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華
(江蘇省丹陽市人民醫院 江蘇 丹陽 212300)
相關的研究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因肺炎死亡的5歲以下兒童超過35萬[1]。對肺炎患兒進行有效的護理,能促進其身體快速康復,對挽救其生命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探討對肺炎患兒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我院對近幾年收治的80例肺炎患兒使用兩種不同的護理方法,對其中40例患兒進行了臨床路徑護理,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肺炎患兒。這些患兒的病情均符合小兒肺炎的相關診斷標準[2]。這些患兒在臨床上的表現主要是咳嗽、發熱及呼吸急促等。隨機將這些患兒分為常規組和路徑組,每組各40例患兒。常規組中有男性患兒26例,女性患兒14例;其年齡為1~6歲,平均年齡為(1.5±0.6)歲。路徑組中有男性患兒24例,女性患兒16例;其年齡為1~5歲,平均年齡為(1.4±0.7)歲。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所有患兒的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對所有患兒使用布地奈德進行治療。對常規組患兒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是:監測患兒的病情。對患兒進行用藥指導。為路徑組患兒進行臨床路徑護理。進行護理前,成立由護士、護士長和科室主任組成的護理小組,召開護理小組會議,確定臨床路徑護理的內容。根據護理內容制作護理路徑表。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方法是: 1)在患兒入院時,熱情地接待患兒及其家屬。詳細地向患兒及其家屬介紹病區的環境及醫院的相關規章制度。將病房的濕度維持在50%~60%,將其溫度維持在18~20℃。定期為病房通風,保持病房內安靜、衛生。2)在患兒病情發作的急性期,增加巡視病房的次數,監測其生命體征,觀察其臨床癥狀。盡量在早期及時發現其出現的異常情況,并及時將其異常情況告知醫師,協助醫師進行相應的處理。如,當患兒的體溫>38.5℃時,應對其進行降溫處理,預防其發生高熱、驚厥;患兒在輸液期間若吐出粉紅色的泡沫痰,應立即為其停止輸液。向患兒及其家屬介紹小兒肺炎的知識,緩解其恐慌的心理狀態。通過對患兒進行鼓勵、撫觸、贊美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確保治療措施的順利進行。每隔2~4h幫助患兒翻一次身,通過改變其體位促進患兒肺內分泌物流向大支氣管,并適當叩擊其背部,促進其排出痰液。使用熱水袋熱敷患兒的腹部,促進其排氣。3)在患兒病情的穩定期,為患兒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讓其攝取足夠的營養?;純旱娘嬍硲园肓髻|食物或流質食物為主。若患兒氣急發紺,應將其抱起,對其進行喂食,以免其將食物吸入氣管,發生窒息。使用棉簽蘸取生理鹽水擦拭患兒的口唇及口腔,預防其發生感染。指導患兒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引導其多曬太陽,但應避免其勞累。4)在患兒病情的康復期,告知患兒家屬幫助患兒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督促其勤洗手,少帶患兒去公共場所,預防其發生交叉感染。向患兒家屬介紹出院后繼續用藥的方法。一旦患兒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帶其就診。協助患兒家屬辦理出院手續,做好電話隨訪工作。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兒康復的時間、病情的治愈率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6.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護理后,路徑組患兒的平均康復時間為(9.3±2.1)d,,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5%,其病情的治愈率為95%。常規組患兒的平均康復時間為(12.5±3.2)d,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7.5%,其病情的治愈率為77.5%。路徑組患兒的平均康復時間、并發癥的發生率及病情的治愈率均明顯優于常規組患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康復的時間、病情的治愈率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n(%)]
小兒肺炎是兒科常見的一種疾病。根據患兒病情嚴重的程度,可將肺炎分為輕型肺炎和重型肺炎。輕型肺炎患兒在臨床上的表現主要是發熱、咳嗽、食欲不振、煩躁不安等。重型肺炎患兒除了會發生嚴重的呼吸系統癥狀以外,還可能出現脈搏加快、面色青灰、昏睡、意識不清、惡心、嘔吐等癥狀。這些癥狀嚴重威脅患兒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3]。臨床路徑護理是一種規范化、個性化、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在對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時,護理人員需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一套適合患者的護理方案和流程,并嚴格按照護理流程開展護理工作。對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實現了護理服務從“被動式護理”向“主動式護理”的轉變。臨床路徑護理的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可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還向路徑組患兒及其家屬普及了兒童保健知識及疾病防治知識,提高了患兒家屬的保健意識,從而促進患兒身體的快速康復。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臨床路徑護理的路徑組患兒的平均康復時間、并發癥的發生率及病情的治愈率均明顯優于接受常規護理的常規組患兒。這與相關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4]。
綜上所述,對肺炎患兒進行臨床路徑護理能縮短其康復的時間,提高其病情的治愈率,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
[1] 王俊蘭,桂紅,董會民,等.臨床路徑在小兒肺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觀察[J].河北醫藥,2012,34(9):1432-1434.
[2] 王利珍,于宗君.臨床路徑在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治療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1,51(25):5.
[3] 初振華.臨床路徑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36):56-57.
[4] 蹤志玲.關于臨床路徑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2(7):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