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保平+劉向軍

如果說面對數字時代的挑戰,美國紙質雜志(或者說雜志紙質版)已經喪失了它的活力,這樣的“定論”顯然為時過早。但不可否認,雜志內容的新媒體化已是其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與傳統的紙質版相比,如果網絡媒體是一種進步的話,那么網絡媒體與移動互聯網相比,又顯得有些傳統了。鑒于美國雜志出版領域的巨大變化,美國雜志出版商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Magazine Publishers)早在2009年就已更名為“美國雜志媒體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Magazine Media)。這從一個側面表明,雜志這種聚合內容的方式依然存在,但所呈現的媒體形式卻可以多種多樣。當前,在雜志內容的可視化已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的背景下,誰又能堅信:媒介呈現或者終端接受方式的改變不會影響雜志內容的改變呢?美國雜志媒體協會日前公布的《2015年雜志媒體實況報告》(Magazine Media Fact Book 2015)中,根據該協會對2014—2015年美國雜志媒體受眾市場的調查數據,或能找出此問題的答案。
目前,美國有180多種紙質雜志存活了50年以上,其中67種紙質雜志存活了100年以上。2014年,美國有消費類雜志7289種,比2013年增長了49種,比十年來種數最多的2012年少了101種,但比十年來種數最少的2005年(6325種)增長了15.24%。2014年,美國前50名的雜志廣告商總計向紙質雜志投放了68.26億美元的廣告費(刊例價),其中位居前五名的分別是歐萊雅(8.38億美元)、寶潔(7.74億美元)、輝瑞制藥(3.67億美元)、路易威登(2.91億美元)、強生(2.33億美元)。這也反映了紙質雜志作為廣告媒體的價值所在。
美國雜志媒體協會將雜志媒體受眾(也稱為讀者)接觸的版本分為4種:“紙質版+數字版”(print+digital editions)、互聯網(web、PC機或者筆記本)版、移動互聯網(mobile web)版、視頻(video)版,而測量的對象是美國30家雜志出版商的145種雜志品牌。2015年第一季度,美國受眾每月平均接觸雜志版本的疊加數量為17.31億,比上年同期(15.50億)增加了10.2%,這四類版本接觸數量的份額如表1:
表1 ?四類版本接觸數量份額對比表
僅僅過了一年,移動互聯網版的份額就增加了7個百分點,而“紙質版+數字版”則減少了6個百分點。其中,2015年第一季度“紙質版+數字版”版本接觸數量為10.31億,比2014年同期僅僅增長了0.2%,但絕對數依然巨大;互聯網版版本接觸數量為2.77億,比2014年同期增長了有限的0.4%;移動互聯網版本接觸數量為3.86億,比2014年同期猛增65.3%;視頻版本接觸數量為0.37億,比2014年增長了14.4%。這充分顯示了雜志移動互聯網化、可視化的趨勢。
從分類來看,2015年第一季度美食類雜志(Epicurean Category)有1.68億受眾,比2014年增長了20.2%;健康和美體類雜志(Health and Fitness Category)有1.13億受眾,比2014年同期增長了9.9%;男性時尚和化妝類雜志(Men's Fashion and Grooming Category)有2130萬受眾,比2014年同期增長了14.0%;新聞周刊類雜志(Newsweeklies Category)有2.40億受眾,比2014年同期增長了12.1%;家居類雜志(Shelter Category)有1.81億受眾,比2014年同期增長了12.8%;旅游類雜志(Travel Category)有3030萬受眾,比2014年同期增長了11.4%;女性時尚類雜志(Women's Fashion Category)有1.02億受眾,比2014年同期增長了15.0%。
就“紙質版+數字版”雜志而言,其受眾數量仍然在增加,2014年18歲以上的雜志受眾為2.16億,而2013年和2012年分別為2.14億和2.11億。其中,美國成人閱讀數字版雜志的受眾數量在過去三年中翻了4倍,2014年為6.0%,而2011年僅為1.4%。
2015年1月,雜志品牌App在iPad上依然暢銷,集中在生活方式類雜志App、健康和美體類雜志App以及食品與飲料類雜志App中。
穆罕穆德說過:“山不來就我,我便去就山。”如果靠單一的紙質版本不能吸引讀者來看雜志,那么雜志出版商就應該讓雜志出現在讀者喜歡去的地方,要開發各種版本去“包圍”讀者。讀者喜歡在哪個媒介上活動,出版商就應該開發哪種媒介版本。內容不變,媒介常變,版本常新,這也就是“擴窗”(windowing)效應在雜志領域的運用。
(作者單位系學習出版社)