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
鄉下55歲的婆婆老犯眩暈,老公趙鐵決定接她來家里小住養病。王雪當時沒想太多,答應了。
周末,左手挎著布包、右手拖著行李的婆婆風塵仆仆地來了。剛進門,包還沒落地,婆婆就指著拖地的保沾大姐問是誰。得知是花錢請的,婆婆急了,她扯著嗓門數落起來:“拖個地你們不會啊,還請人……”說著就要趕保潔員走。保潔員愣在那兒,一臉不高興,搞得小兩口一陣尷尬。王雪趕緊拉著婆婆往外走:“媽,陪我去散會兒步吧。”
一路上,婆婆都沒個好臉色。她埋怨王雪不會過日子,浪費錢。王雪心有不快,卻面帶笑容。她親密地挽著婆婆:“媽,消消氣。平時趙鐵常出差,我工作也忙,我倆都沒時間打掃衛生,所以請人每個星期上門做一次清潔。”“我可以做呀。”婆婆拍著胸脯說。王雪把婆婆的手挽得更緊了:“媽,您都操勞了大半輩子了,來我們這兒呀,就好好養病吧。”王雪的一番話,讓婆婆逐漸消了氣。
婆婆來后,從洗菜水二次利用沖廁所到把廢紙盒積攢賣錢,一系列無比節儉的生活方式都讓王雪無法接受。但最終,她除了和老公吐槽一番,什么都沒說。可是婆婆把自己的生活習慣強制性地帶入這個小家庭時,王雪多少有些不樂意了。
多年來,婆婆習慣了早睡早起,而小兩口睡得晚,不上班時起得也晚。可婆婆每天晚上不到十點就開始各種催促,小兩口只好將晚睡的陣地從客廳移至臥室。可即使在臥室悄悄玩電腦,那星星點點的亮光也沒能瞞過老太太。“怎么還在上網,該睡覺了。”老太太站在黑漆漆的門口使勁敲門。
每當此時,王雪就想發火。老太太怎么這么操心,睡不睡跟她有什么關系?王雪臉皮薄,讓趙鐵說說他媽。趙鐵卻勸王雪:“早睡早起也好。再說,老太太病情加重就不好了。”王雪抱怨:“這種生活簡直跟坐牢沒啥區別。”趙鐵柔聲細語地安撫:“哎,住不了多久,你就忍忍吧。”
不過,住了半個多月,老太太也沒有要回去的意思。這時,王雪卻抱怨不起來了。自從婆婆來了以后,他倆因為生活有規律,精神都好了許多。
而以前,小兩口工作一天回到家后,都在外面湊合著吃。一到周末,兩個睡懶覺的人也是有一頓沒一頓,從沒按時吃過飯。現在,小兩口的一日三餐正常了。每天無論多晚回家,老太太都會端出熱騰騰的飯菜,讓王雪覺得,家終于有了家的樣子。另外,家里變得規整了。沙發上、餐桌上、臥室的床上,再沒有了成堆的臟衣服。
王雪漸漸地有了愧疚感。她發現,婆婆除了嘮叨點兒,卻從來沒有指責過她,或挑撥小兩口的感情。有次晚飯過后,王雪突然意識到,老太太天天做飯,自己卻從來沒有洗過碗;還有一次她提前下班,看到老太太提著一籃子蔬菜慢悠悠地往樓梯問挪動,心里突然一陣酸楚——婆婆來這么久,她還沒給過婆婆一分錢的生活費。
這天,一家人在客廳看電視時,王雪拿出一張銀行卡給婆婆,讓她沒事時出去逛逛街,買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婆婆臉上閃過一絲驚喜,但堅決不要。一個堅持給,一個堅決推,婆媳的心在這一推一讓之間更近了。
這以后,婆婆每天都樂呵呵的,還經常下樓去跟其他老太太跳廣場舞。婆婆對保沾大姐也不冉挑剔了,每次都能和和氣氣。最難得的是,到了周末也體恤兒子兒媳上班辛苦,肯讓他們多睡會兒懶覺。王雪這時才深刻地體會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話的含義。
一次,王雪上網,偶然逛到以前常去的婆媳論壇,看到里面全是兒媳控訴婆婆的帖子,她笑了。回想起半年來與婆婆相處的點點滴滴,她頗有感悟,只要學會寬容,放低姿態,那么婆媳之間自然能融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