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
這款產品采用Iris 6100顯卡,比同類便攜產品提供了更好的3D性能。
編輯評價
銳炬顯卡的出現,給了輕薄型筆記本和超極本一個理想的選擇,在保證低功耗、低熱量的前提下,還能提供接近主流顯示卡的3D性能,讓便攜式平臺能滿足更多的應用需求,也讓英特爾顯卡收獲了更好的口碑。
如果要問誰是全球出貨量最大的顯示芯片制造商?恐怕很多人會回答是NVIDIA或AMD,其實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慣性思維——把顯示芯片和獨立顯卡劃了等號。
早在上世紀末(這樣說比較唬人,其實就是1999年),英特爾公司就已經將其首款顯示芯片i740改進后集成到Intel 810芯片組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一代集成顯卡,從此之后基于Intel芯片組的主板有半數左右都是捆綁了顯示卡來賣的;從Pentium III到Pentium D時代,英特爾芯片組北橋(MCH芯片)中集成的顯示核心并不是很被認可,大多數消費者不滿意它的3D運算能力,反而認為在配備獨立顯示卡的情況下,為主板上提供的一種完全利用不到的功能而買單是很不劃算的;只有部分面向商用計算的PC產品,才是集成顯卡的用武之地。
在酷睿處理器問世之后,英特爾公司帶來了一次顛覆性的創新——把顯示核心從主板芯片組挪到了處理器中,命名方式也從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變成了Intel HD Graphics核芯顯卡。從此,英特爾公司每賣出一顆處理器,就等于賣出了一塊顯示芯片,稱之為銷量最大的顯示芯片制造商當然并不夸張。而且,英特爾希望借助這一創新設計來扭轉人們的思維模式——消費者不用再為主板上利用不到的集成顯卡而買單,而是在購買CPU時得到了一個附贈的顯卡。
核心代號為Clarkdale的第一代酷睿處理器還屬于一種過渡性嘗試,CPU核心基于32納米制造工藝,而GPU核心則基于45納米工藝,二者并沒有真正融為一體,而是靠一個金屬散熱殼覆蓋著的兩顆Die。從第二代酷睿Sandy Bridge處理器開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核芯顯卡概念,此時GPU核心也達到了與CPU同步的32納米制造工藝,二者真正做到了一個Die中。到了Haswell第四代酷睿處理器,核芯顯卡中又衍生出一個新的概念——Iris(銳炬),英特爾賦予這款產品一個單獨的商標,顯然是因為它的性能明顯超出了同一代的核芯顯卡,從命名方式上來說,大多數酷睿處理器包含的核芯顯卡為Intel HD Graphics 4600/4400/4200,而個別型號的酷睿處理器所包含的顯示核心則是Iris 5000/5100以及Iris Pro 5200。目前英特爾第六代酷睿處理器雖然已經問世,不過市面上還沒見到包含銳炬顯卡的產品,而對于移動平臺來說,采用第五代酷睿的筆記本電腦依然還有很大的市場,比如我們接下測試的這款聯想S41-70。
不同于桌面平臺的第四代酷睿Haswell直接過渡到第六代酷睿Skylake,移動平臺則是按部就班地從Haswell到Broadwell再到Skylake,目前采用Skylake六代酷睿的筆記本電腦還沒有完全搶占市場,只有基于Broadwell平臺的產品才提供了銳炬顯卡的解決方案。在英特爾公司提出“超極本”的概念后,移動平臺的續航能力和響應速度確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超薄機身的散熱要求也把獨立顯卡擋在了門外,因此高性能的銳炬顯卡就成了超極本的理想配置。此前我們測試過第五代酷睿i7-5775C桌面處理器的性能(這款產品沒有在市場上正式零售,只是供應給一些PC廠商,用于一體式電腦或迷你型電腦等產品),并且選擇了NVIDIA、AMD的很多款中低檔顯卡以及APU平臺進行了對比。在絕大多數游戲測試中,Core i7-5775C處理器所集成的Iris Pro 6200顯示卡,都完勝A10-7870K的APU平臺,甚至要超過Radeon R7 240這個級別的獨立顯卡,接近GeForce GT 740的水平。當然,酷睿i7-5775C桌面處理器與銳炬Pro 6200顯卡所提供的運算性能并非便攜型的移動平臺所能及,我們介紹的這款聯想S41-70筆記本采用Intel Core i5-5257U處理器,搭配的顯卡是Iris 6100,3D性能表現并沒有桌面平臺的Iris Pro 6200那么突出;但是相對于大多數超極本所采用的核芯顯卡而言,還是有明顯優勢的,至少它可以讓你從容面對一些輕量級的3D娛樂應用,比如在最高畫質的街頭霸王4游戲測試中,平均幀數可以達到40FPS;在中高畫質的最終幻想14游戲測試中,平均幀數接近50FPS;在優秀畫質的魔獸世界游戲中,平均幀數也有30FPS以上。
從Broadwell這一代產品開始,英特爾酷睿處理器不僅在運算性能上繼續碾壓APU平臺,同時在3D性能上也超過了APU的表現。以我們測試的這款聯想S41-70筆記本(只是因為沒有配備固態硬盤、只采用了希捷8GB緩存的混合硬盤,無法達到超極本規范要求)為例,它的市場售價不到五千元,卻能在超長續航、快速響應等固有優勢下,兼顧不俗的3D性能,更好地滿足部分消費者的娛樂需求,確實是一款很令人心動的便攜式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