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健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省 南京市 210035)
崗位員工創新實踐與思考
肖 健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省 南京市 210035)
創新是企業生存之本。就一個企業而言,員工的創新是企業創新的源泉。實際上,員工的創新是需要精心培養的,激勵員工在工作中創新,同時也能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和員工工作的成就感。
激勵;員工創新;潛力;創新團隊;平臺
創新是一個全員可以參與的運動,所以對于“人”這個最活躍、最能動的生產要素,企業就要了解員工創新的管理方法,就需要不斷嘗試尋找到員工創新的刺激點,讓所有員工都去挖掘身邊的“新”,或是通過建議啟發企業創造出“新”。尤其對于傳統的鋼鐵企業,悠久的歷史讓管理也趨向模式化,在面對日前鋼鐵產能過剩、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如何能不斷超越自己、超越過去取得的成績,創新顯得至關重要。如何引導企業崗位員工創新工作呢?
在我們職工隊伍中蘊含著巨大的創新創造能力,如何激發這些蘊藏的創新活力,需要建立一整套機制進行層層推進去,引導調動員工創新。
首先搭建創新平臺,建立創新機制。生產創新上,實施“難題應標榜”,號召廣大員工主動“揭榜”,攻克影響和制約生產管理、品種和質量上的瓶頸問題。設備創新上,通過月度“修舊利廢之星”評比,使員工對設備管理的改進、改革和想法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效益。技術創新上,制定“技術創新項目承包制”,用承包技術項目的實施情況、創新程度等考評取代所有技術骨干的年終獎,多創多獎,不創不獎。管理創新上,堅持季度“創新論壇”發布,讓管理技術人員有了專業技術的較量和創新能力的展示。崗位創新上,開展“持續改進CI積分制”,讓員工能大膽的發聲行動,通過換取積分,換來獎勵。一系列成熟的平臺使員工創新創效的潛能被激起,渴望企業認可的榮譽感被滿足。
其次組建創新團隊,營造創新氛圍。在搭建創新平臺的同時,我們也要注重創新團隊的培育,以多層次多維度團隊的建立,推動創新活動的開展,引領和帶動全員參與創新的氛圍。一是“高效率低成本研究中心”,其中“高效率研究”團隊致力于員工效率的提升、生產流程的優化、一專多能、區域崗位輪轉的推進,實現各項生產和管理因素的創新和再造,從大工種輪訓到實現“一人多崗”、“三人三崗”。“低成本研究”團隊著力于全面控制預算,以降低工序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二是“張歡勞模創新工作室”,承擔起了技術、重大技改技措項目實施,側重于工藝改進、設備改造方案的科學研究。三是“趙根寶技師創新工作室”和“孫秀華技師創新工作室”,立足現場,開展小改小革,解決突發問題,以“保生產安全穩定運行,解決現場中技術瓶頸和薄弱環節”為重點。與張歡勞模工作室相輔相成,成為我廠最具代表性的三個創新團隊。四是“創新創效示范崗”,我們立足崗位,以班組、黨小組為單位,推動最為基層的創新實踐,集中了操作和管理的優勢,通過每月對崗位、班組團隊取得的創新創效成果評比,帶領員工開展崗位創新。
第三開展創新活動,實現創新效果。我們在創新平臺、創新機制、創新團隊建設的基礎上,還要努力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全員創新活動,實現創新效果。以員工工器具發明大賽為例,活動誕生了一批實用性強的自制工器具。
工器具大賽出發點:一個是外部因素在學習巴登經驗時,巴登對工具科學完善嚴謹的應用,帶給我們的啟發。第二個內部因素是員工在操作生產、提高效率時的迫切需求:無“專用工具”而不得不把設備外委拆修的需求;部分標準工具在操作上效率低下繼續改進的需求。第三個是能夠帶來的附加價值:激活、激發員工的創造熱情。
工器具大賽取得成效:
大賽產生的107個工器具按照效果分成了八類:第一類提升產品質量;第二類降低生產成本;第三類提高檢修效率;第四類提高生產效率;第五類提高安全保障性;第六類直接創造效益;第七類降低勞動強度;第八類實現節能降耗。
其中員工許鵬一人制作 12個工具,解決了軋機自主拆修。員工郭園、佘家斌合作的“道釘加熱器”實現了獨立制作道釘,并對熱能再利用,在對第一根加熱時后幾根也得到預熱。蘆榮生的“裝運登高橋”使廠內完成集裝箱裝箱成為現實,避免了轉運碼頭帶來的費用和質量損失。周玉彪的“短木棒再利用”將用于鋼帶和導槽隔離的短木棒加上一個可調節的把守,就可以更充分使用,還使安全得到了保障。
同時還組織了“創造者談創造”訪談,讓創新的員工分享經驗和創造的成果。我廠將對本次員工工器具發明大賽所有工器具進行適度推廣,對有價值的工器具申請發明專利。
2.1 完善員工創新的分類管理。在動態實施員工創新活動申報時,我們將對創新項目進行分類匯總管理,一是避免重復項目的申報,二是對創新項目實施動態的監控。分成管理創新、技術創新、設備創新、安全創新、質量創新、成本創新等六個類別。
2.2 完善員工創新的評審體系。我們將每月定期組織專業評審組進行評審,同時在OA協同上設立“廠長、書記”信箱,鼓勵員工進行監督反映創新活動的整個過程。增加“黨員骨干研討會”、“一線員工代表座談會”、“作業長懇談會”等專業平臺,對申請創新項目的評定。通過借助多方力量做出準確的判定,減少錯誤創新思路帶來的損失。
2.3 完善員工創新的技術實力。對于得到認可的員工創新項目和建議,廠部將制定工程師、科長甚至分管廠長分配參與制,讓所有可實施的創新想法達到最佳實施效果。
2.4 完成員工創新的文化機制。在已有的“職工講堂”的基礎上,成立“分享課堂”,讓成功的創新案例做專題演講,讓這種活動成為一種習慣,形成全員積極創新的風尚,那么我們的創新工作何愁不層出不窮。
2.5 崗位員工創新工作必須全員參與、立足崗位,這項工作要持之以恒,對創新的員工要有激勵,正確地引導員工就會產生更多創新型員工,讓企業走向輝煌。
新時代、新鋼鐵。我們要緊緊依靠廣大員工的智慧和力量,推進南鋼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發展,使南鋼員工隊伍始終充滿著向上和創新的活力,使南鋼從優秀走向卓越。
[1]陳浩.工作要求與創新工作行為關系的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