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文,桓麗倩,陳詩華,陳金連,李 平
Applic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traceability system in position
management in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Zheng Wen,Huan Liqian,Chen Shihua,et al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dong 510317 China)
?
質量管理追溯系統在消毒供應中心崗位管理中的應用
鄭文,桓麗倩,陳詩華,陳金連,李平
Applic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traceability system in position
management in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Zheng Wen,Huan Liqian,Chen Shihua,et al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dong 510317 China)
摘要:[目的]探討質量管理追溯系統在消毒供應中心崗位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根據消毒供應中心人員結構特點,建立信息化崗位管理模式,加強人員規范化、科學化管理。利用信息追溯系統,進行工作量、工作質量統計,建立崗位績效考核分配方案。[結果]實施崗位管理與追溯管理系統有效結合后,增強了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滅菌包質量缺陷數量下降,科室滿意度評分增加,實施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質量管理追溯管理系統的應用能夠有效對供應室人員進行崗位管理,約束和監督各崗位工作人員的規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務滿意度。
關鍵詞:消毒供應中心;追溯管理系統;崗位管理;質量缺陷;滿意度
2012年4月,衛生部印發了《關于實施醫院護士崗位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以護士崗位管理為切入點,從崗位設置、護士配備、績效考核、崗位培訓、職稱晉升等方面完善制度框架。消毒供應中心(CSSD)作為非直接護理服務崗位,人員結構復雜,專業背景不同,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人員在崗位管理上面臨著難題。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已達到“物品管理微機化、工作過程程序化、工作方法機械化”的規范化管理水平。我院消毒供應中心自2012年9月運行電腦追溯管理系統以來,在人員崗位管理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醫院占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開設床位1 500余張,消毒供應中心面積近1 000 m2。2012年實施集中化管理模式,承擔了全院所有病區、門診、急診、手術室等臨床科室復用器械、濕化瓶、呼吸機管道、外來器械、腔鏡器械等物品的集中處理,以及一次性無菌物品供應。共有工作人員27人,其中護士11人,消毒員3人,普通工人13人。消毒供應中心設置護士長1名,區域組長3名。
1.2方法
1.2.1崗位設置根據工作需求設立下收下送崗、回收分類崗、普通清洗崗、腔鏡清洗崗、質檢崗、普通包裝崗、專科包裝崗、敷料包裝崗、手術包裝崗、滅菌崗、發放崗、倉庫管理崗,制定明確的崗位職責和權限。
1.2.2管理追溯系統介紹消毒供應追溯管理系統是利用信息化技術、條形碼技術等手段對滅菌包的回收、清洗、包裝、滅菌、發放整個生產過程及流轉情況進行全過程跟蹤管理,對處理過程中的每一個工作環節進行記錄,在發現一個滅菌包出現質量問題時,能及時地通過包上的條形碼迅速地追溯該滅菌包的清洗、消毒、滅菌、發放流程,責任到人,并在關鍵環節對人員行為進行質量控制。
1.2.3崗位人員及操作權限設定在追溯管理系統中對消毒供應中心人員進行崗位設定,分別配置人員條形碼工牌。按照工作區域的不同設置為操作員,操作權限僅限于該工作區域內的操作,如滅菌器只允許消毒員操作,其他沒有設置滅菌權限的人員,在滅菌登記界面中掃描工牌操作,系統會自動報警提示。區域組長則設置為管理員,對各區域內工作人員的操作進行管理,發現錯誤操作及時更正。護士長及軟件維護人員則設置為超級管理員,對科室內各崗位工作人員的操作行為進行實時監控,對不規范操作及時制止并糾正。
1.2.4工作流程中的應用在器械處理的回收→分類→清洗→檢查→包裝→滅菌→發放流程中,各崗位人員在進行各項操作前,必須掃描自己的工牌,將處理器械的信息加載進滅菌包條形碼中,通過電腦系統對各環節工作隨時隨地進行數據記錄。
1.2.5質量控制追溯系統在工作的關鍵節點進行質量控制。回收人員或打包人員在接觸不熟悉的物品時,可在系統操作界面掃描器械包條碼,操作界面便圖文并茂地出現對應的器械包、包內物品及檢查要點,方便了工作人員檢查和物品的識別與確認。消毒員滅菌物品時,按照滅菌物品的性能和特點,選擇不同滅菌設備,掃描各類待滅菌物品包上的條碼標簽,選擇滅菌程序進入滅菌過程。若將不同滅菌方式的物品掃描進同一滅菌程序時將有預警提示。滅菌結束,必須由消毒員掃描工號,觀察滅菌物品是否合格,不合格則不可入無菌庫,掃描不合格包條碼,生成不合格包數據庫,回到清洗結束狀態,待重新檢查包裝。 發放區人員發放物品時,掃描各類物品包上的條碼,如為失效包,則信息提示為不在無菌庫,不可發放;如發放數與回收數不符,則會顯示部分發放或提示發放數超過申領數,及時提醒發放人員正確發放。植入物發放時,在外來器械管理界面提示生物監測,合格后方可發放。
1.2.6數據分析與改進在統計子系統中能對工作量按照器械件數、器械包數、輔料包數等進行統計,對清洗質量、無菌包質量缺陷進行自動匯總,并以柱狀圖、餅狀圖等形式進行對比呈現,以便管理者進行數據分析,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效果(見表1、表2)
表1 追溯系統使用前后滅菌包質量缺陷情況比較 包
表2 追溯系統使用前后科室滿意度比較±s) 分
3討論
3.1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差錯的發生表1結果顯示,追溯系統運用前,清洗、包裝、滅菌各類物品、設備運行參數均需手工記錄,常出現數據記錄不完整。工作人員執行各項操作前掃描帶有個人信息的條形碼工牌,減少了靠手工操作的事務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1,2]。工作人員通過語音提示可判斷掃描成功與否,利用圖片、文字說明引導正確識別、分類、清洗及包裝等操作,各關鍵環節的預警,保證正確的清洗、滅菌方式,減少了差錯的發生。
3.2督促工作人員規范操作,確保工作質量回收、分類、清洗、檢查、包裝、滅菌、發放各個環節緊緊相扣,每一個操作環節不可跳躍,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人員進行操作,人員信息與物品信息進行關聯,儲存在物品條形碼上,在使用追溯系統工作中能有效約束和監督各崗位工作人員的規范操作,記錄完整,準確追蹤,為管理人員認定人員責任帶來依據[3],避免了人員工作的隨意性,責任明確,責任到人,也從客觀上督導工作人員提高業務水平,積極參加學術活動,拓寬知識面,提高自身素質[4]。
3.3實施績效考核,提高服務質量及工作人員滿意度表2結果顯示,科室在使用追溯系統前,工作量手工記錄費時、費力、不準確,只能采取定性考核,獎金分配按護士、消毒員、普工分不同檔次,同檔內平均分配,各檔次之間相差較大,技工、普工工作積極性低。實行績效考評后,獎金以定量考核為主,輔以定性考核,根據工作項目的技術含量、風險、難易度給予不同分值,如下送班分值最低為0.7分,腔鏡清洗班最高為1.0分。追溯系統對人員的工作量有效記錄,提供客觀、真實、準確的數據,體現了大家的工作能力及付出的工作量,既提高了績效考核的科學性,又提高了各類人員工作積極性,從而促進了服務質量與改進,使臨床滿意度不斷提高[5]。
3.4追溯系統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追溯系統使用前,工作過程記錄以及數據統計分析僅靠手工完成,數據登記、匯總、整理與統計分析占用大量的時間,且數據錄入錯誤、漏錄入,導致統計數據欠真實,質量分析偏差,無法達到準確、客觀的效果,給管理者帶來困擾[6,7]。通過追溯系統每月自動統計,耗時縮短,管理工作趨向信息化、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者還可以通過電腦隨時查詢某人在某時間段的工作量,也可以通過滅菌包標簽上的條碼,抽查某人的工作質量,使管理效率提高。
在近一年的實踐中,科室全體人員充分體會到追溯管理系統所起到的積極作用。由于實施的時間尚短,追溯管理系統在崗位管理的內容、方法和手段還有待于不斷補充和完善,實現更加精細化的管理。
參考文獻:
[1]宋瑾,郭建軍,戴桂紅.消毒供應中心物品追溯系統的建立與應用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5):417-419.
[2]喻船麗,劉于,葉慶.消毒供應中心無菌物品質量追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12B):3260-3261.
[3]趙文穎,劉學英,劉素哲.質量管理追溯信息系統在消毒供應中心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23):15-16.
[4]馬玉明.供應室管理及工作人員[J].齊魯護理雜志,2002,8(2):160
[5]陳坤榮.護士崗位管理與績效考核模式的建立及應用[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4,11(2):129-130.
[6]沈慧慧.消毒供應中心質量追溯系統在手術室器械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全科護理,2013,11(8B):2174-2175.
[7]敬潔,溫賢秀,孫曉燕.護士崗位培訓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發與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9):678-680.
(本文編輯張建華)
收稿日期:(2014-09-05;修回日期:2015-01-08)
作者簡介:鄭文,副主任護師,本科,單位:510317,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桓麗倩、陳詩華、陳金連、李平單位:510317,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基金項目:2014年度廣東省醫學科研基金立項課題,編號:A2014152。
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05.028
文章編號:1009-6493(2015)02B-05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