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東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縣駝腰嶺鎮學校 吉林 通化 135311)
分組教學在小學數學合作教學中的引入
朱曉東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縣駝腰嶺鎮學校 吉林 通化 135311)
小學數學的教學形式多種多樣,其中有個是分組教學,它在實踐中被證明是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我們新課改時代,數學教師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學生不再是被模仿的對象,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主體,教師需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多種可能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才能的辦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本文就是從分組教學的角度來分析如何小學的數學中導入分組的理念,指導學生自主探索、自由想象,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
分組教學;合作互助;數學課堂;教學技巧
在新時代的教學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師也不斷地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技巧,目的是為了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人翁地位,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教師的“講”和學生的“聽”,此二者的改變,要求在教學課程中需要引入不同的教學形式和策略,例如合作教學受到了當下各大中小學教師的青睞,他們把這種教學形式運用于自己的學科中,得到了廣大學生的喜愛。其實合作永遠是現當代的主體,在分工越來越細化的今天,人們越來越依賴于他人,同時也為了提高效率,愿意通過合作來達到共贏的目標。這個理念在教學中也不例外。所謂的合作教學,就是引導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對某一事物有所認知,并對它具有一定的反應和采取一定的行為。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來達成一致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動手參與,主動摸索以及相互交流。當然,小組成員在當中有明確的分工,而且能夠互幫互助。這種小組合作共進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強調個體的重要性,也是側重于集體的力量,它要求每個學生在小組內都能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并且通過認知來寫作。這種方式不僅能夠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果,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起知識架構,學生之間通過交流能夠相互影響;這種方式不僅對學生當前的課堂學習非常有益,對其今后的人生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傳統教學模式給學生灌輸的是只讀圣賢書,不聞窗外事,導致的后果是學生不善于溝通和交流,而且性格有所扭曲,人際關系能力不足,責任意識不強,缺乏合作共享的觀念,從而使得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后很難獨立生存。所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具有時代的緊迫感。如何培養呢?首先是讓學生學會聆聽,也不再是以自我為中心,學生需要做到尊重他人,如此才能維持一個友善有愛的氛圍,其次是學生要有自己的獨立意識,能獨立地收集資料,而不再是依賴父母或者老師給予的精神食糧。小學生可以摸索著利用恰當的工作或者途徑來提取對自己有幫助的信息;再次是小學生應當學習如何更好地交流,需要敢說、有內容可說。因為每個學生自身成長中的各種差異性,所以他們對每個問題思考的角度是不同的,表達的觀點也是千差萬別的,自己對自己的理論難辨真假,但是旁觀者清,在聽取其他同學對統一問題的闡述后,或者學生自己對問題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是一個分析和總結問題的非常有利的平臺,幫助學生糾錯或補充知識。最后是學生的評價能力也得到提高,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自己表達觀點,還要聽取別人的觀點,形成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有效循環,在評價的過程中,不僅對知識的認識更深一層,而且學生也具有了更強的參與合作意識。
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教師要對學生的活動給予總結性的評價,不僅需要引導學生達成共識,完成學習任務,同時還需要對在合作學習中的特殊對象給予重視和關愛,尤其是班級中的中等學生或者是特困生。優秀的課堂教學不能只是優等生的合作學習,而應該是所有學生都能投入中課堂教學中。為了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可以讓每個小組的成員輪流當小組長,在發言時由小組長代表本組成員,這樣不僅將這個小組凝聚在一起,而且有了負責人,小組的討論也能夠有收獲、有成就,增強了小組長的使命感與責任意識。
其實,分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間的競爭意識,也能調動所有組內學員的參與熱情。數學在小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很多教師絞盡腦汁地創新教學方式。毋庸置疑,分組學習是一種良好的方式,教師通過設計所討論的問題,然后在其中融入課程的教學目標或者重難點,不僅難于被學生所察覺,而且學生在討論學習時樂在其中,這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不僅教師的教學任務完成了,學生也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知識內容。那么,設計什么樣的問題就顯得非常關鍵。一般來說,現代的學生都善于想象,而且不愿意被束縛,因此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供其討論。尤其是一個數學解答題,可以讓學生設計不同的條件,從而得到不同的方案,但是只有更好的方案,沒有最好的方案,這種開放性的題目引導學生思考的不是具體答案是什么,而是學生跳出自己的思維局限,從當事人的立場來思考問題,這種模式不僅簡單,而且能夠調動課堂氣氛,學生對數學也不再是敬而遠之的態度了。
合作學習就是要發揮班級全體成員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在小組合作前的準備以及在小組討論中所扮演的角色就顯得非常重要。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不僅在設計問題方面需要綜合考慮整個班級的整體水平,而且還需要循序漸進地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和鼓勵。例如在學習新的圖形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討論我們之前學過的其他圖形,這樣不僅鞏固了以往的知識,同時也使新舊知識相互聯系,有助于學生記憶。
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小組成員往往會出現意見相左或者是跑題的情況,此時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返回到問題的焦點,讓其沿著正確的軌道繼續討論。在討論中出現斷層或者討論無果的情況,教師可給學生一定的提示或者是啟發,以便能夠鼓勵學生認真思考,對問題的態度也越來越明確。
總而言之,分組教學在小學教學中已經形成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而且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當然每個學校的實際情況不一,需要各位教師結合本地方的實際以及本班同學的具體情況來考慮如何有效地運用合作教學模式。此外,除了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外,還有其他新型的教學手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綜合運用這些,以便于達到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得到良好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1]王正文:淺談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青海教育;2008年03期
[2]葉維琴:關于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思考[J];科教文匯(下半月);200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