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CNN報道,美國兩家最大的寵物用品零售巨頭Petco和Petsmart已經分別宣布一刀切將中國大陸生產的毛孩零食全部下架,不再繼續銷售。將改選他國的渠道供貨。原因很簡單,僅僅出于對寵物安全的考慮。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自從2007年起陸續收到4800件投訴,涉及受傷害的寵物狗貓超過5600只,其中大約1000只已經死亡。調查人員說多數案例是由于食用了從中國進口的雞肉干、鴨肉干和紅薯干類食品引起的。
“近幾年上千的寵物吃完肉干零食之后就生病了,很多涉及的產品來自中國,”Petco公司CEO吉姆·米爾在聲明中說,“我們相信停銷是正確的決策,對此感到自豪,因為這符合寵物的最高利益,我們要為寵物的食品負責。”
這是美國食品業對中國制造的又一次信譽打擊,意味著源自中國大陸的寵物食品將被完全排除出北美地區的主流市場,今后只有在唐人街的華人商店里才可能買到。中國大陸的出口商將失去以往相對穩定的大額訂單,不得不縮減產量,把過剩的產能轉向世界其他地區或者良莠不齊的國內市場,面對更加惡劣的競爭環境。
寵物用品在北美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數以百萬計的家庭養有寵物,尤以貓狗類居多。綠色和平組織的動物保護觀念在美國的支持率年年上升,多數美國人認同人類應該和動物和睦相處,應該對動物生存環境的惡化負責。歷屆美國總統在入主白宮之前都會向媒體曬自家寵物的信息和生活照或領養寵物以展示總統家庭的溫馨和睦以親和選民。
生活在美國家庭的寵物們,有完善的法律保障生存權益,還有豐富多彩的市場服務。寵物用品市場非常成熟,產業鏈和銷售渠道暢通,服務快捷便利。超市有專設的寵物食品貨架,品類豐富、琳瑯滿目,街頭小店亦然。在大型的寵物用品商店,狗狗可以隨主人進去閑逛購物,不像在其他的公共場所那樣被拒之門外。
動物用品市場每年的銷售額都超過數十億甚至百億美金,絲毫不比其他傳統行業遜色,其中食品占很大一部分。保持這樣龐大的市場有條不紊地運轉,管理規范不可或缺。因此,政府監管涉及到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也很到位,執法一絲不茍,企業生存也適應了這種環境。涉及千家萬戶的生存權益,無論是誰都不敢觸碰道德底線。
2007年初,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宣布在貓糧和狗糧中檢測出導致大約400多只貓咪和狗狗腎功能衰竭的有毒化學物質三聚氰胺,引起社會轟動,導致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動物食品召回。幾乎所有的媒體機構均在第一時間顯著位置報道此事,不單是出于對食物中含毒的震驚,還因為中招的生產商Menu Food是美國信譽卓著的老牌企業,受牽連的產品都是北美市場上響當當的名牌,影響范圍太廣。
公布的調查結果是這家企業從中國進口的谷蛋白,
一種從小麥中提取的添加料用以提高食品中蛋白質的含量,在完全不知情的狀態下被中國大陸的進出口公司做了手腳,違約用工業原料三聚氰胺頂包。三聚氰胺能應付蛋白質單項檢測,價格便宜,但有毒性,從來就不允許被用來添加食品。
電視臺請出專家向公眾做權威解析,民眾不但知道了有一種叫MELAMINE(三聚氰胺)的有毒化學品被添加到小動物食品中成了牟利的工具,而且知道了干這種不惜以損害生命來追逐商業利潤的罪惡鏈條起源于中國大陸,具體點在江蘇徐州。
為挽回信譽,面對憤怒的寵物家長們,Menu Food召回了添加過這種原料的全部產品,涉及150多個品牌和種類的貓狗糧,總金額超過2億美元,賠償了將近3萬個受害寵物的主人,總金額約740萬美元。停掉了所有對中國的后續訂單,并把經辦該項交易的2家美國進口商和1家中國出口商告上了法庭,發誓嚴懲肇事者。美國的寵物食品市場用慘重的經濟代價度過了難關。這件事最終的結果自然是不了了之,因為美國法庭不能到中國來緝拿涉嫌案犯。中國農產品就此也斷絕了作為原料進入美國寵物主糧市場的渠道。
對于大陸的不良出口商,不知什麼原因,中國媒體只做了一般性的報道,并沒有大張旗鼓地朔本求源,追蹤報道犯罪的過程和事實真相。因此,眾多的大陸民眾并不清楚犯案性質及嚴重后果,地方政府也沒有出面主動承擔責任,很多人甚至沒有把它當回事,畢竟事發在美國,受害者僅僅是貓狗,離自己和炎黃同胞很遠。麻木和漠視代替了警覺。感到痛心疾首是那些真正守信用重履約靠辛勤勞動起家的中國農產品出口廠家和海外華人社團,多年辛苦打拼出來的美國市場份額和國家信譽頃刻間被毀,蒙受損失遭受白眼,連喊冤的機會都沒有。
其實此時的中國大陸食品加工業,三聚氰胺已經泛濫了。2008年,三聚氰胺被美國爆料一年多之后,終于在大陸媒體大爆發,被鎖定為“三鹿毒奶粉事件”的肇事元兇。
受害者不再僅僅是小動物,而是30萬左右的嬰幼兒童。賠償金額估算約30億元。中國奶制品加工企業大鱷們,除了北京三元牛奶獨家以外,蒙牛、伊利、光明等知名品牌產品中全部被檢測出三聚氰胺,無有幸免。如今事件過去7年了,國產奶制品依然沒有從被打擊的陰影中徹底走出來,中國旅游者在澳洲和香港頻頻搶購奶粉的事實,說明消費者對國產奶粉還是沒有信心。究其根源,無外乎大環境的不安全,政府官員不作為,執法滯后,放任犯罪行為橫行。細數近20年來食品市場的風風雨雨,用亂象叢生、觸目驚心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吊白塊、蘇丹紅、三聚氰胺、工業酒精、皮鞋膠、瘦肉精等等數不勝數的有毒物質頻頻混入食品出現在餐桌上,名目之多,花樣翻新之快,涉及范圍之廣,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令人防不勝防。動物食品也不例外,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這種環境下生產出來的食品到了美國,面對市場上管理規范的競爭對手,自然沒有優勢。中國大陸農產品在北美原本就很難擠進關聯家庭餐桌的主流市場,三聚氰胺事件以后,競爭環境更差。
貓狗主糧原料停購之后,剩下的訂單還有貓狗零食,雖然量小,好在品種多,價格有競爭力,被保留下來。但是,這塊小蛋糕很快也麻煩了,照樣有投訴,而且數量不少。零售業巨頭們坐不住了,因為Petco和Petsmart都是直接進口商,沒法推卸責任,為了避免可能造成的更大損失,還沒有等到政府的調查結果出臺,干脆把中國制造的零食全部下架,停止銷售,用劃清界限的方式換取消費者的安全感。辦法損了點,但是奏效,很短時間內投訴沒有了,慘就慘了那些從不搞歪門邪道的大陸廠商,成了一刀切的冤死鬼。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其實并沒有弄清楚零食中具體的有害成分是什么以及致死原因。受經費和機構人員的限制,要調查清楚難度也確實有點大。該局官員特雷西·弗法,FDA獸醫中心副主任,去年6月份在議會作證時承認寵物(食用中國產零食后)致死的具體原因尚無定論,并說已經啟動調查程序,包括委托代理機構考察中國供應商的工廠等等,她說:“FDA優先考慮把問題徹底查清,調查人員將繼續進行詳盡的調查,查清引起小動物生病的潛在的原因。”
為了約1000只死去的貓狗,美國政府和商家把自己該做的事情都做了,起碼對公眾有透明的交代,干凈利索,沒有留后遺癥。
我們在感慨美國人對食品安全的“較真兒”和效率之余,對中國的貓狗乃至普通公民眼下所處的境況或多或少有點感覺心酸。真應該嚴厲執法,從重懲罰敢于以身試法的罪犯,從生產源頭杜絕任何不惜以損害生命和健康為代價的牟利行為。從美國市場目前的反饋來看,建立一個快速反應的機制確保執法效率,實在是刻不容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