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宇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科學應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中國夢”實踐
孫 宇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科學真理-馬克思主義曾經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復興指明了道路,為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理論保障的作用。在“中國夢”的實踐過程中,我們須深入理解、貫徹、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扎實推進“中國夢”的實現。首先,本文介紹了重要理論-“中國夢”提出及時代意義。其次,分析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時代特征與“中國夢”之間的關系。最后,闡述了“中國夢”實現的必然性即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充分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于實現“中國夢”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階段,在深刻洞察我國歷史發展與現狀、尊重經濟社會發展基本規律的基礎上,習總書記系統的闡述了“中國夢”的內涵,是對時代特征與民心所向的高度總結與把握。實踐“中國夢”需要強有力的理論支撐,要應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通過“中國夢”的實踐促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豐富、檢驗和發展,將會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當代化具有重要的實踐基礎和理論價值。
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是每個共產黨人的追求,實現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族獨立和人民民主,是每個中國人的愿望和理想。從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開始,社會主義的理想觀念對中國人之影響有如板上釘釘。從新民主主義社會中解救出來的中國人民,在經歷了共產黨的建立,到過渡時期,再到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在中
國的最終確立,之后到社會主義的初階階段理論的提出,無一不體現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成功實踐。
在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未來社會的發展狀況的設想中,資本主義社會所存在的弊端是最終導致被進化的直接原因,而且整個社會的生產資料應當在未來社會的經濟形態里為社會直接占有,并且人們能夠有計劃的自由組織生產。他們在設想共產社會的發展階段,提到人類不會逾越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階段來實行計劃經濟,必須等到生產力達到一定的發展高度時,才能實現聯合所有生產資料并集中在人民的手里。
在馬克思看來,未來社會的人是由未來社會中的存在的生產關系決定的,社會關系發展到什么程度,社會關系中的人也就發展到什么程度。而正是因為人在本質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所以社會的發展決定了給一個人什么樣的條件來成就自己,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也是由社會關系決定著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無疑是實現“中國夢”的必要路徑,中國在漫長的制度選擇的過程里,馬克思主義的繼承者通過看到人們渴望共產主義社會的愿望,不斷的探索社會發展的途徑和方法,形成各自成熟的社會理想觀念。正是因為有發展的欲望,才會有發展的理念產生,所以“中國夢”之產生與中國社會經歷的歷史和存在的問題分不開,而銘記歷史和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實事求是地走出一條符合中國特色的道路,之所以堅持走“中國道路”也是因為“中國夢”的驅使。所以“中國道路”之選擇離不開一代又一代黨的領導人對于社會理想觀的豐富,“中國道路”的選擇更是馬克思主義社會理想觀念的一種豐富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想觀有著豐富的內容,也對中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推動作用。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想觀經歷了時代的變遷和歷史經驗的總結后,被不斷創新發展為具有著時代意義的不同內容。“中國夢”可以作為習近平的社會理想觀的內容拿出來討論,實現“中國夢”實際上就是習近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觀。這個理想觀,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其在結合了中國的復興史,結合了中國國情以后,對中國的和平穩步的發展起到的意義不能小覷。夢雖然只是一種期許,跟理想這種具有目標性的詞有所區別,但經過時代的演變跟發展,夢與理想逐漸趨于共存,主要是因為更多人的夢想得以實現的原因。“中國夢”首先作為中國人的一種期許,能夠成為民族精神的紐帶是因為人們看到了它能夠實現的未來,這個“夢”有其具體的實現路徑,這使“中國夢”能夠像馬克思主義社會理想觀一樣,有了其具體的操作和發展規劃。習近平闡述“中國夢”的內涵,指出中國夢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是中國共產黨肩負的重大責任,也是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馬克思的未來社會理論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夢”的起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基石。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觀的理論基礎之上,參照當時的資本主義發展狀態的環境背景,運用科學的方法對未來社會進行了預測和揭示。實現“中國夢”必須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未來社會理論與當代中國基本國情要求的有機結合,在我國既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以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四個方面的特色,在較高程度上體現和達到了未來社會的根本要求。盡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與未來社會理論設想之間還存在一些差異,但也并不能因此否定未來社會理論的科學性,不能因此誤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性。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想觀念,與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思想是一致的。
文化是推動和影響一個國家內在發展的動力,是談論實現“中國夢”時不能遺忘的一個部分。“中國夢”所體現的文化價值觀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時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想觀指導并指引“中國夢”找到其實現路徑,與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分不開,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理論也分不開。
在“中國夢”的實踐中,我們要深入體會、認真貫徹、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指導作用。同時,要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時代特征及外部環境相結合,指導“中國夢”實踐。另外,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中國夢”實踐活動,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進程,開拓理論創新的新境界。最后,“中國夢”的實現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創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1]王小艷.馬克思主義自然觀視域下的美麗中國建設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5.
[2]陳振華.論馬克思實踐觀視域下的生態文明[D].廣西師范大學,2014.
[3]戴麗娟.科學發展觀視域下人的全面發展研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