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晶 李 薇 張環環 翟 優
(衡水學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衡水市扶貧開發與貧困地區農民增收研究
馮 晶 李 薇 張環環 翟 優
(衡水學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本文從全面分析衡水市扶貧現狀入手,對“十三五”期間的扶貧開發和貧困地區農民增收工作提出了初步設想,并力求為類似于衡水市的貧困地區的扶貧開發和貧困農民增收提供借鑒。
扶貧;增收;現狀;對策
衡水市地處河北省東南部,下轄桃城區、冀州區、棗強、武邑、深州、武強、饒陽、安平、故城、景縣、阜城、開發區、濱湖新區共 13個縣(市、區),總面積8815平方公里。2015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1220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68.9億元,增長2.3%。
2015年,衡水市投入扶貧資金20026.25萬元,比去年增長30.9%。目前通過大力推進產業扶貧、精準扶貧、社會扶貧和金融扶貧等措施,已使10余萬貧困人口實現了穩步脫貧,6個重點縣中的84個重點貧困村施行的特色產業增收項目均已基本完成。具體情況如下:
改進產業扶貧方式。一是爭取扶貧資金支持。前兩年,全市申請資金16901萬,涉及2014年貸款貼息項目,農民股份合作制經濟項目,整合資金項目,2015年第一、二批財政扶貧資金項目實施計劃,2015年上半年貧困縣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申報項目等。二是增加貧困縣用地指標。饒陽縣、棗強縣等五個貧困縣共爭取貧困地區建設項目新增建設用地指標632畝。三是開展深入產業扶貧。深入實施,為貧困戶增設林果業8000畝,蔬菜33500畝,種豬3468頭,肉鴨(雞)存欄225000只,奶(肉)牛盡2915頭,羊18600只。
重點實施精準扶貧。全市六個貧困縣及景縣、深州、冀州、安平四個非貧困縣開展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共識別貧困人口 258000人。為確保扶真貧、真扶貧,進一步開展了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對超出貧困標準的及時退出,對返貧的及時納入扶持范圍。扶貧重點縣堅持因地因村因戶制宜,按照致貧原因分類幫扶,加大開展產業化扶貧入戶項目,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積極推進各類幫扶資源向貧困村和貧困戶精準配置。
加大金融扶貧力度。去年,各合作金融機構為全市 23家扶貧龍頭企業發放貸款9.2億元,為32937個貧困戶發放貸款近13億元。發展互助資金試點146個村,累計發放借款5727萬元。支持服務社發展,發放貸款1.1億元。阜城、饒陽、棗強、故城正在落實風險補償金貸款扶貧項目,省縣兩級共投入財政扶貧專項資金四千萬元,發放金融貸款 2億元。
社會扶貧效果顯現。衡水市充分調動國家、省、市、縣四級幫扶力量,通過定期調度、典型宣傳等方式,全市921個貧困村全面覆蓋了駐村幫扶工作隊和幫扶貧困戶責任人。截至目前,共投入幫扶資金 4610萬元,通過定點扶貧與農村面貌改造相結合,使貧困村生活生產面貌有效改善。
基礎設施建設是貧困地區農民增收的基礎。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實現鄉鄉、鄉村、村村通公路,;大力實施飲水解困工程,搞好水利工程建設;抓緊解決村辦中小學危房改造,改善辦學條件;搞好農村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貧困人口的醫療衛生條件,改善貧困人口就醫難問題。
貧困地區農業結構調整,以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為前提,按照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通過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來增加貧困地區農民收入。第一要大力發展食草動物、桃木加工、榆木家具制作,優質水果和蔬菜等主導產業,爭取形成規模優勢和比較優勢,幫助貧困地區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其次增加對貧困地區重點龍頭企業的信貸貼息,提升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和加工增值水平,抓好貧困地區的農業產業化建設,拉動貧困農民增收。第三要加大社會化服務體系和市場體系建設力度。通過扶持各種組織,搞活農產品流通;通過扶持專業市場建設,提升農產品的輻射能力,促進產業開發與市場的對接。加強農村科技及市場信息服務,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引導農民按需生產。
努力提高貧困地區農民綜合素質,擴大扶貧開發成效。扶貧開發不僅僅要解決基礎設施、發展項目等客觀問題,更應該幫助當地農民解決實用技術匱乏、科技含量不高等主觀問題。“十三五”期間,全面提高貧困地區農民的綜合素質,重點實施科教扶貧,提高農民收入,加快脫貧步伐。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的中小學生免收學雜費、書本費,逐步對寄宿制學校學生發放生活補助,切實減輕貧困家庭負擔,保證貧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提高貧困人口文化素質。同時,大力開展農村科技與實用技術培訓,通過三年左右的時間,全市貧困農戶戶均掌握2-3門種植或養殖實用技術,為貧困農民從事種養業提供技術支撐。
[1]鞏前文,穆向麗,谷樹忠.扶貧產業開發新思路:打造跨區扶貧產業區[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5(5):736-740.
[2]李忠.探索扶貧開發新思路創新扶貧開發新模式[J].文摘版:經濟管理.2015(9):115-116
[3]彭海明,章志強.探索新模式創新新思路[J].中國農業綜合開發2009:50-50
[4]周明鈞.改革創新扶貧政策促進貧困地區農民增收脫貧(2008-2010)[J].廣西經濟,2013(2):32-33.
[5]唐海軍.懷化市扶貧開發與貧困地區農民增收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09
衡水市2016年度社會科學(重點)研究課題課題編號:2016021課題組成員:馮晶 李薇 張環環 翟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