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莉莉 張麗麗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腫瘤內科 安徽 蚌埠 233000)
腫瘤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目前,進行手術治療仍是臨床上對腫瘤患者進行治療的主要方法,但也有部分惡性腫瘤患者會選擇通過內科保守療法進行治療。腫瘤患者在進行內科保守治療的過程中易出現較多的不良反應,可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1]。最新的臨床實踐表明,對接受內科保守治療的腫瘤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可有效地改善其生活質量。為了進一步證實此護理方法的有效性,我們對近年來在我院接受內科保守治療的60例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8月~2015年7月期間在我院接受內科保守治療的60例腫瘤患者。我們根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將這60例患者分為常規組和綜合組,每組各有30例患者。在常規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他們的年齡在36~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2.5±3.4)歲。他們中有乳腺癌患者6例,有胃癌患者8例,有肝癌患者7例,有鼻咽癌患者4例,有淋巴癌患者5例。在綜合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他們的年齡在35~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3±2.5)歲。他們中有乳腺癌患者8例,有胃癌患者10例,有肝癌患者5例,有鼻咽癌患者3例,有淋巴癌患者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癌癥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在這兩組患者進行治療期間,我院對常規組患者進行用藥護理和生活護理等常規護理,對綜合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方法與常規組患者相同)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具體的護理內容是:
1.2.1 進行心理護理 腫瘤患者在接受內科保守治療期間,因受到病情和陌生環境的影響,極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狀況,從而降低其對治療的依從性。因此,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安慰和鼓勵患者,耐心傾聽其主訴,掌握其情緒的變化,通過語言交流、動作表達、情緒感染等方法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以緩解其出現的不良情緒,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
1.2.2 進行健康宣教 在腫瘤患者接受內科保守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比如可通過發放健康教育手冊、在療區設置宣傳欄、舉辦專題講座、播放電視錄像及進行醫患問答等形式向其介紹腫瘤的相關知識、治療方法、治療期間應注意的事項、易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有效的應對措施等,以增強其對治療的信心,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同時,護理人員應囑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保持清淡的飲食,保證睡眠質量,在輸注化療藥物時應盡量減少肢體活動以避免藥物外滲等。
1.2.3 進行出院指導 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生活指導。護理人員應囑患者進行適度的運動,以增強其體質,提高其抵抗力,并囑其家屬密切關注其身體的狀況,一旦發現其有不良反應或異常表現要及時讓其回醫院就診。
1.2.4 進行定期回訪 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定期回訪,了解其出院后的健康情況及其出院后對醫囑的執行情況。①護理人員應了解患者是否發生不良反應或并發癥,并告知其進行處理的辦法。②護理人員應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疑問,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健康指導與心理指導[3]。③針對其難以解決的問題,護理人員應告知其回醫院進行處理。
我院采用生活質量量表[2]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生活質量量表包括5方面內容(身體狀況、軀體癥狀、精神狀況、生存的質量和所受到的支持),共16個問題,每道題的評分為0~10分,0分為最差,10分為最好,所有問題的總分即為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說明其生活質量越好。
我們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x2 檢驗,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進行治護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護結束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較治療前均有明顯的提高,其中綜合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為(109.31±22.50)分,常規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為(95.03±21.20)分,綜合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進行治護前后其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s,分,n=30)

表1 兩組患者進行治護前后其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s,分,n=30)
注:與護理前比較,*P<0.05,與常規組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身體狀況 軀體癥狀 精神狀況 生存的質量 所受到的支持 總分綜合組 護理前 5.87±1.09 15.59±3.30 22.08±5.15 30.31±4.59 11.89±1.78 85.49±16.10護理后 7.90±1.91*# 22.68±4.56*# 25.30±6.10*# 39.60±5.20*# 14.29±3.50*# 109.31±22.50*#常規組 護理前 5.78±1.35 15.33±3.09 21.95±5.68 30.28±4.48 12.01±2.01 82.39±18.01護理后 6.80±1.55* 18.30±3.59* 23.60±6.89* 33.40±5.19* 12.50±2.80* 95.03±21.20*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接受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接受綜合護理的綜合組患者其治護后生活質量的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這說明,對接受內科保守治療的腫瘤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可有效地改善其生活質量。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 穆桂梅.護理干預對腫瘤內科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09(2):34-35.
[2] 施霞.護理干預提高腫瘤內科患者生存質量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33):86-87.
[3] 路麗華.護理干預提高惡性腫瘤患者生存質量的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0,08(32):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