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喜玉 閆繼馳
1.通遼市西遼河樞紐工程管理處 內蒙古 通遼 028000;2.通遼市臺河口水利樞紐工程管理處 內蒙古 通遼 028000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問題分析
閆喜玉1閆繼馳2
1.通遼市西遼河樞紐工程管理處 內蒙古 通遼 028000;2.通遼市臺河口水利樞紐工程管理處 內蒙古 通遼 028000
生態水利工程是21世紀人類的文明程度和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的標志,也是水利發展的必然要求。水利設計是水利工程建設的重點內容,會直接影響到水利工程設計方方面面,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已經成為了水利工程設計的一項工作內容,水利工程現代化的發展要求就要重視水利設計這一環節。本文就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問題進行探討。
水利工程;生態水利;生態環境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腳步不斷深入,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影響下,我國對于環境的要求也不斷提升。生態建設成為當前國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利工程作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設施也要在這種新形勢下推動其生態建設與管理。從而更好的促進水利工程在防洪、發電、排澇、環境治理方面的作用。所以,新時期生態水利工程進行科學化管理對水利工程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經濟文明建設取得了一定進步,同時帶動現代化國家的文明建設,我國水利建設也在滿足著人們對供水、防洪抗洪、水利供電等方面的需求,同時對水體本身也存在著一定影響。水利工程不合理的設計會影響水資源的開發,使河流水體本身受到惡劣環境的影響,原本充滿生機的水系統也遭受了破壞。
由于我國地域性差異,生態水利工程要依據不同地區的差異性,做出相應的調整。確定實際構建標準,當前生態水利工程的理論成果和經驗非常少,并且也不是很完善,這和水利工程對生態的影響研究過少有著直接關系,水利工程既要能夠抵御洪水、風暴、干旱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也要實現生態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另外還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實際操作標準,確保符合生態修復的耐久性。
生態水利是水利工程和生態工程的結合體,生態水利工程不但要符合水利工程學原理,也要符合生態學的發展規律。在水利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過程中,要求生態水利設計人員不僅要具備大量的工程設計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生態保護學和生態學的理論。傳統的人才培養目標要使不同專業和不同的學科,具有綜合知識和生態工程設計常識,設計人員的設計知識相對匱乏、可以參考的工程設計項目有限。另外缺乏水利工程設計經驗,使水利工程設計達不到生態標準或者生態效益不明顯,導致了水利工程設計水平得不到切實提高。
生態水利工程的建立要以生態水利系統進行正常運行為原則。在一個系統流域內,新的生態水利工程的建立要在原有水利設施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和改造,生態水利設施的建立參考原有水利設施,使原有的水利設施和生態水利設施相結合。生態水利工程的實施和傳統水利工程相比而言最大的優勢就是服務功能的不同,這就可能造成了生態水利工程的建立使原有的水利設施失去服務功能,還會使原有的水利工程無法正常運行。針對這種情況,在開發水利工程的過程中,要使傳統的水利工程和生態水利工程結合在一起,對原有水利工程的服務功能進行調整。因此如何實現生態水利工程和傳統水利工程設施的協調,是生態水利工程在建設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由于我國生態水利工程在我國進入研究很晚,造成了生態科技難以融入到工程施工過程中,生態環境科技人員和水利工程構建人員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現今很多水利工程在進行設計時缺乏可行性和經濟性的考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考慮的不全面、不規范,是工程施工過程中面臨的首要問題,在生態水利工程施工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相關經驗,導致了水利工程建設工作不能順利的進行,生態水利研究工作相對落后。
水的生態節能設計要進行適當的觀察和研究,現今環境監測站的建立和觀察已經不能滿足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要求。如運行的水文監測站點都是按照傳統的水文觀測設計的,如對重要的河流、濕地進行保護,缺乏適應的水文觀測點,因此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要考慮到河流濕地等因素。
為了適應生態水利發展的需要,必須要制定和完善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相關技術規程、規范。首先要對現有的水利工程相關規程、規范進行修改,增加關于生態水利工程的內容,其次,要針對當前空白地帶,編制專門規范,以指導和規范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通過制定和完善規程、規范的措施讓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處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狀態之下,既滿足安全性、經濟性,又滿足地域性動態河勢的變化規律。
如上文所述,我國的水文的科技工作者對生態水文學掌握有限,今后應當高度重視生態水文學與工程水文學的配合工作,為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提供基礎。在水利工程方案研究之處,就要有生態科技工作者介入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且生態科技工作者要提高技術水平和個人素質,公平評估,不能因為個人利益而影響深遠的水利工程生態環境于不顧。
生態水利工程人才的培養是保障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基礎和關鍵。由于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所需人才的特殊性,其需要特殊的培養和訓練方式。目前我國高校中已經開展了生態水利相關專業和課程的學習,旨在能夠培養出即具備水利工程設計基礎,又熟知生態學基本理論的綜合人才,對于這些人才,設計部門要大力引進,以盡快提高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人才隊伍素質;此外,還要加強具有實踐經驗的生態水利設計工程師的培育工作,給與他們培訓和繼續學習的機會。
生態水利工程是力求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環境之間平衡的一門科學,其發展時間不長,經驗不足,只有遵循必要的原則才可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遵循自然規律,從而讓生態水利工程更好地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服務。
[1]顧度曉.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初步探討[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3(2).
[2]霍風雙,王鴻飛.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和應對措施[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1).
[3]孫鳳博.淺議水利工程中的生態因素以及生態水利工程[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