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保息,又動輒提供15%的收益率,促成了P2P平臺的大爆發,其中存在的風險不言而喻。據估算,P2P壞賬率或達到15%~20%。2015年12月28日,P2P監管細則出臺,其總體思路是把P2P平臺定性為“信息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回歸了P2P本質,強調個體對個體的直接借貸,平臺的角色是信息采集、借貸撮合,可以收管理費,但不能吃利差,不得提供增信,不得設立資金池,不得非法集資。沒有了信用擔保,意味著投資者風險自擔,或抑制網貸投資的意愿,P2P行業野蠻生長終結了。endprint
三聯生活周刊2016年2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