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春
(貴州省長順縣新壩小學 貴州 黔南 550700)
小學數學教學中倡導發展性評價之我見
蔣 春
(貴州省長順縣新壩小學 貴州 黔南 550700)
發展性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為推進和開展課程改革,教師必須理解、善待、寬容學生,積極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幫助他們認識自我、樹立自信。
新課程改革;小學數學;發展性;評價;目的
新課程改革倡導發展性評價,評價的主體和形式要多樣化,重視過程性評價,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感與態度,恰當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視評價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價主體與方式多樣化,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以定性描述為主,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不僅要關注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還要關注他們情感態度的形成和發展,不僅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還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新課程改革倡導發展性評價,因此,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要根據學習的不同階段,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是否樂意、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有集體意識;是否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否具有數學思維過程合理性、靈活性、獨立性等,對學生做出及時、準確的評價。
1.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感與態度。對兒童數學學習情感和態度的評價,能積極地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學生是否具有數學學習興趣是情感與態度的重要評價標準。課堂上隨時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采用激勵性語言評價,賞識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興趣;課后發現有學生反復做書上的習題或同桌互相出題練習時,我會及時的表揚,樹立榜樣,號召其他小朋友也向他們學習。同時開展自評、互評,每周送自己、送他人
一句話,如“今天,我真棒!”“小敏,(本周)你真行!”通過問卷調查,小朋友都對數學都很感興趣,喜歡上數學課。雖然還有幾名小朋友認為數學很難,但仍愿意學數學,參與數學活動。同學們上課前能積極主動地作好課前準備,課堂上能集中注意力,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發言,愿意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樂于思考老師或同學提出的問題,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與小朋友交流,認真及時地完成作業,能在他人的幫助下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實踐活動。課堂評價時以激勵性評價為主,采用了自評、互評多種形式作為教師定性評價的依據。
2.恰當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注重學生發展進程,加強學生個體過去和現在的比較,通過評價使他們真正體驗自己的進步。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不是學完相應內容后就能馬上達到,允許一部分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努力,隨著知識的積累逐步達到。如教學完錐體的體積時,我采用了這樣激勵性語言評價,既指出了學習困難學生的不足,又使其看到了自己的進步,幫助其樹立了成功的信心。計算評價可以先自評,再同桌互評,檢查自評的準確性,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評價能力,也養成了良好的檢查習慣,教師從平時作業了解計算技能的情況,給予定性評價。
3.重視評價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數量和質量給予定性評價。課堂教學中我以定性評價為主,輔以等級評價的記錄,為定性評價提供必要的依據,以此激勵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
發展性評價提倡改變單獨由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態,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中,將評價變為多主體共同參與的活動。評價的形式也要多樣化,口頭問卷、書面考試相結合,課堂觀察、作業分析和課后訪談相結合,階段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課堂觀察時,不僅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而且更關注學生在其它方面的表現,利用課堂檢核表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觀察:當學生在回答提問或進行練習時,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從而給予鼓勵和強化或適當給予指導和矯正;利用課后時間與小朋友交流當天的學習內容,了解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情況;對學生的課內外作業進行了及時、認真的批改、分析,找出學生知識或技能方面的缺陷,已改進第二天的課堂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終結性評價時,要將書面考試與口頭考試、實踐操作考試相結合。每次期末前夕,我都會給孩子設置豐富多彩的情景,讓孩子口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分小組進行本期相關技能的實踐操作,通過自評、互評、教師評,作出語言評價。
評價結果的表述,不再只是單純的分數或等級,而是全面地刻畫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包括知識、經驗、認知特點、思維水平、數學理解、數學才能及其發展過程和數學能力傾向等,它是改進教學的一種參照,也是學生終身學習歷程中的一種記載。教師應認真對待,引導學生自己去分析總結,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富有個性的學習。
在呈現學期期末評價結果時采用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描述為主的方式。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操作活動采用了等級加評語的方式進行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評價。如,在期末實踐操作結束時,我送給了小朋友這樣的評價“本學期我們學習了收集、整理和表達數據,小朋友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記錄數據,知道如何求平均數,了解統計圖的特點,他制作的統計圖很出色,在這個方面是全班最好的。但他在使用語言解釋統計結果有一定困難。繼續努力。”學習情感和態度方面采用了評語的方式進行客觀公正的定性評價,評語以鼓勵為主,關注個體差異,要有較強的針對性,內容具體,盡量使用激勵性語言,客觀描述學生的情況,充分肯定其進步和發展,并要提出學生存在的不足和具有的潛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學生通過多元化的評價,能及時地把握了自己的發展狀態,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潛能、長處及不足,從評價中認識自我、發展自我。
總之,發展性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為推進和開展課程改革,教師必須理解、善待、寬容學生,積極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幫助他們認識自我、樹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