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所使用的顯卡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1981年IBM推出個人電腦時提供了兩種“顯卡”,分別為單色卡以及彩色繪圖卡。1995年3Dfx推出的首款3D加速卡——Voodoo。相信不少老玩家對于這塊卡還是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的,正是它的出現將我們的世界加速推向了3D化。不過它僅僅只是一塊3D加速卡,沒有2D顯示功能,所以還是需要搭配一塊單獨的顯卡才能正常運行。
1999年,NVIDIA在發布GeForce256時提出了GPU概念,芯片原生支持幾何處理,極大程度的解放CPU。“GPU”這三個字母對于現在的DIY玩家來說可以說是非常熟悉,由于游戲產業的發展,電腦三大件已經從原來的主板、CPU、內存變成了主板、CPU、顯卡。足以證明顯卡對于目前PC玩家有多么的重要。
轉眼間已經來到了2015年11月,我們都已經進入了年底的階段。今天將再一次為大家帶來年度的顯卡橫評,今年的橫評還是有一定的看點的。因為相對去年來說,今年的顯卡業界還是比較火熱的,兩家芯片廠商相對快速的鋪設自家的產品線。
AMD方面拿出了Radeon R9 300系列以及Radeon Fury系列產品,其中Fury X更是采用了非常先進的2.5D堆棧顯存技術——HBM,極大的提升了顯卡的位寬。另一方面,NVIDIA則是繼2014年9月發布了基于Maxwell 2.0架構的GM204圖形核心(GeForce GTX 980)之后,在2015年3月18日凌晨4點發布了完整規格的GM200圖形芯片(GeForce GTX TITAN X)。
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2015年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之內,兩家都不會有什么重量級的產品,也就是說我們并不排除放出馬甲的可能。但是基本可以確定不會有采用新架構的產品出現,再考慮到目前兩家的在售產品線已經基本布局完成。所以我們開啟了本年度針對15款主流級產品的詳細測試。
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2015年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之內,兩家都不會有什么重量級的產品,也就是說我們并不排除放出馬甲的可能。但是基本可以確定不會有采用新架構的產品出現,再考慮到目前兩家的在售產品線已經基本布局完成。所以我們開啟了本年度針對15款主流級產品的詳細測試。
測試平臺硬件環境一覽
為保證測試能夠發揮顯卡的最佳性能,本次測試平臺采用主板橫評中勝出的技嘉G1.Sniper B7,同時選擇新一代Intel酷睿i5-6600K處理器、ANTEC 水冷散熱器、海盜船 VENGEANCE LPX 4*8GB DDR4-2666MHz 四通道內存、安鈦克1300w白金牌電源組建而成。詳細硬件規格如下表所示:
測試平臺軟件環境一覽
為保證系統平臺具有最佳穩定性,本次產品測試所使用的操作系統為Microsoft Windows 10正版授權產品,除關閉自動休眠外,其余設置均保持默認,詳細軟件環境如下表所示。
在測試成績方面,理論性能測試用得分來衡量性能,數值越高越好;游戲性能測試用游戲自帶Benchmark及游戲中平均幀數來衡量性能,數值同樣越高越好。
送測產品以及特點介紹
本次主流級別顯卡橫向評測參測廠商有15家,共計送測15款顯卡,顯卡的具體型號,基本頻率信息如上,整體排名按照廠商英文名字母順序排列。由于本次送測產品較多,涉及的芯片也有5款,比較的繁雜,為了方便大家的閱讀,我們將所有送測廠商的產品以及基本的參數列在圖表當中,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理論性能測試:3DMark FireStrike
于北京時間2013年2月5日推出的新3DMark,采用全新界面設計,除了測試分數,還會展現每個場景測試期間的實時曲線,全程記錄幀率、CPU溫度、GPU溫度、CPU功耗。新3DMark取消了傳統的E、P、X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根據負載不同所推出的三個場景,其中FireStrike專為基于DirectX 11顯卡搭建的高端游戲平臺,而CloudGate則支持基于DirectX 10環境的主流硬件,IceStorm則支持入門級DirectX 9設備、手機、平板電腦等等。
相對來說這這款Future Mark出品的顯卡基準測試軟件是我們相對來說比較熟悉的,在這項測試當中,藍寶石R9 380拔得了頭籌,緊隨其后的則是一些高頻率的超公版GTX960產品。
理論性能測試:GPC Benchmark
首款國人開發的支持GPU的OpenCL通用計算測試程序OpenCL General Purpose Computing Benchmark (簡稱GPCBenchMarkOCL)是由國內幾名高性能計算從業人員和愛好者合作編寫的,目的是為了評估在不同的OpenCL平臺上一些基本算法和應用的性能。
盡管在絕對性能方面GTX960與R9 380相差無幾,但在GPC Benchmark的測試當中AMD顯卡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定位低于GTX960的R9 370都能夠與之戰成平手。
游戲性能測試:《蝙蝠俠:阿卡姆起源》
《蝙蝠俠:阿甘起源》由華納蒙特利爾工作室打造,使用優化版“虛幻”引擎打造。正如游戲名稱所述,本作將會發生在《蝙蝠俠:阿甘》系列作品之前,是一部前傳性質的作品,游戲聚焦蝙蝠俠年輕時,他將首次遭遇眾多超級反派。除傳統的單機游戲模式之外,本作將首次包含多人在線聯網的游戲模式。在聯網模式中,玩家將可以選擇扮演小丑(Joker)或貝恩(Bane)兩個團伙的邪惡角色,目標以干掉蝙蝠俠與羅賓為勝利。
蝙蝠俠這款游戲作為動作作品,是我們的必測項目之一,不意外的藍寶石R9 380還是在這款游戲的測試當中取得了優勢,不過我們可以發現高頻率的索泰GTX950以及技嘉GTX950這兩款產品即便是相對GTX960都不遑多讓,甚至已經超越了昂達送測的公版GTX960產品。
游戲性能測試:《殺手:赦免》
《殺手:赦免》采用IO Interactive自主研發的冰川2(Glacier 2)引擎制作,游戲內容都是在引擎下實時進行反饋的,所有動作都是即時生成的。新作主要場景發生在芝加哥,名為代號47的主角在本作中將更加靈活,更好控制。他將可以攀在懸崖邊,還可以保持平衡,游戲融入了掩護系統,挾持人持的功能回歸。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款游戲的測試當中,AMD顯卡的表現普遍要比NVIDIA的產品要更好一些,我們認為是規格的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看來NVIDIA在Maxwell產品中所采用的TDCC技術暫時還無法達到物理規格的水準。
游戲性能測試:《地鐵:最后的曙光》
Metro LastLight》基于俄羅斯最暢銷小說Dmitry Glukhovsky,依舊由烏克蘭4A游戲工作室開發并采用改進后的4A游戲引擎。最后的曙光講述了一場為爭奪足以毀滅人類的世界末日裝置的內戰。人類依舊茍活在地下等死。不同派系之間的戰爭還在繼續,晚上依舊有各種變異生物潛伏在暗處。地面依舊是各種毒氣,但有傳言冰層開始融化,陽光開始穿透云層。
同樣的藍寶石R9 380取得了相當大的優勢,性能方面相當值得我們肯定,除了一些高頻率的GTX960之外,其他產品的成績基本上還是焦灼在一起,無法看出特別大的區別,不過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高頻率的GTX950有著不遜色于GTX960的表現。
游戲性能測試:《古墓麗影9》
《古墓麗影9》將講述勞拉的首次冒險之旅,主角勞拉·克勞馥的年齡被設定在21歲,那時的她還只是一名剛出茅廬的新人,經驗欠缺。隨著游戲劇情的發展,玩家將與勞拉共同成長,獲得新的武器和道具并習得新技能。在冒險的小島上,玩家可以在營地對道具進行組合,有些特定區域就需要特定道具和技能才能通過。島上的各個營地之間可以快捷傳送,玩家無需長途跋涉。而除了勞拉外還將有其他角色出現在島上。
在這款號稱對AMD支持更好并且采用了AMD技術“海飛絲”的游戲當中,AMD產品的表現似乎并不是很理想,不過如果拿掉A卡不看的話,NVIDIA產品的表現還是十分穩定的,性能與之前的測試相比沒有什么變化。
游戲性能測試:《巫師3:狂獵》
《巫師3:狂獵》采用Redengine3引擎,作為一款次世代的RPG游戲作品,本作栩栩如生的真實環境還原以及全新角色面部動作和人物面部表情都成為了一大亮點。Redengine3引擎在支持各種全新圖形技術的同時也加快了地圖載入速度,經由無縫地圖打造的宏大世界讓玩家可以自由無限制的漫游在游戲世界當中。
作為次世代游戲的代表作之一,《巫師3:狂獵》對于圖形性能的要求可以說是苛刻的,雖然我們的主流級產品想要暢玩這款游戲有一些困難,但它還是能夠成為我們看一款顯卡強弱的關鍵。
游戲性能測試:《魔獸世界:德拉諾之王》
既然總有人這樣抱怨我們的首發測試以及各種單品測試,我們就在本次FuryX的首測順應群眾們的期望吧。《德拉諾之王》是魔獸世界最新的6.0版本資料片,該版本將劇情跳轉到了平行世界的德拉諾大陸。除了全新的要塞系統以及100級等級之外,該版本再次升級了圖形引擎,再引入全新圖形技術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魔獸世界的整體圖形質量。
我們都知道網絡游戲的場景變化以及其他人的闖入是我們所無法控制的,這些因素是會影響到我們最終的測試成績的,我們采用了WOW當中鳥點之間的飛行來進行測試,將誤差降低到更小的地步。不過最終的成績肯定還是會有著些許的誤差,雖然如此,這款游戲的測試還是有著一定的參考意義的,雖然WOW的玩家人數正在逐年的下滑,但還是有著相當龐大的玩家群體。
平臺功耗以及散熱
由于我們無法將顯卡拿到主板之下來進行功耗的測試,所以在這里我們提供的是整個平臺的功耗供大家作為參考。我們將采用Furmark來讓顯卡達到滿載,對功耗儀進行拍照,截取實時的功耗,在拷機達到一定時間并且溫度曲線呈現為直線的時候,我們將截取Furmark軟件的界面,獲得實時的溫度。
我們可以看到15款顯卡當中沒有一款的顯卡能夠將平臺功耗拉到200w以上,這一點還是非常值得我們肯定的,不過很明顯的,在這項測試當中,明顯是采用Maxwell架構的產品占據了優勢。
我們可以看到有兩款產品的散熱性能相當的不錯,一款是來自映眾的GTX960冰龍海量版,這款搭載了4GB顯存的GTX960產品在溫度測試中僅僅只有40℃,讓人非常的滿意,相信這樣的溫度也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大的超頻空間。另外一款則是翔升的GTX960產品,采用雙風扇同樣能夠將GPU溫度壓制在50℃以下,足以說明其散熱器設計相當的成功。
價格以及性價比
性價比可以說是玩家非常關注的一項客觀標準,不過因為每個游戲對于不同廠家的顯卡支持程度不同,很可能會造成誤差,所以我們本次利用誤差較小的Futuremark出品的3DMark FireStrike Extreme的測試成績來計算性價比,我們會根據每款顯卡的售價來算出每元人民幣所能夠帶給我們的性能如何。
我們將性價比變成了一個實在的客觀數據,而不是在嘴上說說而已的性價比,通過這個柱狀圖我們可以非常輕松的看出哪一款顯卡的性價比最高。我們在這里并沒有采用游戲來做性價比的計算,因為某些游戲會因為一些商業原因選擇針對某一家顯卡進行優化,所以我們選擇了3DMark FireStrike來進行這項測試,確保公平性。
性能功耗比測試
性能功耗比是NVIDIA以及AMD在本代都非常注重的一方面,一方面是AMD在2015年6月的發布會上就表明新一代的R9 300系列以及Fury系列產品都有相當不錯的性能功耗比表現。另外一方面NVIDIA早在Maxwell推出之時就將性能功耗比作為一個宣傳點。
性能功耗比作為玩家和廠商都比較關注的點,我們在本次的橫評當中算出了詳細的數值來衡量一款產品消耗每W(瓦特)電能所能夠獲得的性能有多少。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方面同樣是基于Maxwell架構的GTX950、GTX960取得了一定的優勢。
積塵測試
我們本次在Z100測試標準當中加入了積塵的測試,不得不說這一項測試浪費了我們相當多的時間,因為作為評測人員以及編輯的我們也沒有接觸過這樣的評測,最終的評測結果并不是特別讓人滿意,借助著精準的電子儀器才測試出了非常細微的差距。
我們的測試時間是一周,對于玩家們來說這樣的時間不算長,不過能夠體現出一點的差異來我們就已經非常滿足了。
2015年度顯卡橫評15款主流產品評分
我們本次的橫評雖然涉及到了5個芯片的產品,但是為了玩家們方便對比,我們將會把所有15款產品放在一起進行評分,但是最終的排名我們將細分至兩個品牌的芯片,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A卡和N卡。
橫向評測的最終評分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性能評測,另外一部分則是規格、做工、用料等方面評分,我們在這里也已經放出供各位玩家的觀看,不過因為AMD與NVIDIA在GPU技術方面有著一定的不同,最終的排名我們將會把兩家的產品分開。
參測12款NVIDIA顯卡排名
橫向評測最終還是需要一個排名,我們在計算了所有的分數之后,將送測的12款NVIDIA產品做了一個分數的排名,具體情況如下圖:
除了昂達送測了GTX960公版產品以外,其他品牌全部送測了超公版產品,按照得分依次排名為:七彩虹、影馳、耕升、微星、索泰、翔升、映眾、華碩、技嘉、銘瑄、盈通、昂達。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索泰送測的這款GTX950憑借著強勁的性能和非常高的規格以及附加功能拿到了第五名的成績。拔得了三款GTX950產品的頭籌。
參測3款AMD顯卡排名
由于A卡廠商送測產品均為不同芯片不同型號,分別的Radeon R9 370、Radeon R9 370X以及Radeon R9 380。我們在此僅做一個大家已經知道了結果的排名。
對于這樣的排名大家應該絲毫不會感到意外,芯片的不同早就了他們的排名,不過值得一提的就是他們的總分數都超越了對應的公版產品,達到了超公版產品的層次。
細節決定勝利
我們可以看到包括A/N的所有主流產品線在內,我們本次的測試主要針對5種芯片,AMD的三個合作伙伴分別送測了三個不同的產品,分別為鐳風R9 370,迪蘭R9 370X,藍寶石R9 380。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出AMD在1000-1599±100元這個市場內的競爭力。相對的我們來看N卡陣營,絕大多數廠商都選擇了GTX960產品,不過也有直接送測GTX950的。在我們所限定的價位內依然是有著兩款產品。
在前文中已經說到,目前的玩家已經過了那種只要絕對性能的時代,玩家們更需要一些有著多種功能,優良外觀以及做工的產品,所以我們的總結當中會說到細節決定了勝利。我們可以看到其實除了藍寶石送測的R9 380之外,其他的產品性能方面的差異并不是特別大,真正將差距拉開的是后面的各項評分。不過藍寶石R9 380 超白金 OC 4GD5的確有著相當不錯的性價比。
所以說顯卡的各種細節才是能夠贏得這次橫評的主要因素,因為就算一款顯卡的頻率再高,沒有合適的規格也無法穩定的運行。高效的前提是穩定,只有穩定才能夠讓我們在使用一款產品的時候更加的放心,穩定恰恰就與我們所測試的規格、用料等項目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