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高校正在就關于大學綜合改革方案進行著新一輪大討論,這無疑是一項意義深遠的教育改革。當所有關注的焦點都聚在教與學上時,也應該把目光放到教育的核心上:畢業去向。君不見,眾院校蓋高樓、搞綠化、搶生源、擴校區等行為如火如荼地進行,都是為了給莘莘學子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而這一切到了最后竟然是以畢業后轉身去種地、養豬、擦皮鞋、干裝修告終,真成了:“十年寒窗一畢業,轉身回家擦皮鞋;北大碩士干裝修,未來民工也失業!”如此本末倒置,實屬不該!
(讀2015年12月《北大碩士干裝修》)
陳雁飛(湖北)
好施,也要會施
七旬老人資助一名初一女學生,結果招致女生親屬圍攻爆粗,認為老人不懷好意,這確實令人心寒。不過,老人的善舉也不是沒有瑕疵。送行走困難的孩子上學并贈送國畫教材,這值得稱道,但是贈小孩以金錢,確實容易讓人心生疑慮:是不是在利誘?是不是有什么見不得人的勾當?再如那花五角錢從擺攤老太手中買針線的女孩當面就把一塊錢零錢丟給一個乞丐,能不讓擺攤老太生發自己含辛茹苦討生活反倒連個乞丐都不如的感覺?樂善好施是好事,但是懂得施舍的底線、策略和技巧,讓受助人以及周圍人不心生異樣,更重要,這是需要智慧的。
(讀2015年12月《不要用“好”助長“壞”》)
喬世華(遼寧)
“變臉”貪官終難逃
我始終相信,每一個貪官尤其是那些在地方上位高權重的貪官,他們在落馬之前,呈現給人的永遠只是其光輝形象的一面:遵紀守法、廉潔奉公、潔身自好、兩袖清風……而在落馬之后,貪官的另一面就很快就被記者挖出來,被媒體曝出來,被人們翻出來。而這另一面是與其光輝形象的一面恰恰相反:以權謀私、權錢(色)交易、貪臟枉法、中飽私囊……典型的“雙面貪官”或“多面貪官,正如文中提到的落馬貪官——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蘇樹林,《正家風是干部的必修課》墨香還在,人卻已在“接受組織調查”了。由此看來,有著多面孔的蘇樹林,無疑是一個深諳川劇變臉術表演型官員,而且是一個官場上出色的演員、社會上出色的表演家。
(讀2015年12月《官員落馬前的幾副面孔》)
曾 誠(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