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慧麗
[摘要]JLPT考試改革至今已經6年時間,不僅題型上有小幅改動,考察的方向也有所不同。本文對改革后的JLPT題型進行簡單的總結,在此基礎上,從應對JLPT的視角出發,探討日語教學的新方向。
[關鍵詞]JLPT;教學;能力
JLPT全稱日本語能力測試,是檢驗日語學習者綜合能力較為權威的考試體系。JLPT自2010年由四個等級升至五個等級,并對題型做了相應的調整。很多日語學習者感覺,改革后的試題難度有所增加。對于高校的日語專業的學習者來說,檢驗日語學習水平的考試,除了國內的專業四級、八級考試之外,就屬JLPT這一國際性的考試了。而很多公司在衡量日語人才水平的時候,都以JLPT的證書為標準。所以,對于日語專業的學生來說,JLPT的通過已經成為在校期間學習的動力和目標,也是就業的敲門磚。那么,在高校日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滿足正常的教學目標,又希望能夠幫助學生通過JLPT。所以,本文將以N1考試為中心,探討日語的教學。
一、關于JLPT
我國自1984年開始實施日語能力測試,并在2010年開始實施新的日語能力測試。由原來的四個等級升至五個等級,并在分數和題型、測試目標上做了調整。首先,從分數來看,N1考試滿分為180分,試題由語言知識、閱讀和聽力三大部分組成,各占60分。每一部分必須達到19分的及格線,并總分達到100分方可合格。其次,在題型方面,語法、閱讀、聽力部分都加入了新題型,考察日語學習者理解和綜合運用能力。如在閱讀中加入綜合對比閱讀和情報檢索閱讀,聽力中加入聽問題,選擇適當回答等題型。再次,在考察的目標上,改革后的試題更加注重日語學習的靈活性和實用性,考察日語學習者綜合應用能力。
從目前的就業形勢來看,日資企業或合資企業等很多大公司以是否通過N1考試為衡量日語人才的重要標準。此外,學生通過N1考試的全面系統地學習,日語水平確實有大幅提升。筆者認為,在不斷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通過改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通過考試也是教師的工作任務之一。
二、JLPT與教學相結合
很多高校日語專業的學生都是零起點。在學習的初級階段,把有關日語的考試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提早樹立學習目標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方法的改善,將JLPT與日語教學相結合。
(一)注重分析與歸納
N1考試中的閱讀題中新加入的文章對比閱讀題和情報檢索題,均要考察學習者的分析能力和歸納能力。如N1考試的閱讀題中新加入的綜合對比理解題,A、B兩篇文章,通過對比理解,考察日語學習者的綜合分析能力。除此新加題之外,原有的詞匯、語法題也是對學生分析能力的考察。在日常的教學中,詞匯和語法的比較分析較為常見,較為欠缺的是閱讀方面的練習。為此,可以在閱讀的教學中,給予學生把握文章大意、抓住關鍵詞句等閱讀技巧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答題技巧。
(二)力口強實踐練習
除了掌握答題技巧外,實踐練習也是有必要的。N1考試的語法題中加入了關于句子排序的考察。這一類型的試題不僅是對語法掌握情況的考察,也是對語言運用熟練程度的考察。部分學生對此題型并不熟悉。所以加大練習量對于快速掌握答題技巧是很有幫助的。實踐練習,不只體現在大量做題上面,也可通過各種語言實踐來完成。課堂上學生的發表或課后的寫作,都是對于句型語法,及詞匯的鞏固過程。通過實踐練習,增加語言運用語感和習慣,提高語言運用的靈活性。
(三)提高綜合能力
N1聽力題中新加入了即刻回答的問題,即聽短文,根據提問選擇適當回答。這一題型,不僅需要日語學習者能聽懂短文、聽清問題,還要當即選擇與之相適的答案,考察應變能力。語言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要求語言使用者有較強的綜合能力。這不僅體現在對于言語知識的掌握,還表現在廣泛的知識面和隨機應變的能力上。高校日語學生一般會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單詞、語法等基礎知識的學習上,忽視語言的整體性。
除此之外,JLPT中閱讀文章大多與社會、經濟、文化等相關。這方面的知識的掌握不僅要依靠學生平時的不斷積累,還要求教師在思考模式和文化導入等方面給予學生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內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營造語言交流環境,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結語
筆者認為應根據學生的需要,以JLPT考試為中心,通過與之相應的教學內容的傾向和教學方法的改善,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要領,合理應對能力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