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晶山
(吉林建筑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21)
快遞業發展受物流政策影響的探討
石晶山
(吉林建筑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21)
在國家的方針政策的指導和扶持下,快遞業伴隨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而不斷發展壯大,快遞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快遞系統自動化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物流政策對快遞業的影響。
快遞;物流政策;一帶一路
我國物流業發展迅猛,社會物流總額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物流運行的環境不斷完善,社會物流總效益也不斷提升。其中,快遞業的增長速度遠高于物流業的平均發展水平。
2016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有關資料顯示,2015年快遞業務量完成206億件,同比增長48%;快遞業務收入完成2760億元,同比增長35%。國家郵政局預計:2016年全年郵政業業務總量完成6340億元,同比增長25%;業務收入完成4820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275億件,同比增長34%;快遞業務收入完成3530億元,同比增長28%。郵政、快遞服務滿意度持續提高。這些發展變化得益于電商業務跨越式發展,同時也離不開國家物流政策的支持。
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國物流業遇到了轉型升級壓力,同時,也迎來了跨國界、跨區域發展的機遇。
2015年10月26日,國務院發布了快遞業發展綱領性的文件《國務院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了快遞業存在的問題,包括發展方式粗放、基礎設施滯后、安全隱患較多、國際競爭力不強等。也闡明了快遞業發展的方向,“進一步搞活流通、拉動內需,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現代服務業新增長點,更好發揮快遞業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作用”。鼓勵各類資本依法進入快遞領域,支持快遞企業兼并重組、上市融資,整合中小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加快形成若干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從而能夠更好的“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
2016年6月,第十三屆中國國際物流節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運輸與物流博覽會在上海召開,全國最大整車運力平臺運滿滿、順豐、中遠物流、南航貨運、TNT航空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展了物流節。本屆物流節上,交通部副部長戴東昌表示,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調整,以往由大投入、大建設帶來的物流業粗放型高速增長將難以為繼,以結構優化為基礎的平穩增長將成為常態。隨著三大區域戰略的深入實施以及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區域物流協同發展的趨勢將更加明顯,跨國界、跨區域、跨城鄉物流一體化的需求將更加迫切。十三五時期,中國將打破區域壁壘,推動建立跨區域的交通物流發展一體化的發展合作機制,繼續推進跨境運輸便利化,完善跨境雙邊、多邊的運輸合作機制。
快遞業發展迅速,與電商業務的發展和政府出臺的各項政策分不開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政策對快遞業的影響。
政府2015年10月出臺了《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若干意見》,在此意見的指導下,快遞企業會大力提升快遞服務質量,實施品牌戰略,形成一套行業安全和服務標準體系,加強服務質量監測,快遞企業要從價格競爭轉向服務競爭。有能力的快遞企業可盡早發展跨境電商快遞業務,合理組建國際快件處理中心,在適當的口岸建立“海外倉”。
2011年《郵政局關于快遞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2015《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國家政策文件中多次提出,要鼓勵快遞企業兼并重組向現代化公司制度發展,加快轉型升級。因此,業內加快兼并重組提升行業集中度是眾望所歸。國內快遞行業現已呈現寡頭壟斷的格局,高前幾家快遞企業市場占有率70%多,形成了順豐速運、申通快遞、圓通快遞等行業龍頭企業。隨著大型快遞企業上市融資,相比其他中小快遞公司,他們擁有壓倒性的資本和規模優勢,將成為未來推動行業并購的主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轉變,快遞產業發展速度的提高,規模擴大,情報化的發展,同時,隨著信息技術和信息化的發展,快遞產業的發展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政府也會不斷推出新政,為快遞業的發展創造條件,使快遞業規模不斷擴大,發展速度更快。
隨著快遞海外業務的不斷擴大,對海關的通關速度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形勢發展,規范海關對進出境快件監管,加大信息化技術運用,提高通關效率,方便進出境快件通關,海關總署決定,自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啟用新版快件通關管理系統。各地海關高度重視,各部門通力協作,認真做好快件通關系統的推廣和實施工作,各地海關正式啟動快件通關系統,實踐證明,該系統節約了人力,提高了通關效率,創新了監管模式,達到海關、快遞企業雙贏的目的。
隨著相關政策的不斷出臺,快遞市場會變得更加規范,國家相關部門將通過相關法規監督和督促快遞業的發展。相關部門要制定好市場監管法規原則、快遞市場準入原則,明確快遞企業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快遞企業將在政策的指導下加強行業內的橫向聯系,協助郵政快遞行業協會、政府主管部門的不斷完善國際快遞行業標準,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和快遞行業的行業規范,盡快形成健康、秩序發展的快遞業。
快遞作業系統的機械化、自動化是提高企業工作效率的必要條件,是我國快遞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快件的的分揀會逐步實現自動化,裝卸搬運設備的配置、快件的包裝、運單的編制實現標準化。政策將促進快遞行業逐步建立智能化的管理系統。智慧物流系統將取代現行的物流系統。運滿滿的苗天冶認為,“物流的未來一定是以技術為驅動。運滿滿從創立之初就決定通過技術的驅動,改變干線物流運力的流量和流向,這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空駛率的根本解決辦法。”統計顯示,2015年,運滿滿通過智慧平臺精準匹配司機與貨主,有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貨車空駛率達10%,為貨車司機節省空駛油費600億元人民幣。
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供給側改革,都將對我國快遞業發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快遞業提供大量機遇。未來快遞業發展也將進入以轉型升級為主的新階段,快遞業會在運行平穩增長同時進行結構調整優化、由單一服務向深入融合轉變、由區域性向跨區域和國際物流協調發展轉變。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報[N],2015
[2]劉建新,快遞業“十二五”發展與“十三五”展望[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5.20
[3]于廣生,我國快遞業的發展現狀、解決對策及未來趨勢[J],《商場現代化》,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