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素春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中西醫結合醫院麻醉科 海南 昌江 572700)
在臨床上,對接受剖腹產手術的產婦進行麻醉的方法主要有腰麻、全麻和硬膜外麻醉等。良好的麻醉效果不僅能縮短產婦的產程,還能降低其疼痛程度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1]。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對接受剖腹產手術的產婦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的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間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剖腹產手術的產婦,所有產婦均為足月妊娠,其年齡為20~32歲。我們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100例產婦分為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產婦進行腰麻,為觀察組產婦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然后觀察對比兩組產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
1.2.1 對照組產婦 為對照組產婦進行腰麻,具體的方法是:①使用10mg的地西泮注射液(由安徽省皖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H34021380,規格為2ml·10mg)及0.5mg的阿托品注射液(由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H20053311,規格為1ml·0.5mg)為產婦進行肌注。②輔助產婦保持側臥位,使用硬膜外穿刺針在其L1腰椎與L2腰椎之間的間隙處進行穿刺,然后向其頭端置管5cm。③向導管內注射10~15ml、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將麻醉平面維持在T6~T8之間。④麻醉起效后,為產婦實施剖腹產手術[2]。
1.2.2 觀察組產婦 為觀察組產婦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具體的方法是:①使用10mg的地西泮注射液(由安徽省皖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H34021380,規格為2ml·10mg)及0.5mg的阿托品注射液(由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H20053311,規格為1ml·0.5mg)為產婦進行肌注。②輔助產婦保持側臥位,使用硬膜外穿刺針在其L2腰椎與L3腰椎之間的間隙處進行垂直穿刺,然后向其頭端置管4cm。③向硬膜外導管內注射10~15ml的麻醉混合液(由1∶20萬的腎上腺素、濃度為1.5%的利多卡因和濃度為0.18%的布比卡因配置而成)。④15min后,為產婦實施剖腹產手術。⑤在手術過程中,若患者的麻醉平面偏低,可視情況為其追加用藥,但總用藥量不可超過20ml[3]。
統計對比兩組產婦血壓下降、明顯牽拉不適、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切口上端疼痛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4]。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00%,對照組產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4.00%,觀察組產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產婦,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下表。

表 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n(%)]
剖腹產手術是婦產科臨床上十分常用的手術方式之一。剖腹產手術不僅會給產婦帶來巨大的疼痛,而且用于進行術中麻醉的藥物還會直接作用于嬰兒。因此,選擇合適的麻醉方法及麻醉藥品對接受剖腹產手術的產婦進行麻醉就顯得十分重要。有研究認為,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對接受剖腹產手術的產婦進行麻醉不僅能明顯減輕產婦的疼痛程度、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還能降低胎兒宮內窘迫及低氧血癥的發生率[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00%,對照組產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4.00%,觀察組產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產婦,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接受剖腹產手術的產婦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十分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林法成. 剖腹產手術腰硬聯合麻醉與連續硬膜外麻醉對血液動力學的影響[J]. 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12):280.
[2] 楊朝何. 連續硬膜外麻醉下剖腹產手術48例臨床總結[J]. 中外健康文摘,2013,3(37):70-71.
[3] 宋瓊. 連續硬膜外麻醉下剖腹產手術的臨床經驗總結[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5(19):4486-4487.
[4] 楊富貴. 輕比重腰麻與連續硬膜外麻醉在剖宮產手術中的臨床比較(附87例分析)[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6):3731.
[5] 譚靜,聶玉敏,李少瓊,等. 連續硬膜外麻醉下剖腹產手術204例臨床總結[J]. 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2):1054-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