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玉萍(1977.12—),女,滿族,本科,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
摘 要: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解決既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和生活,也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和諧。國家和學校應當關注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幫助和便利。學生應當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為自己的就業增加優勢。當今時代不斷發展,對于人才也有著更加廣泛和嚴格的要求,大學生不得不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畢業分配工作的時代已經不在了,學生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尋求工作。本文深入探析了當今大學生就業形勢,同時也提出了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形勢 探析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1(c)-0000-00
當今大學生數目不斷增多,就業形勢也比較復雜。大學生一時間難以清晰的了解就業形勢,難以更好的擇業和就業。如何使大學生能夠更好的就業已經成了急需解決的問題。對于就業形勢的分析和探究也成了解決就業問題的有效途徑。
1 大學生就業形勢
1.1 就業競爭壓力大
當今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小微企業和新型企業也不斷涌現,這提供了許多的就業機會。然后這并沒有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大學生面對著就業競爭壓力大的問題,就業難,理想就業更難。首先,大學生數目過多,就業競爭壓力大。當今大學教育也在不斷普及,這使大學生的數目逐漸增多,導致就業崗位難以滿足大學生數目增長的需求,大學生就業競爭壓力大。其次,企業要求更高學歷,大學生就業競爭壓力大。部分企業由于擇優錄選,需要高學歷人員等原因的影響,導致大學生難以滿足企業提出的學歷要求,這也是大學生就業競爭壓力大的原因之一。
1.2 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
大學生受過一定的高級教育,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這是大學生希望能夠獲得更好更對口的工作的原因之一。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是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首先,大學生難以滿足部分企業的高要求。現今許多企業都提供了就業崗位,但許多都要求有一定時間的相關就職經歷,這導致應屆畢業大學生毫無機會,就業難度大。其次,大學生不愿意從事勞動密集型企業。大學生為了更好的發展和專業對口,很少愿意從事勞動型的工作積極基礎型工作,這也時大學生錯過了很多就業機會,導致大學生就業難。
1.3 大學生能力不足
就業是一個非常現實卻又嚴肅的問題,它不需要學生有著很好的學習成績,更加看重學生的能力和個人素質。大學生能力差,素質低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首先,大學生死讀書,動手能力差。部分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死讀書,一味的提高成績,卻忽視了自己實踐能力的提高。這導致學生難以滿足企業提出的就業要求。其次,大學生經驗少。大學生大部分時間在上課,很少工作的機會。這導致大學生雖然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但卻沒有工作經驗。很多企業都要求人員有工作經驗,這也是大學生的就業劣勢。
2 有效的就業建議
2.1 大學生努力提升綜合能力
大學生應當以更長遠的眼光看待大學學習和就業問題,努力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為自己的就業做鋪墊。首先,大學生應當提高實踐能力。大學生應當更靈活的看待專業學習,努力將所學知識付諸實踐,將知識變為自己的能力。同時大學生也可以利用閑暇時間做兼職,提高自己的知識運用能力,增加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提高自身能力。其次,大學生應當促進自身的素質提高。大學生應當時時注意言談舉止,給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時大學生還應當培養自己的責任感,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對困難的態度和解決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個人素質,促進自身綜合能力的提高,為自己的就業增加優勢。
2.2 學校重視學生就業
學校作為學生學習的地方,人才的培養地,應當對學生負責,努力促進學生的就業。首先,學校應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機會。學校應當重視學生的實習安排,給學生提供合適的鍛煉和學習機會。這既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又可以增長學生的經驗,有利于學生的就業選擇和錄用。其次,學校應當與企業加強聯系,為學生就業提供便利和機會。學校應當多與社會企業相聯系,加強學校的宣傳。引導企業到學校招收人才或者在學校開展招聘活動。這能夠讓學校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解決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最后,學校應當嚴格要求學生的學習。學校應當秉持對學生負責的態度,抓緊學生的學習。學校應當將理論課和實踐課有效結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同時學校應當完善學生評價模式,不把成績作為唯一評價標準,從而激勵學生努力學習。
2.3 企業放寬對大學生的聘用要求
企業的要求直接決定了大學生是否能順利就業,企業應當正式大學生的優勢,放寬對大學生的聘用要求。首先,企業可以降低對工作經驗的要求。大學生雖然沒有就業經驗,卻又先進豐富的知識和很強的可塑性。企業可以要求學生有兼職經驗或無經驗,再根據學生的資質做最后定奪。其次,企業可以降低學歷要求。部分企業硬性要求人員有研究生及其以上學歷,這直接淘汰了大學生。部分大學生雖然學歷不夠,但能力強,資質好。企業應當適當放寬聘用要求,給大學生更多的就業機會。
就業難不僅僅是大學生面對的問題,這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解決既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和生活,也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和諧。國家和學校應當關注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幫助和便利。學生應當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為自己的就業增加優勢。
參考文獻
[1] 賈利軍.大學生就業能力結構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
[2] 鄒云龍,曹揚.關于大學生就業“基層”路徑的探討[J].東北師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
[3] 步玨良.當今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構建[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