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輝
一、入學教育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基石
開學伊始,針對新學校、新專業(yè)、新班級、新同學相互不認識、不熟悉,但渴望彼此了解的心理特點,開展“我愿意和大家成為好朋友”主題班會活動。班會前,我利用最短的時間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學生,查閱、摘錄學生的各種檔案資料,獲取了初步認識,重點了解特殊學生,精心設(shè)計組建新班級的第一次集體活動計劃,并且布置了班級環(huán)境。班會上,我先提出要求:每位學生先自我介紹,要開門見山,時間不超過三分鐘,實事求是,不虛夸,突出長處,生動形象,形式不限,最大限度地展示才華。首先我為學生進行“打樣”,激勵和帶動大家,學生們爭先恐后的到臺前來展示自己,全班一半以上的人都能夠展示自己的拿手好戲:唱歌、跳舞、講故事,還有展示自己的字畫作品等等。緊接著,我把班會推向高潮,抓住職專的學習特點,幫助學生放大夢想,點燃激情,讓每個人將自己的理想寫在彩紙上,疊成千紙鶴,掛在班級的墻上,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目標就是清醒劑,增強目標感。
(一)以每一次活動為德育的切入點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初中進入職專學習階段,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真正確立,不能真正做到自律。為此,我結(jié)合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通過軍訓教導(dǎo)學生努力奮進和勇往直前。在軍訓前,對學生進行“訓前”總動員:我國歷來被稱為“禮儀之邦”,對讀書人很重視德和才的培養(yǎng),言行是個人素質(zhì)的體現(xiàn),現(xiàn)代社會不僅需要我們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還應(yīng)具備軍人的素質(zhì),以及軍人那種團結(jié)奮進、勇往直前、步調(diào)一致的作風。軍訓中每個人都很重要,提出了我們的口號:“班榮我榮,班恥我恥,拼搏進取,永爭第一”。在整個軍訓過程中,我始終和同學一起頂烈日、迎風雨、不怕苦、不怕累,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有的同學發(fā)高燒,站起來都打晃,但為了班級榮譽白天吃藥,晚上打針,一直堅持軍訓;有的同學練正步走時,不小心扭傷脖子,可他輕傷不下火線,此情此景,讓我和同學們覺得感動。每天結(jié)束時,我都做二分鐘激情小結(jié),鼓勵同學,敢于和自己挑戰(zhàn),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經(jīng)過一周的軍訓,同學們形成了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勇于挑戰(zhàn)自己戰(zhàn)勝困難和強烈的目標感,為今后走向社會、參與競爭、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埋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
通過文體活動教育學生團結(jié)一致。學校陸續(xù)開展了籃球比賽、校園歌手大賽以及拔河比賽等等。記得拔河比賽之前,先找名同學在黑板上畫兩頭牛拔河的情景,讓大家分析其中的含義,同學們七嘴八舌,爭議紛紛。最后,我用高亢的聲音對同學說:孩子們,拔河比賽是一個班級團結(jié)的象征,大家有勁向一處使,聽從我的指揮,記?。阂粋€方向,一個聲音。這次活動收效很大,同學深受鼓舞。一次次活動,我們不敷衍,認認真真地思考,每次活動都將德育融入其中。
(二)感恩教育貫穿始終
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我們學生中存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不良現(xiàn)象:精神空虛,比吃、比穿、比玩,卻不比學習成績,缺乏動力,不求上進,個別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因為某點小事,就產(chǎn)生摩擦,甚至大打出手,不顧后果,漠視父母的養(yǎng)育、老師的栽培、他人的幫助,反映出許多學生感恩意識和感恩行為的缺失。因此,加強感恩教育成了一個亟待重視和解決的課題,為此,我制定了一系列活動規(guī)劃:
首先,組織召開了一個班會,讓大家討論什么是感恩。班會上,同學們暢所欲言,有人說感恩誰不會呀,給老媽打洗腳水,幫家長干點活兒,長大掙錢給父母花點兒,只有幾個學生說好好學習,回報父母。于是,我先肯定同學們的觀點,同時提出,在學校上課不認真聽課、頂撞老師、不鉆研技術(shù)、不積極參與集體活動、不遵守學校規(guī)章制度是感恩嗎?讓學生展開討論,通過本次班會使學生知道感恩就是主體(人)對他人、對社會、對自然的感激,并予以報答。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guān)心他人、報效祖國,才會勤奮學習、珍愛自己,才能擁有幸福和快樂。感恩是一種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感恩更是一種責任。
其次,經(jīng)過班級學代會研究決定:從感激父母養(yǎng)育之恩為起點,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動安排,具體內(nèi)容:
1.學習、理解并背誦“弟子規(guī)”。每次晨讀時間給同學講一個感恩教育的小故事,教育學生感恩父母,懂得父母不僅賜予我們生命,而且把我們養(yǎng)育成人。我們感激父母是做人最起碼的要求,是做人的底線,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愛,怎么可能愛同學、愛他人、愛社會。
2.開展征文、演講比賽活動。讓學生每人都寫一篇關(guān)于親情的作文,題目自擬,在全班進行演講評比,把好文章展示在班刊上。演講活動中,同學們有的寫了“我爸爸的背”、“媽媽的手”、“哥哥的希望”,這些看似簡單的文題,同學們卻用感人的故事,樸實無華的詞語,道出了他們的心聲:我愛爸爸、愛媽媽、愛自己、愛家人。演講中,有時發(fā)出陣陣掌聲,有時又感動得流下眼淚,這次活動讓大家從心里感知親情、懂得親情、珍愛親情。
3.布置愛心作業(yè):(1)記住父母及親人的生日,并在他們過生日那天一定打個電話或發(fā)條短信,給他們送去溫馨的話語和美好的祝福。(2)每天節(jié)約一元錢,在自己生日這天給父母買一件小禮物,禮輕寓意深,俗話說:“兒的生日,娘的苦日”。(3)利用假期做家務(wù)。寒假期間,有的幫家長劈柴、做飯、洗衣服,有的干了許多又臟又累的農(nóng)活,他們又聽話又務(wù)實,收效頗大。家長有的打電話,有的直接來學校向我當面道謝,還有些家長在鄰里、親朋好友中宣傳我校,夸老師認真負責、對待學生象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這更增添了我們繼續(xù)開展感恩教育活動的信心。
4.收獲。通過以“父母你們辛苦了”為主題搞一個大型班會,邀請學校有關(guān)領(lǐng)導(dǎo)參加,同學們準備了各種形式的節(jié)目,有情景劇、歌曲、詩朗誦等,生動形象地描述了父母那雙干裂的手、曬黑的臉,爬滿皺紋的眼、勞累的背……很多同學眼睛濕潤了、變紅了,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又一次受到了震撼。領(lǐng)導(dǎo)給本次活動做了總結(jié),他將感恩教育的內(nèi)容升華:我們感激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同時,感激老師的培育之恩、感激他人的幫助之恩,報效祖國、回報社會……還生動的列舉了我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感恩事跡,教育學生從現(xiàn)在做起,本著“品德樹人、技能立業(yè)”的思想,踏踏實實做人,以或形象、或有趣、或激昂的形式教育熏陶學生,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素質(zhì),升華了學生們的思想境界,溝通了師生間的情感,進而使班級的各方面工作得到極大提高。
二、家庭和學校教育相結(jié)合是感恩教育的關(guān)鍵
(一)家校合力有效培養(yǎng)好學生
百善孝為先。因為學生思想活躍,愛過西方的節(jié)日,根據(jù)這個特點,在感恩節(jié)到來之際,我組織召開了家長會。和歷次家長會不同的是,這次家長會的主題是“百善孝為先”。家長和學生坐在一起,悠揚的樂曲聲中,從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到羊羔跪乳、烏鴉反哺。伴著《燭光里的媽媽》這首歌,大地震的災(zāi)難展現(xiàn)在大家的面前:一位母親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給了孩子生的希望,詮釋了母愛的神圣……在主持人昂揚頓挫的解說中,教室里一片啜泣聲,媽媽擦著眼睛,爸爸無聲地流淚,學生們都深深地低下了頭……自從這次家長會后,同學們變了,不但尊重了父母,而且同學間也相互禮讓,和和氣氣的,很多同學也知道學習了,父母與子女關(guān)系更加融洽了。通過家長會,使每位同學都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生活在這個集體中。這更讓我感到家校合力,共同培養(yǎng)教導(dǎo)學生,效果會更好。
(二)家長要平常心正確看待自己的孩子
殘疾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讓他們在普通班,和正常的學生一樣接受教育,避免他們的心靈受到傷害,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我一直在思考:怎樣從各方面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讓他們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充分展示特長,找回自尊,樹立自信,讓他們處處感受到關(guān)愛,時時想著奉獻,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呢?經(jīng)過幾年的摸索,我不斷地和家長探討,用心感知他們的心理歷程。特殊孩子的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很不幸,不舍得讓孩子再受半點委屈,對于老師的批評有時不能正確看待。其實,老師批評孩子,正說明老師關(guān)注自己的孩子,如果我們家長、老師保持一致意見,會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點;另一方面,我們也應(yīng)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對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使孩子樹立起自信。殘疾學生個性相對很強,但他們和正常學生一樣渴望參加各項活動。我們班級有名學生,是國家二級肢體殘疾,我和家長積極交流,了解他的過往,體會他的性情。他熱愛勞動,喜歡唱歌,愛好體育。我抓住他這一特點,安排他在班級當勞動委員,負責班級日常值日的安排。在學校的文藝匯演中,他的一首《父親》讓全場動容,唱出了父親對孩子深情的愛,唱出了孩子對父親濃濃的情。在運動會上、籃球賽中,他都是主力,同學們很愿意配合他。他還積極備戰(zhàn)2014年遼寧省殘疾人運動會,并且不負重望,奪得佳績。在2015年的高考中,以優(yōu)異的成績進入高校深造。關(guān)愛殘疾學生要從點滴做起,要不斷培養(yǎng)他們有進取、向上的精神。一貫的溺愛,不但幫不了他們,反而還會傷到他們,所以老師與家長配合,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正確看待他們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樣才能全方位的幫助孩子的健康成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每次看到他們?nèi)〉贸煽?,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喜悅溢滿心間的時候,我都會深深感覺到,家長和老師雙方充分溝通,共同探討孩子教育問題,達成共識,是多么的重要。
融匯于活動中的德育,讓班主任工作受益匪淺。今后我們會在這方面繼續(xù)探討與努力!
(作者單位:遼寧省阜新市阜蒙縣職業(yè)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