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龍
當前,我國在協調發展方面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城鄉二元結構所帶來的社會矛盾。《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指出,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當前和未來一階段我國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征之一。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采取的優先發展重工業、優先發展城市經濟的策略,形成了城鄉“二元結構”的框架。進入新時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針對“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進行了多次部署。多年的統籌城鄉發展實踐和理論創新,為城鄉一體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前不久閉幕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共享發展的理念,吹響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沖鋒號。《建議》指出,要堅持協調發展,著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拓展發展新空間,推動城鄉協調發展。這為中西部地區,特別是傳統的農業地區的發展指明了道路。
拓展新空間,尋求新突破。
用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力,用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在國家層面,是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拓展“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新空間,推進重點地區一體發展。而對于農業地區來說,創新思維理念,開拓新的發展空間、走新興的工業園區發展之路,是一種自覺選擇。城鄉統籌作為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個新的空間來承載。
城鎮化,是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內容。首先要實施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戰略,拓展城鎮化的新空間,合理規劃城鎮布局。其次要加快產業發展轉型,加快農業產業現代化,加快新興產業崛起。同時,還要完善配套服務業。
2011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推動皖北地區振興的戰略部署,地處皖南的蕪湖,與皖西北重鎮亳州結成對子,兩市合作共建現代產業新城——亳蕪現代產業園區。亳蕪現代產業園區是安徽加快皖北發展戰略決策的產物,總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是以裝備制造、節能環保、食品醫藥產業為核心,以商務配套、文化旅游、生態休閑為特色的綜合功能型現代產業園區。通過不斷地科學拓展園區空間,亳州這個傳統的農業大市,迎來了推動城鄉協調發展的新機遇。通過這一項目的實施,一方面,大力提高了城鎮化水平,讓更多農村居民變成了產業工人、變成了市民。另一方面,實現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愿景。同時,還進一步健全了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體制機制。
探索新模式,搭建新平臺。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都需創新發展來驅動轉型。日常工作中,必須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一切工作。城鄉統籌,是一個新的工作戰略,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總結,在總結中提升。從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看,已具備統籌城鄉發展的現實條件。但各地有各地的現實情況,需要探索適應地區發展的模式,搭建適合自身發展的平臺。運用新的模式,統籌城鄉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環境建設,統籌解決城市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發展新型特色園區,使之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鄉統籌模式創新的產業。新型特色園區內,產、經、研、居、商要協同發展,組建一個承接農村勞動力轉移、提升城鄉統籌發展水平的新平臺,使之成為接納農業轉移人口較多的區域。此外,要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園區落戶,享受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務。做到城鄉建設、產業發展、社會事業、土地利用、生態環保、文化保護等各類模式協同發展,努力構筑中心城市、新興園區、鄉鎮、農村在內的多級統籌平臺。
亳蕪現代產業園自規劃時,就不斷提高園區承載功能,進一步加大市本級財政對園區建設和發展的投入;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園區建設。圍繞項目建設,積極穩妥開展征遷工作;實行征遷工作責任制,合理分工、統一調度、依法征收。加大引智引技力度。把人才引進與招商引資工作同時謀劃和實施,在資金、事業、生活等方面,為人才發展提供良好保障。為統籌協調園區發展,亳州牽頭建立了市本級和譙城區園區建設協調機構,實現亳州經濟開發區、亳州工業園區和亳蕪現代產業園區規劃銜接、特色鮮明、錯位發展,加強園區間合作共建。
提升新理念,促進新發展。
深化體制改革,加快機制創新,需要我們不斷解放思想、開拓進取。黨的“十八大”系統全面地闡述了道路、理論和制度“三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基本要求,把統籌兼顧作為根本方法,為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指明了方向。城鄉一體化發展理論創新也在不斷深入。作為城鄉統籌的新空間、新平臺,要注重規劃先行、頂層設計,這需要先進的理念作為支撐、合理的制度設計做保障。《建議》提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就要求我們要堅持把理念創新當成引領各項發展的動力,堅持把理念突破當成解放思想的重中之重,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特別是要實現進城務工人員及其家屬與城市居民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務,同等化的生活條件。讓失地農民不失家園,離開耕種不離工作,洗腳上田后要融入現代社會。
亳蕪現代產業園區在制定實施戰略規劃、政策措施時,即全面考慮所有工作的開展都要有利于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鄰里中心、人才公寓是亳蕪現代產業園的一個亮點。其經營理念和運作模式,借鑒了新加坡的成功經驗,是一個集合了商業、文化、體育、衛生、教育等多種生活服務設施的綜合性城市體,圍繞銀行、超市、郵政、餐飲店、洗衣房、藥店、文化用品店、維修點、社區活動中心、菜市場、衛生所等12項居住配套功能,提供從“油鹽醬醋茶”到“衣食住行閑”一站式的服務。
在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方面,省市簡政放權,賦予園區管委會更多管理權限。亳蕪現代產業園區用先進理念做引導,強化優質服務,落實并聯審批,落實首問負責、限時辦結和責任追究制,落實重點項目分管領導跟蹤負責制,全方位實施“保姆式”服務。加強以資金融通、信息服務、市場開拓、人才培訓為主要內容的服務體系建設,借助民間資本和市場機制推進公共服務社會化。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堅持城鄉統籌,就是要讓城鄉居民共享發展,讓改革的成果惠及全民。亳州,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而今,亳州蕪湖現代產業園區正朝著皖北地區工業化、城鎮化等協調發展的先導區和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城鄉統籌發展的現代化新城區邁進,力爭為農業地區的協調發展樹立一個可供借鑒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