督促每班護士積極做好預防措施。
(三)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住院患者壓瘡發生率。
(四)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3.0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統計學意義。
二、 結果
A組壓瘡發生率為10.4%, 明顯高于B組的3.8%,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住院患者壓瘡發生率對比(n/%)
注:與B組相比,P<0.05
三、討論
本科開展品管圈活動預防壓瘡結果顯示,開展活動后,通過采取強化的對癥護理措施,住院高危患者壓瘡發生率從 10.4% 下降到 3.8%,活動前后比較,效果明顯。開展品管圈活動,核心是強調讓護理人員自動自發地參與活動[7],組建起品管圈,確定以降低住院高危患者壓瘡發生率為品管圈活動主題,從患者、家屬、護士、設施四方面找出影響壓瘡發生的主要因素,根據魚骨頭法針對每方面出現的問題,采取科室組織人員集中培訓學習,通過提高壓瘡相關健康教育知識,加強和家屬的溝通宣教能力,制定壓瘡管理專題會議制度、建立督查相關制度,采用獎懲機制,利用住院高危患者壓瘡三級監控體系,強化各項預防護理措施,增強護士責任心,提高大家的風險防范意識,加大對高危患者壓瘡的護理與監控力度,從而有效降低住院高危患者壓瘡發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將品管圈活動運用在高危壓瘡管理中,大大降低高危壓瘡的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調動護理人員積極性,提高護士工作成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8]與品管圈活動開展前的壓瘡護理管理工作相比,有明顯的效果。在臨床工作中采用品管圈手法進行高危壓瘡的管理是值得大家進一步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高新麗. Ⅳ期壓瘡患者營養支持護理[J]. 基層醫學論壇,2010,14:174-175.
[2]孫多妹等.品管圈在心內科病房中應用探索[J].中外醫學研究2012,1(OS) :99-100.
[3]劉小波等.壓瘡的治療與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2,14(06):315.
[4]孟勤英.壓瘡的病因及預防護理措施[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 10(01) :273.
[5]秦艷琳等.品質管理圈在創傷外科護理中的應用[J].濟寧 醫學院學報,2009,32(03):216.
[6]方桂珍.在護I}人員中推行品管圈活動的探討田.護理研究,2008,22(12>:1103-1104
[7]鄢雨英等.品管圈活動對提高護理病歷書寫完整性的效果觀察[J]. 護理與康復, 2010, 9(7): 625-626.
[8]邱春麗等.品管圈活動對住院患者壓瘡護理的影響,中國保健營養,2013,04,260,1808-01.
摘要目的:開展品管圈活動對降低住院高危患者壓瘡發生率的影響。方法:采用不同時期的高危A/B兩組患者在開展品管圈前后發生率的改變進行對比。結果:對B組在開展品管圈后高危壓瘡發生率為3.8%,明顯低于A組10.4%,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 結論: 開展品管圈活動不但可以提高護理質量,同時可以降低高危壓瘡發生率,調動護理人員主動參與壓瘡管理的積極性,提升護理人員的對高危壓瘡防范意識,提高患者滿意度,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關鍵詞壓瘡;品管圈;高危患者;PDCA;壓瘡發生率;
QCC activiti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WangQiongIn a district of Nanxi City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AbstractObjective:QCC in reducing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 in patients with high risk.Method:The risk of A/B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CC incidence rate of change were compared.Result:the B group to carry out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fter the high risk of pressure ulcers incidence rate was 3.8%,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 10.4%,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QCC activitie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At the same tim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igh-risk pressure sores,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nursing staff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management of pressure ulcer,To enhance the nursing staff awareness of high-risk pressure sores,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Key wordsulcer;quality control circle; high risk patients; PDCA;;the rate of pressure ulcer
【中圖分類號】R75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2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