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非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7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今天,我們每一名華夏兒女都記得發生在一百多年之前的甲午中日戰爭,這場戰爭使我們的社會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三十年之后的“九一八事變”使原先沉靜的沈陽城變得混亂,而之后發生的 “七七事變”讓盧溝橋畔變得硝煙彌漫。我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國頓時喪失了地位與尊嚴,中華民族面臨著非常危急的時刻,而任何一名存在愛國心的中國人都會發出自己的怒吼:要站起來,打敗敵人!
1945年8月15日,日軍宣布了無條件投降。在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永遠都銘記在心。對于物質上異常強大的敵人,我們在中華民族的屈辱歷史上劃上了濃重的一筆,我國被人宰割的那段歷史終于結束,我們的祖國母親擦掉了身上的鮮血與淚水,在之后的日子里她會永葆生機。
打開記憶的大門,歷史再一次停留在那一次次硝煙戰火中,可惡的日本人一直想把我們中國變為日本的殖民地,他們趁我們民族危機時攻打我們。在中國大地上,罪惡的鐵蹄無情地踐踏著。漫長的8年,如同過了幾個世紀,可以想象那時的中國該有多么民不聊生啊!處處燃燒著戰火,人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在南京大屠殺時,敵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對手無寸鐵的南京人民進行屠殺,使三十萬中國同胞含冤而死……中國人民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候,我們偉大的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用自己的智慧,打倒了日本帝國主義。在這場如火如荼的抗日救國運動中,大家團結一致,聽從黨的命令,不怕犧牲。為了人民的利益,哪怕犧牲個人的生命也無所謂:以一敵百的狼牙山五壯士,少年參軍的張嘎……一個個抗日英雄的光輝形象,仿佛又屹立在我的眼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70年前的戰火硝煙早已散盡,但高亢的旋律依然激起我們奮斗的豪情;70年前救亡圖存的歷史任務雖已完成,但中國人民的愛國精神依然是我們最珍貴的財富。低首冥思,我不知該以什么形式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因為每一次的回憶和查找資料都是一次傷口的撕扯。我無法控制內心的洶涌,當看到那一幅幅記錄著日軍獸行的圖片時,無盡的悲傷和憤慨向我涌來,如野獸般將我吞噬干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習近平主席的呼吁,為世界和平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戰爭是一種簡單的暴力,和平則需要復雜的努力。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告訴我們,不同文化、不同歷史、不同社會制度及意識形態的國家和地區完全可以攜手合作,共同捍衛人類和平。二戰能勝利,就是因為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超越社會制度差異,在共同威脅面前結成了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共同反擊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今天要維護和平,同樣需要增強命運共同體意識,維護戰后國際秩序,警惕戰爭死灰復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對廣大的青少年而言,務必增強危機觀念、憂患觀念。一個國家對于自身受到的侵犯,會比受到榮譽更加刻骨銘心。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憂患觀念是青少年建功立業的強大推動力。當今,一個民族只有一直具備居安思危與充滿憂慮觀念,才可以奮然前行,才可以變成一個強大的民族。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在我們國家踏上現實、充滿曲折的路上,廣大的青少年需要時刻保持警惕,不忘國恥,充滿憂患觀念與危機意識,將勿忘國恥與愛國主義精神轉化為回報國家與社會的行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以最為真實的筆觸,走過了遼闊的空間與滄桑的時間。禁不住回想那70年前氣壯山河、激昂悲壯的反法西斯斗爭。我曾想,在關乎國家與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一個國家和民族所迸發出的強大的力量。對這場戰爭進行紀念,并非為了復仇,而是立足于過去,展望未來。我們不可以忘記歷史,這是由于忘記歷史就是背叛。我們需要在自身的血液中滲入這一段歷史,且在我們的DNA中合成,進而變成后世萬代永遠的記憶。這就好比是一個永遠不能夠回避的痛苦,一個隨時暴露的傷口,它時刻昭示著我們不可以落后,不然會非常被動。
目前的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在一步一步地向著民主、富強、文明的社會大國邁進。廣大的青少年務必努力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且對革命傳統進行發揚,從而奮發圖強,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我們堅信,人類社會一直不變的發展主題是和平與進步,當前我國社會蒸蒸日上。作為中華兒女,我們需要加倍學習,將祖國不斷地發揚光大,積極地為國家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今天,我們回憶過往,紀念歷史,是為了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因此,以此作為起點,不斷地前進,為了復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吧!
(作者單位:山東昌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