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懷宇
[摘要]油畫創作在經歷了一個多世紀后已經與中國民俗文化深入的融合。民俗文化在油畫造型、色彩和創作類型中均有表現。通過對民俗文化在油畫創作中的表現進行分析,進而討論了民俗文化與油畫創作的融合和保護工作。
[關鍵詞]民俗文化;油畫創作
油畫作為一種“舶來品”進入中國已歷經了百年之久。從最初的油畫創作者僅僅將油畫作為一種“舶來品”模仿西方繪畫方式到之后的油畫逐漸被中國文化所同化,我國的油畫創作者逐漸找到了一種結合中國文化的油畫創作方式。中國民俗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在生活中長期積累傳承的傳統文化和人文思想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在油畫的創作中結合中國民俗文化加以展現,將有力地豐富我國現代油畫創作形式,進而有助于弘揚民族精神。
一、民俗文化在油畫創作中的表現
油畫作為一種“外來的藝術”在傳入中國后自然而然地會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不被當地文化所接受的表現形式將被淘汰并逐漸轉變為能夠被當地文化所接受、欣賞的表現形式。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磨合,中國民俗文化逐漸表現在油畫的創作中,具體表現為民俗文化對造型的影響、民俗文化對色彩的影響以及民俗文化對油畫創作類型的影響。
(一)民俗文化在油畫造型創作中的表現
我國的油畫創作者將西方寫實的造型與我國傳統民俗文化以及水墨寫意的創作手法相結合,創作了一批具有“中西合璧”特點的油畫作品。例如油畫大師林風眠的《楊門女將》。《楊門女將》在造型中充分的借助西方寫實的繪畫理念和技巧,立體地展現了人物的動作。但同時,《楊門女將》又沒有完全按照寫實的理念,而是將中國傳統的剪紙畫的造型加入人物中,并將不同的人物展現在油畫作品中。可以說《楊門女將》在造型中將剪紙畫這一傳統民俗文化變形、夸張的特點融入油畫創作,在畫布中完全展現了出來。而趙無極老師的《海灘靜心》則是將我國水墨寫意的創作手法融入到了油畫的創作中。《海灘靜心》乍一看布局,完全是水墨寫意的風格,但是仔細分析細節,則發現作品中包含了西方寫實創作中對造型的空間透視的表現。水墨寫意和寫實創作在造型中相結合,展現了一幅看似無形卻有形的畫面。
(二)民俗文化在油畫色彩創作中的表現
色彩是一幅油畫作品的靈魂。油畫正是通過對明暗、色調和冷暖的對比,將創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表現出來。在我國的民俗文化中,講究“紅紅火火”“喜慶吉祥”,對紅色格外偏重。董希文老師創作的《開國大典》則是民俗文化在油畫色彩創作中的典型表現。在《開國大典》中,紅色的大燈籠、紅色的地毯、紅色的旗幟均表現出開國大典儀式的隆重和喜慶。同時,《開國大典》在色彩的運用上不僅僅是代表喜慶的紅色,還注意了油畫創作中對明暗、色調和冷暖的對比。因此,在重點人物的著裝、天空的顏色選取中,則突出了冷暖對比。目前,隨著民俗文化逐漸融入油畫的創作中,京劇臉譜的顏色也逐漸被引入到油畫色彩選取中。例如:段正渠老師正是利用京劇臉譜中黃色表現豪放、悲壯這一特點,創作出了一批表現氣勢磅礴的黃土高原和勤勞豪放的西北人民。
(三)民俗文化在油畫創作類型中的表現
由于我國歷史悠久且南北和東西距離跨度大,民俗文化自古傳承至今內容更加多樣、形式更為豐富。在油畫的創作中,就是要深入挖掘這一民俗文化歷史瑰寶,拓展油畫創作類型和空間。例如:舞龍舞獅、秧歌和腰鼓等民俗歌舞、不同少數民族的歷史服飾以及不同省份之間不同的風俗習慣均可與油畫創作相結合,成為進行油畫創作的不同類型主題,進而表現民俗文化。例如,崔小東老師的《冬至》就是民俗文化在油畫創作類型中表現的例子。按照我國傳統習俗,冬至時要“趕集”。《冬至》則通過油畫這一表現形式,將從各地而來的趕集的群眾、熙熙攘攘的集市氛圍展現在人們面前。《冬至》雖然描繪的是一幅在鄉村中并不少見的集市情景,但反映的卻是人民群眾辛勤勞動換來的豐收果實以及欣欣向榮的生活前景。而這正是民俗文化表現的主題。
二、民俗文化與油畫創作的融合和保護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象征,更是一座充滿藝術瑰寶的寶藏。民俗文化對油畫創作的表現不僅僅表現在造型和色彩中,更表現在創作主體的心理和對作品的審美中。可以說,油畫創作結合中國傳統民俗文化,可以走出形形色色不同的路子來。但同時也要注意到,隨著油畫創作與中國民俗文化的進一步融合以及經濟、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的到來,民俗文化也是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我們也要做好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工作。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發展和提高,我國綜合國力也得到提升,人們應該更加關注中華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和精神建設。雖然油畫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從西方國家傳入我國,而且自油畫傳入我國后掀起了一股學習油畫的浪潮。但是,提倡關注中華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和精神建設并不與學習油畫、進行油畫創作相矛盾。恰恰相反,由于民俗文化在油畫造型、色彩和創作類型中均有體現,提倡關注中華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和精神建設可以有助于開展油畫創作。
對民俗文化與油畫創作的融合和保護首先要求文化教育從業者能夠積極開展優秀民俗文化的培養工作,增強全民族對中華民俗文化的自信和熱愛程度。其次,要求藝術從業者積極深入提煉民俗文化的精粹并應用融合到油畫創作中去,進而達到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