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忠
(河南省人民醫院 乳腺外科 河南 鄭州 450003)
甲狀旁腺功能減退(HP)是接受甲狀腺癌根治術的患者最為常見的術后并發癥。HP患者多因體內的甲狀腺激素(PTH)活性降低或分泌不足[1],從而出現血鈣水平降低、神經肌肉反應性增強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可對患者的手術效果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如何預防接受甲狀腺癌根治術的患者發生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就顯得十分重要。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聯用甲狀腺癌根治術和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治療甲狀腺癌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2年1月~2015年1月間我院收治的120例甲狀腺癌患者,我們將其隨機分為A組(60例)和B組(60例)。在A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4例,女性患者有26例,其平均年齡為(43.68±5.43)歲,其中患有乳頭狀癌的患者有35例,患有濾泡狀癌的患者有25例;在B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28例,其平均年齡為(45.25±5.61)歲,其中患有乳頭狀癌的患者有38例,患有濾泡狀癌的患者有2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理類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為A組患者實施甲狀腺癌根治術,為B組患者實施甲狀腺癌根治術和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
1.2.1 A組患者 為A組患者實施甲狀腺癌根治術,具體的手術方法是:①為患者進行常規麻醉,在其頸部做手術切口,逐層暴露甲狀腺。②切斷甲狀腺中靜脈,向內側牽拉患側甲狀腺的腺葉,切斷并結扎甲狀腺上極血管。③尋找上位甲狀旁腺,對甲狀腺背側進行銳性分離,采用精細化被膜操作技術分離甲狀腺與被膜外組織。④如果在甲狀腺的中下極探及下位甲狀旁腺,則應緊貼甲狀腺包膜對甲狀腺下動脈的分支血管進行結扎,然后分離甲狀旁腺與甲狀腺。⑤常規縫合切口。
1.2.2 B組患者 為B組患者實施甲狀腺癌根治術和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具體的手術方法是:①進行甲狀腺癌根治術的具體方法同A組。②在常規切除甲狀腺和甲狀旁腺后,切除一小部分的甲狀旁腺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將其余部分放置在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中。③若病理檢查結果顯示甲狀旁腺正常,則將剩余的甲狀旁腺組織植入預先制作好的胸鎖乳突肌口袋內,然后縫合口袋。④常規縫合切口。
①兩組患者短暫性HP的發生率。②兩組患者永久性HP的發生率。③兩組患者術畢1個月后、3個月后及半年后血清PTH水平的變化。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B組患者短暫性HP的發生率及永久性HP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短暫性HP發生率及永久性HP發生率的比較[例(%)]
B組患者術后各時段的血清PTH水平均明顯高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時段血清PTH水平的比較[(±s)pg/ml]

表2 兩組患者各時段血清PTH水平的比較[(±s)pg/ml]
注:*表示與A組相比,P<0.05
組別 術后1個月 術后3個月 術后半年B 組(n=60)32.23±6.22 * 38.47±4.80 *40.31±4.60 *A 組(n=60)20.65±5.19 26.32±5.93 29.98±6.23
在對甲狀腺癌患者實施甲狀腺癌根治術的過程中,甲狀旁腺極易在術中受到挫傷,進而導致HP的發生[2]。研究證實,當患者發生術后短暫性HP后,可通過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使其甲狀旁腺功能在短期內恢復正常[3]。但若甲狀旁腺受損較為嚴重或被誤切時,患者就會發生永久性HP。有學者認為,在實施甲狀腺癌根治術的過程中采取保護甲狀旁腺的血供、保留部分原位甲狀旁腺等措施能顯著降低HP的發生率[4]。但是,由于術中保留原位甲狀旁腺的難度較大,因此臨床上常在為該病患者實施甲狀腺癌根治術的過程中同時進行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5],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術后HP的發生、保護甲狀旁腺的功能不受到影響。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B組患者短暫性HP的發生率及永久性HP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A組患者,B組患者術后各時段的血清PTH水平均明顯高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聯用甲狀腺癌根治術和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治療甲狀腺癌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史小丹,徐衛國.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中保留肋間臂神經和胸前神經的研究進展[J].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2010,4(1):42-48.
[2] 李金茂,魯建國,何顯力等.乳腺癌手術中保留胸前神經、肋間臂神經的臨床意義[J].現代腫瘤醫學,2010,18(5):929-931.
[3] 魏源水,朱宏輝,倪斌等.保留胸前神經和肋間臂神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療效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08(4):31-33.
[4] 何嘉賓.保留胸前神經和肋間臂神經的乳腺癌手術臨床觀察[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4(1):73-74.
[5] 蔡立青.保留肋骨間神經和胸前神經入路對乳腺癌術后并發癥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4,17(12):94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